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博客测试博客测试博客

没有丢脸的庚戍之变 明朝都不知道在土木堡战死的先辈多厉害!

没有丢脸的庚戍之变 明朝都不知道在土木堡战死的先辈多厉害!

冷炮历史2020-01-15 08:0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缺乏强大外敌的16世纪,明朝君主能遇到最大的灾难景象是什么?蛮族入侵还是军政凋敝?自以为是的嘉靖皇帝一定会认为:这些都是妖言惑众、危言耸听!

直到蒙古骑兵冲破北部防御,让京师居民可以在城头眺望大汗营帐。所有只会在史书上出现的情况,现在都变成一幕幕真实的发生……

阿勒坦汗的部队 在晋北地区活跃了2个多月

早在1550年6月,蒙古寇边的消息就已经为北京的宫廷所知晓,但没有管事的人对此在意。这不过是百年来的常态,蒙古人因贸易封锁而必须劫掠物资,并与自己的走私合伙人取得联系。倘若发生大同这类边关要地失守,也不影响京师的正常运作。至于像土木堡和北京保卫战这样的灾难,不过是百年难遇的偶然事件。但不请自来的草原骑兵,此时此刻已在城墙外放马纵横。

若非如此,嘉靖还觉得自己的帝国非常强大。在江浙沿海肆虐的倭寇,不过是小打小闹的治安问题。偶尔造访广州的弗朗机番鬼,只知喝血吃石头,架不住官军的层层围剿。但贼心不死的蒙古鞑子,已经在明朝境内活动了2个多月。当大同的守军主动推车战场出击,很快就被迂回的对手彻底击溃。更加触目惊心的场景,则是守将仇鸾主动求和,并向率军的阿勒坦汗缴纳贡金。于是,城内的明军坚守不住,城外则是蒙古人能自由活动的广阔区域。

大明的北京城 几乎毫无防备的遭遇围困

到这年的8月14日,游牧大军已将大同附近劫掠一空,开始从古北口抵达北京郊外。这也就意味着,明朝部署的北方前沿东段,已经全部被残酷的现实击穿。

或许有人会问:蒙古骑兵冲入边境2个多月,为什么明军既不能阻挡,也无法出兵进行决战?

大段的石制长城 是蒙古撤军后才开始修建的

因为当时并不存在后来那种石头建造的大段长城,只有经年累月构筑的夯土边墙。由于兵源匮乏和巡逻力度下降,根本无法顾及较长范围。许多来自丰州的白莲教徒,往往早于蒙古主力靠近防线,并轻而易举的挖出缺口。他们经常游走在边关的两头,所以对防御的薄弱环节非常清楚。

至于大同城中的守军,也非常清楚这些日益壮大的对手。除非有大量战车掩护,否则根本不敢走出城墙。但只要对方策马后撤,追击明军就必须松动原有的队形。等到己方脱离城头火力保护,就遭到从两翼赶到的蒙古骑兵合围。

明朝边军大都已不具备野外决战能力

那么号称拥有全国最精锐部队的京师呢?他们表面上在多次改组后,还维持着近10万人的规模。由于过去的神机营、三千营和五军营编制取消,大部分人都被以类似的方式整编为单独团营。但因为各级贪污与士兵出逃,以上部队的总兵力已缩水到50000以下。其中还有半数人是空吃军饷的老弱残病,在日常中被租借给权贵们充当劳力。至于让官员闻风丧胆的锦衣卫,也基本没有正规交战能力。所以,当敌军滞留晋北时,嘉靖皇帝也抽不出兵力进行增援。

但熟读历史的大明官员,却不容易被表象所迷惑。因为早在庚戍之变发生的100多年以前,情况更糟的土木堡之变就让当事人错愕不已。尽管为了被俘的明英宗安全,皇室已向瓦剌首领也先缴纳过孝敬,却不能允许京师城下为他人所践踏。结果,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就成为每个大明读书人的励志经典。

明军在土木堡的损失 无疑高于大同的边境冲突

土木堡之战前后的蒙古联军,至少有50000人的精锐骑兵,质量甚至好于后世的阿勒坦汗。被他们击败的明军,同样也是8-10万之众的优质力量。除了朱棣时期留下的京营,也有长期活跃在大同、宣府两地的边军部队。这些人马的全部折损,几乎让朝廷感到无兵可用。连绵不断的远征麓川和东南矿工起义,也以最大程度消耗着官军兵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不利局面,明朝的士大夫们立刻搬出景泰帝继位,并重新征募壮丁训练成军。很多人先前根本没有军事经验,不可能像王朝初期的老兵那样从容拉开重弓,以严密的队列直面骑兵冲击。但他们还是临时用大量的原始火器和弩替代,并用赶制的战车作为障碍物使用。经过数日激战,将一直企图冲入城门的瓦剌人赶走。创造了北京历史上少有的守城战胜利。

北京保卫战是大明君臣们的最励志事迹

嘉靖朝的官员回想这段往事,无不会为当年坐镇指挥的于谦所震惊。没有多少资深悍将,也没有堪比蒙古对手的优秀骑兵,更没有后世守军所掌握的西洋火器。全靠步兵的血肉之躯,护住蒙元统治者留下的大都。所以当嘉靖在朝堂上问大臣,能否赶走阿勒坦汗的这波蒙古人,获得的回答几乎都是肯定!

或许明朝的军事技术在那个时代已经落伍,但却很有回回和西夷的小国像大明这样长期迎战游牧势力。击碎君士坦丁堡城墙的乌尔班巨炮,哪里来得及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进行再次填充?纵横四海的卡拉克大帆船,哪里能将火力射程覆盖到草场边缘?击败过条顿骑士的波兰骑兵,又哪里能护住境内农民不受克里米亚鞑靼的掳掠?明朝城防之所以如此稳固,靠的还是太祖朱元璋留下的卫所制度,以及太宗朱棣建立的京营部队。当然,也包括死而后已的于谦所留下的团营改革……

大量赶来的援军 居然不敢与蒙古人交战

既然一方有难,就必须八方支援!嘉靖皇帝开始向北方其余军镇要求增援,并很快从大同、保定、沧州和辽东等地凑出了50000边军。但他们无一例外的在北京外围停滞。既没有胆子直接向蒙古人进攻,也因为连年欠饷而要求补发工资。最后,连这些人也为了补给而四处劫掠,造成了堪比蛮族的破坏效果。

无可奈何之下,明朝当局于8月21日后开启和谈。嘉靖皇帝在答应缴纳岁币和开放互市的全部要求之余,也免不了感叹先辈的厉害。那支已经在土木堡被消灭主力的明军,竟然将不可一世的瓦剌人驱赶出去。自己手里近乎完整的京营,却连出城一战的勇气都难以寻觅。

阿勒坦汗最终成功迫使嘉靖服软

到了8月23日,阿勒坦汗终于率军踏上返程。期望将功补过的仇鸾,又准备从后侧发起突袭。但狡猾的蒙古人居然不走寻常路,突然折返过来去往古北口。结果,原本准备主动出击的朱棣,竟然被蒙古后卫骑兵所击溃。对方也在境内继续横行,拖到这年9月才算完全离开。此时,除了感叹先祖的厉害,大明上下恐怕也找不出第二段能打鸡血的理论依据。

但坚持对抗的初心绝不能丢,所有城下之盟都会在来年被赖的干干净净。反正对于嘉靖来说,他没有像明英宗那样被俘,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只是这种论调不适合当面阐述,免得被泉下有知的祖辈们知道,斥责为愈发不堪的叛逆子孙。毕竟,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明军在土木败了。多打几个北京保卫战又能增添何种意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没有丢脸的庚戍之变 明朝都不知道在土木堡战死的先辈多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