测试博客测试博客测试博客

尹隆河战役:决定晚清军事格局的关键性失败

尹隆河战役:决定晚清军事格局的关键性失败

冷炮历史2019-11-27 10:0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从曾国藩的湘军消灭天平天国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满清最高统治阶层便以为能够高枕无忧。他们在短时间内就解散了大部分湘军和淮军,以便缩减可怕的防务开支。然而,新的捻军势力却在长江以北突然崛起,再次将紫禁城里的岁月静好击破。

新捻军势力

新的捻军已大量吸收太平军成员

这波江北的反叛势力,被后世学者统称为“新捻军”。主要由太平天国残部和淮北鲁南捻起义失败者拼凑而成。前太平天国的遵王赖文光,带着麾下军事干部加入捻军,为其带去了较为正规的军事制度和战术体系。他们大力推行易步为骑,利用骑兵的机动性优势,不断流窜袭击清军。结果,被清朝依赖为“北方长城”的京师八旗统帅僧格林沁,都在高楼寨一战中被他们杀死。

于是,清朝又启用那些原本已送去养老的汉军将帅。首先派去的是太平天国杀手曾国藩,但他湘军旧部已经遭裁撤过半,就只能率领大批淮军士兵北上。在具体战术运用上,曾国藩也继续祭出自己惯用的“以静制动、重点防河”策略。然而,捻军的机动性已完全凌驾于过于的长毛,让喜欢打呆仗的老帅非常难受。很快,捻匪不仅没有消停,反而从淮河流域向南突入湖北地区。

捻军的主要活动区域和波及范围

随后,清廷被迫撤换曾国藩,换上淮军总帅李鸿章担任钦差大臣。他将被赋予巨大权力,统一指挥各条战线上的湘军和淮军部队。后者也利用来自上海等地的财政支持,迅速聚集起超过10万人的兵力。各支部队以大洪山、桐柏山、大别山等天险为依托,准备从不同方向包围捻军,逐步压缩他们的活动空间。李鸿章自己和弟弟李昭庆率领的主力,专门在河南堵截对方北上。诸如刘铭传、周盛波、郭松林、张树珊等各路悍将,率部从南面的湖北进攻。至于旧湘军名将鲍超,则负责驻扎襄阳镇守,防备捻匪逃往四川。

然而,对淮军的中世纪指挥链来说,很难完成如此浩大的兵团协同。这就给捻军继续内线机动作战,创造了相对有利的客观条件。捻军方面首先向武汉发起佯攻,将南路清军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三镇的防御上去。接着又顺江突入孝感,直抵云梦泽一带。在身后的清军反应过来之前,就突然回师到湖北西部的德安,挑衅驻扎在那里的淮军名将郭松林。后者素来以作战凶悍而军纪不严著称,一经接触就率领8个营的淮军穷追不舍。

曾国藩和他的湘军 对捻匪毫无办法

内线机动的胜利

保存至今的淮军军服

1867年1月11日,捻军将郭松林部引诱到湖北罗家的埋伏圈中。猛将任柱从正面拦住去路,其余分队包抄到敌后进行突袭。随着包围圈的缩小,精疲力尽的淮军也无力组织稳固阵线。在部将曹仁美等人阵亡后,郭的部队已前后损失4000多人。这位淮军大将自己也被捻军俘虏,只是稍后趁机逃跑,才算挽回了自家性命。

1月26日,辗转返回德安的捻军又遭其他淮军进攻。这次带兵的淮军猛将张树珊,以治军严谨、作战勇猛而广为人知。他发现淮军各部都因畏惧捻军而不肯进攻,就勃然大怒,率领自己的6个营发起单独冲击。捻军自然是施展惯常套路,稍一接战就诈败逃走,将淮军步兵引诱至远离大部队的偏僻处。然后才以优势兵力四面发起围攻。张树珊在困境中别无他法,只能靠洋教官教授的枪炮齐射技法抵御。战斗持续到深夜,6个营的淮军和主帅一起被全部杀死。

太平军骨干的输入 让捻军的战斗意志变强

由于在一个月内遭到两次惨败,淮军开始普遍出现士气低下问题。居于高层的清廷也恐慌不已,却又拿不出比淮军更好的部队进行替换。就连一贯对淮军赞扬的曾国藩,也不得不感叹:贼进身极矮,淮军枪炮多有高而不中者,无可奈何!

当然,作为李鸿章用大量西方资金堆砌的王牌部队,淮军并没有因这些挫折而失去战斗力。1867年2月,作为淮军的最大分支刘铭传部,也终于抵达了德安战场。他的部属不但人多,而且装备也非常精良。士兵普遍都有英国的恩菲尔德P1853式步枪或法式的米涅步枪。营中又有直属炮队,装备68磅和23磅的前膛炮。因为曾大量聘请英法两国教官,各营就普遍掌握队列、射击和战术机动能力,堪称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一支西化野战部队。

装备西洋武器的淮军炮队

私心遭至惨败

堪称淮军主心骨将领的刘铭传

面对刘铭传的精锐部队,捻军失去了继续东进的机会。于是就决心用缴获的大量洋枪与招募新丁,再次向西面的钟祥和汉水地区发展。他们最终目的就是要向北进入河南。但对淮军来说,这也是一举歼灭敌人的大好机会。因为在钟祥、京口和襄阳一带都河道密集,让捻军的骑兵机动不便。更重要的是,刘铭传的淮军主力可以和襄阳的湘军携起作战,成为让对方难以对付的超大兵团。

随后,负责湖北西部防务的巡抚曾国荃也收到朝廷令旨,要求清军四面合围。淮军便开始全线出击,用李昭庆的部队从河南南下堵截,让刘秉章和周盛波的兵马防住京口。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刘铭传麾下那20个淮军营和鲍超手里的32个湘军营。两者的兵力相加,人数接近30000,朝着尹隆河畔的敌人碾压过去。

淮军与湘军 都是当时清朝的最强部队

1867年2月18日,淮军以马队护卫辎重前进,让步兵首先前抵达尹隆河岸的京山。他们的对面,就是正在休息的捻军。由于冬季水浅,人马可以立刻涉渡汉水。刘铭传与鲍超商议,决定明日上午9点发起总攻。但刘铭传本人对功名十分热心,担心鲍超会凭借兵多而抢夺功绩。于是,他在第二天早晨五点,就下令淮军部队抢先进攻。

起初,和淮军正面接触的只有少数捻军步兵,一经交战就表现出溃败迹象。但在捻军向西逃跑的同时,却有1000多骑兵向淮军后方的辎重发起迂回突袭。刘铭传就只能留下5个营的人马看守辎重,再以提督唐殿魁为先锋,加速追击。不知不觉间,原本的20个营淮军已被拉扯为一条长龙。作战中,捻军继续以少量兵力假装战败来引诱对方倒追。企图等淮军队伍分散混乱,再用精兵分成几路进行包抄合围。当年的太平天国部队,就经常用这招算计湘军。现在的捻军也在学会后加以运用,出动骑兵居多的主力,开始对淮军进行逐个击破战法。最强力的将领任柱从东面进攻,牛宏升从西面协助,遵王赖文光则居中策应。

大量装备西式步枪的淮军士兵

其中,还是号称项羽再世的任柱威胁最大。他率领捻军骑兵转战十多年,拥有精锐马队万人,并在高楼寨击败过来自满洲和蒙古的骑兵。在当时的人看来,似乎没有第二个将领能在骑兵战造诣上与之相提并论。尤其是手持西洋短枪的精湛骑术,让很多墨守成规的同行都眼前一亮。

结果,刘铭传的14000多兵力,因为太过分散而变得异常脆弱。其中,只有部将唐殿魁的队伍将牛宏升打退,其他分队都陷入绝望的苦战。刘铭传自己率领的中军,就遭到赖文光的骑兵猛攻,一时还难以分出高下。但任柱的骑兵已却轻易击溃了淮军右翼,并迅速将淮军主力从侧面截断。稍后,赖文光又和任柱再合力夹击唐殿魁的部队,用几万人马将对方层层包裹。淮军士兵连开枪都来不及,只能以枪托和短刀肉搏。等到唐殿魁血战而死,他的分队也就全军覆没。刘铭传虽然想到突围,但身边已仅有200多名亲兵,连暂时自保都非常吃力。

包围圈中的淮军 被捻军骑兵压制的非常厉害

耐人寻味的结局

尹隆河战役的清朝捷报画作

幸好在这时,鲍超的湘军按约抵达。虽然没有大量普及西洋火器,但这些老式部队也相对更善于进行白刃战争。而且因为来的太晚,他们的行动根本没有引起捻军注意。当他们的骑兵已经在战斗中耗尽体力,才发现身后又杀出一支清军。没有经过太多时间,就有大量捻匪死伤,迫使余部迅速逃离战场。

整场尹隆河战役,捻军伤亡及被俘达到8000人多人。更重要的是,其西进四川的战略计划被彻底粉碎。当时的四川不但兵力空虚,且绿营因日久不战而早已形同瓦解。如果捻军乘虚而入,便能在当地站稳脚跟,进而向南北两头的云南和陕西发展。此后的他们,就不得不弃湖北而去,向山东方向寻求突破。这等于是落入李鸿章设下多重陷阱,加速了自身集团的覆亡。

及时救援的鲍超 因没有后台而遭到斥责

不过,此战最耐人寻味的地方,还是对清军自己的影响。原本违约出击的刘铭传,在李鸿章的力保下竟有功无过。救淮军于危难之中的鲍超,反而因违约失期而遭朝廷斥责,一怒之下索性称病辞职。李鸿章便趁机将鲍超手里的15000多湘军遣散。

但无论淮军从中又分得多少军费开支,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达到建军目标。处于19世纪中后期的他们,始终没有建立营级以上的常备建制。每次遇到问题都靠抽调分队拼凑成军,但彼此间却无法进行有效协同。大批水平低下且几乎没有上限可言的军官,依靠经验主义和财政优势而混得胜利。直到在甲午战争中遇到真正能战的日军,才终于发现自己的水平是有多么不堪!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尹隆河战役:决定晚清军事格局的关键性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