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十字军:集体盲从与最可悲的东征行动
冷炮历史2019-12-20 12:08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童十字军的历史闹剧,以中世纪标准来看都非常恶劣。然而,这个事情之所以能够发生,还当于时人的观念与后世有巨大的不同。许多因素混在一起,让居心不良的人给钻了空子。
儿童没有优待
中世纪的大部分儿童 只被当做不成熟的普通人
古人眼里的儿童,等于是不成熟和无法产生经济价值的孱弱劳动力。除了贵族的子女能受到保护和基本教育,普通农家的子弟很小就要干活。除了穿小一号的成人服装和饭量小于成人外,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不会因为年龄而有太多优待。因此,才能有放任儿童大规模藏于朝圣活动和军事行动的心理背景。
从第一次东开始,十字军就有携带儿童出战的传统。在耶路撒冷城的围攻战中,两个阵营里的儿童都用木盾和树枝模拟成人展开决斗。随着十字军在中东站稳脚跟,他们的子女和新移民子嗣们也纷纷前往圣地。所以,对于当时的儿童来说,前往圣地并不是不合时宜、超越年龄段的行动。
十字军东征开始 就有大量的儿童随军参战
此外,十字军东征也先后涌现出不少善于调动大众情绪的宣传者和野心家。究其原因,除了乌合之众的从众心理,也是因为宗教蛊惑和神话世界对下层平民吸引力巨大。在他们生活的世界,由于什么娱乐活动或精神消费品。结果,唯一的文娱活动就是听教堂布道和神父祷告,欣赏教堂里的彩色宗教画玻璃。他们非常容易迷信圣愚或贫民修士,将他们视为有着极强感召力的贫民领袖。
当时的法国和德意志地区,类似的乡间领袖非常多见。这些人也善于在愚民中掀起信仰狂潮。在他们的世界观,受到玷污的大人无法完成东征伟业,只有纯真的孩童才能堪此重任。
大部分农民家庭的子弟 从小就要参与农活
马赛闹剧
畸形的社会氛围 催生了儿童先知
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1212年的法国再次出现了一位“先知”。他是年仅12岁的克鲁瓦的斯蒂芬。曾公开宣布耶稣在自己面前显灵,并要求他带领信者们去收复耶路撒冷。他还信誓旦旦地准备了一封给法国国王信,希望后者能支持自己的事业。
凭借着良好的口才、罕见于他同龄人的镇定,这个放羊娃在法国聚集了过万年轻信众,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孩子。他们都像拥护上帝本尊一样支持斯蒂芬。后者也聚集起大量信徒,带队前往法国的圣丹尼斯修道院。在向法国的国王请愿失败后,教会、巴黎大学还有贵族们都对此并不抱太大希望。
贵族与教会都对儿童十字军没有任何期待
但有许多普通百姓还是热情支持这一行动,觉得只有天真无邪的儿童才能收复圣地。因此,在法国各地群众们的金钱与物质捐助下,这些人忍饥挨饿的抵达了南部海港马赛。
斯蒂芬的信徒普遍认为,这个新先知可以劈开地中海,为大军打开东征通道。但在屡次试验不成功后,他的部下们纷纷因觉得失望而选择还乡,或者干脆在当地自谋生路。但还是有部分人不相信失误,要继续追随斯蒂芬,坚持等到奇迹发生!
中世纪的马赛 是法国最主要的港口
北方模仿者
儿童先知的模仿者 很快在德意志地区出现
与此同时,在德意志的莱茵兰地区,也有个名叫尼古拉斯的年轻人。他以类似的方式布道,并招募到12000多人。他们通过圣伯纳山口穿过阿尔卑斯山,抵达意大利北部的皮亚琴查。经过当地商人清点,这支德国儿童十字军已只剩下7000人。
随即,儿童十字军们浩浩荡荡地来到商业城邦热那亚。尼古拉斯和他们信徒们也准备效法摩西,用虔诚劈开阻隔道路的地中海。但因为不断失败,先知的威信也迅速下降,最后居然下落不明。有人说他在返回德意志的时候死于大风雪,还有人说他在渡海的时候死于海难,甚至是声称他后来参加了第五次十字军东征。
德意志儿童南下的过程中 就有大量的开溜者
但被他发动来的德意志青年们却更加现实。有的人直接用脚投票,在美因茨时就感到情况不对,果断在半路上开溜。有的人没有经受住阿尔卑斯山的考验,面对风雪肆虐就望而却步。还有更多的幸存者抵达繁花似锦的意大利,却被这里欣欣向荣的工商业和科学优雅的城镇布局所吸引,于是选择直接留下。男性通常选择给城镇居民当佣工,有一技之长的青年也能加入手工作坊,甚至有面容姣好者会向教士或者普通公民出卖色相。这些移民驻军在热那亚和比萨建立了自己的社区,直接放弃了东征理想。
少量坚持理想的虔诚者,则选择继续向南方的罗马与那不勒斯等地前进。计划去布林迪西或者莫西拿等港口,伺机寻找渡海的机会。结果,有人在阴差阳错之下和法国朝圣者相聚在马赛。
中世纪的热那亚 是地中海西部的最大港口
误入奴隶市场
儿童十字军的结局 几乎是全部沦为奴隶
最终,儿童十字军们遇到了两个商人–休和威廉。他们伪装成这些人的崇拜者,表示愿意趁着一年中的夏日航海季,免费将他们送到圣地海岸。于是,小斯蒂芬欣然同意,带着自己的部众们挤上了7艘大船。但是这些天真的儿童和青年都没想到,根本没人指望他们去赤手空拳地收复失地。无奸不商的南欧商人,只是将他们卷入地中海的奴隶贸易市场。
从古代时代开始,跨地中海的人口买卖就十分昌盛。等到罗马帝国崩溃,继承了此前社会体制和文化传统的意大利,也继续参与此类贸易。尤其是在9世纪的航海共和国兴起后,更加广泛地参与到三洲间奴隶贸易当中。这些国家资助的武装商船,经常劫掠南意大利或北非的穆斯林地区。为了扩大市场,意大利商人也经常与穆斯林对手做交易。通常的做法就是将基督徒卖给对方,而将掳掠的非基督徒运回欧洲出售。所以,在听闻西欧有这样的人口流动之后,奴隶贩子百年迅速集结起来,开始引导朝圣者坐船。
中世纪的地中海奴隶贸易路线
10年后,一个参与这次远征的青年牧师从埃及返回,带来了这些少年奴隶的悲惨命运。有2艘船在途中直接失事,剩下的人在5艘恶臭的船上颠簸一番,来到了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地区。他们一下船就被当地的穆斯林抓住,开始了悲惨的奴隶生涯。少部分出身不错、长相俊美的孩子,会成为领主的侍从或娈童。有不错底子的人在接收割礼后,被编入了类似于古拉姆和马穆鲁克那样的武装部队。具备识文断字水平的人,也会在按要求改宗后过上相对舒适的生活。
但船上的大多数人,还是缺乏最基本的文字能力。而且因为长期营养不良,也缺乏结实的身板。他们就只能做基本的苦力,和其他奴隶一同被安置在建筑工地附近,最后完全消失在北非大地。至于那些去到布林迪西或者莫西拿的德意志年轻人,其实也遭遇了类似命运。
儿童十字军的幸存者 从此沦为北非奴隶
一场浩浩荡荡的宗教朝圣,竟彻底沦为了基督教和穆斯林奴隶贩子的狂欢盛宴,这是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结果。虽然奴隶商之前就有拐卖行为,但是借着宗教和朝圣之名进行,还是让人大跌眼镜。
在日后的历史中,类似的人口拐卖和组织传销还会屡屡上演。这是因为人一旦身处某个群体,就很容易陷入自动盲从状态。即使单个人再具备理性,也很难难以抵挡集体式的狂热和愚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儿童十字军:集体盲从与最可悲的东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