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猪肉:相隔千年的秦朝与明朝 居然都做出这种事情
冷炮历史2020-02-10 13:35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评论区话题丨你怎么看秦始皇与明武宗的禁猪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是否过节,猪都是大部分人的主要肉食来源。因此就有很多人将其升格为文化图腾,其捍卫决心远超自己对日常饮食质量的关怀程度。但他们大都不会想到,恰恰是相隔千年的大秦帝国与朱明王朝,曾严禁人们使用“猪”字。至于其各不相同的出发用意,也有助于后人体察两个时代特色风貌。
秦始皇是历史上首位禁止使用猪字的君主
自暴秦强并六国之后,嬴政就以各种措施构建自己的万世一系基业。除了人们早已熟知的书同文和车同轨,还有从未能真正实现的语同音!以至于到今日,各地还有外婆与姥姥之间的名分相争。虽然看似无聊,但其背后的文化生态却足以让秦始皇从咸鱼堆里义愤跃起。
大秦帝国的政策长臂 远比很多想象的要细微
实际上,始皇帝并非没有语同音的念头。在编号为8-461的“秦更名方”简上,便有其制定语同音战略的证据。至于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猪字,当然不能以任何借口幸免。因为在漫长的上古和先秦阶段,类似含义的字还包括有彘、豚、豠、豨和豕,除了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肉猪,而是不同地域的方言使用习惯。但秦简却以行政命令做出指示,要求人们按官方钦定使用彘字。至于源自楚地方言用猪字,显然是必须被纠正的不合规对象。虽然竹简上未明示奖惩措施,但按照大秦的严刑峻法套路,违令者的下场也是可想而知。
殷商时期的青铜器猪形象
这种语同音的效果一度非常理想。根据年代相当的里耶秦简显示,属于原楚国南方的湘西山沟,都在认真贯彻朝廷的语言政策。因此在秦汉之际的文献中,彘的使用频率极高,几乎就是霸屏般的存在。即使出身楚地的刘汉王室,也为捡起秦始皇的遗产而自动改口。结果就是与始皇帝齐名的汉武,小名里有了彘字。然而,这种逆天而行的典范,终究会在帝国权势衰微后被打回原型。今天的芸芸众生依然使用猪字,就是对刘家数典忘祖行为的最好嘲讽。
汉朝时期的陶制猪圈模型
虽然始皇帝消灭猪字的企图破产,但总有精神继承者会再度出现。于是到了让很多人莫名吹捧的明朝,又有明武宗朱厚照打算直接把“猪”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抹消。
明武宗是更加彻底的猪肉严禁者
根据《明武宗实录》和《万历野获录》等史书记载,武宗自己不但姓朱,而且在生肖上也属猪。适逢本命年,又认为吃了猪肉会生疮疾,于是就下令禁止民间畜猪,远近屠杀殆尽。田家有产者,要悉投诸。甚至规定犯事者全家老小都要发配边疆,后代永世充军。其惩戒措施远比强拆猪圈更狠!
当时的穆斯林世界纷纷谣传 明武宗是秘密教徒
此等严酷禁令自然让民间怨声载道,也让好事者揣测武宗是否另有意图。以至于在故宫馆藏的明代瓷盘上,就有的文字与《国榷》显示,武宗曾分别自号苏莱曼和沙吉-熬兰。前者的意思不难理解,而后者也是Mejid Allah的音译,其真正含义是真主之荣耀!
故宫馆藏的明代瓷盘有云:大明皇帝即国王苏莱曼御制
此外,还有《正教真铨》记载武宗认为“诸教之道各执一偏,唯清真认主之教,深源于正理”。更有《明武宗实录》与《李朝实录》中多处记载,武宗本人就非常喜好回回语、回回食,还重用回回人,并将其引入使自己乐不思蜀的豹房圣地。连后来上书反对禁猪的大臣杨廷和,也怀疑这位大明苏丹是被回夷蛊惑。虽然这些猜测都是见得风就是雨,但朝臣所言也多半是不能直刺圣上的一种托词。因为武宗的食谱里并不缺猪肉,也足见正德朝在禁猪肉问题上的两面派做法。终究是只准州官吃肉不准百姓养猪。
回回甚至被明武宗直接召唤进豹宫
尽管有官民的一致反对,堂堂武宗依旧我行我素,只允许祭祀用三牲时能有限开禁。这使人们的反感再升一级。于是在《明武宗实录-188卷》就有记载,在1520年的7月,居然有貌似猪头的绿色之物,突然坠落到皇帝面前。这多半是忍无可忍的反对派所为,然后存心丢向武宗泄愤示威。几个月后,这位浪荡天子就遭遇意外病故,搞笑的禁猪令就立即不了了之。
愤怒的反对派 最后以绿色猪头进行抗议
时至今日,即便再有人动了禁猪歪念,也最多只能给“猪”字打码。不过,这也不代表广大猪肉爱好者能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肉食自由。相反,高企的肉价,才是让猪远离餐桌文化的真正大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严禁猪肉:相隔千年的秦朝与明朝 居然都做出这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