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不住分享欲,想写多点。如果不想看完,这里是极简版:
首都警备司:直属陆军,头头也忠心,但是主力部队(33团、30团)被一心会骗了去,没辙。
总理府宪兵:背锅侠甲。同样直属陆军宪兵部,不过在朴正熙遇刺后被临时拨给总统府警卫室使用,加上代理总统崔圭夏坚持留在三清洞的总理府办公,才跟过去一起警戒。没想到警卫室的代理头目集体都是一心会的人(代理室长郑东锅、二科科长高明昇),甚至有个会长的亲戚(负责青瓦台内部警卫的警卫室五科科长全敬焕,就是全斗焕的亲弟弟)。
陆本海兵队:背锅侠乙。直属海军,由于在1961年苦迭塔里有从龙之功,被授权接手首尔市龙山区汉南洞公馆村的防务。公馆村里住着包括陆军总参谋长、国防部长、外交部长等一票重量级,现在那一带也有不少达官豪显在那一带居住。结果那天保安司人事室长许三守、搜查团长禹庆允带着一彪人马去逮捕郑升和时把事情闹大了,干掉总长府邸的人,外面整个公馆村的海兵围了过来,后面围过来的首都警备部队又和海兵队打了起来。禹庆允还被一发流弹打伤脊柱,落下一辈子残疾。
差不多就是:你拉帮结派去小区里找人打架,把那人的喽喽们打伤了。小区物业的保安队过来拉架,结果他们白挨你们的打不说,又被派出所拉走做笔录。海兵队就是这个物业。
首都军团:完全的小透明。平时隶属于陆军第三野战军,当晚除了指挥官车圭宪中将出现在一心会打气以外,其他部队一点事情没干,顶多就是挂空挡踩了几下油门,让世人知道他们有准备出动就完了。
如果想看具体的,往下拉。
第一次写这种东西,如有谬误,欢迎指正。
先来捋一捋当年韩国国军(대한민국 국군,ROK Armed Force)的上层大致架构(法理上):

以防万一,先来个韩国军衔列表垫垫底,方便大家理解各个职级:
将官及以上:元帅、大将(对标我国上将)、中将、少将、准将(职能与我国大校相当,但对外军事交流时待遇有区别)
校官:大领、中领、少领(分别对标我国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大尉(对标我国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独立级别)
士官:元士、上士、中士、下士
基层兵:兵长、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第一:国防部

毫无疑问,“在法理上”,韩国国防部是整个韩国军队体系的行政中枢。国防部的首脑即“国防部长官”,并设置副手(“国防部次官”)一名。一般情况下,总统提名的国防部长会有中将及以上的军队履历。
(注意,文章内如果遇到拼接类的人物照片,如无特别说明,基本顺序为“历史人物原图-《第五共和国》内形象-《首尔之春》内形象”)




很多人可能会通过“军政、军令分开”的军事原则联想到“三军总参谋长去哪了”?
这个职务与配套的机构当年就有,叫“合同参谋本部”(대한민국 합동참모본부),简称“合参本部”或者“合参”,其首脑称为“合同参谋议长”(합동참모의장),从属于国防部长,对标美国军队的参联会主席。事实上,当年的合参议长虽然也是第一武官,但还是个虚职,类似国防部长的资深顾问。卢泰愚在1990年进行军改后才成了实职岗位。




第二级:军种总部。包括陆军本部、海军本部、空军本部
由于韩国面积狭小(与我国江苏省、浙江省相当),且防御重点为不足400公里的三八线,因此韩国军队的建设和指挥作战均与军种高度绑定。而且由于实际作战需要,韩国陆军又是这些部队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合参议长成为实职老大前,且海空军受国力限制仍然孱弱的情况下,当年的陆军参谋总长就是韩军内说一不二的大人物。




此外,海军本部还下设海兵队(仿照美国的海军陆战队),因此海兵队司令为中将军衔(与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为上将不同,但台湾地区也是如此设置,真就一笔写不出两个国军)。在目前的韩军内,海兵队司令为含金量最高的中将职务。


由于后面两个军种在这一历史时期几乎啥事没干,本文重点介绍陆军。
第三级:野战军
野战军(야전군,field army)属于韩国陆军在冷战期间设置的第一级单位,包括驻江原道原州市、防卫三八线东段的第一野战军(代号“统一台”/통일대);驻京畿道龙仁市、防卫三八线西段及首都地区的第三野战军;驻大邱市,在朝鲜半岛南部机动待命的第二野战军。野战军司令一般由大将出任,少数情况下为中将。



目前,经过2019军改后,第一及第三野战军被整合为“地上作战司令部”(지상작전사령부),继承第三野战军代号“先锋台”(선봉대)及第一野战军军徽;第二野战军被整体改制为“第二作战司令部”(제2작전사령부),继承第二野战军代号“武烈台”(무열대)及军徽。两个司令部分别留守龙仁和大邱,司令官均为大将军衔。

第四级:军/师团、专业司令部、陆军本部各部
在这两大综合指挥部之下,就是韩国陆军大型战役单位“军团”(군단,corps)和“师团”(사단,division)。其中,以集中了韩军绝大部分精锐部队的地上作战司令部为例,其下辖第1、第2、第3、第5军团、首都军团、第7机动军团,一共6个,并直辖36、55两个步兵师团。一般情况下,军团长为中将、师团长为少将。
西比西比当晚,就有第1军团的黄永时和首都军团的车圭宪两个军团长过来给全斗焕镇场子,卢泰愚更直接,直接把自己9师团(第1军团下属部队)的两个连队(相当于团)抽到首尔市区来,奠定了一顶一的从龙之功。


此外,陆军本部还下设特战、航空、军需、教育、动员、人事等专业司令部,首都警备/防卫司令部也属于其中之一,而陆军本部自身也有不少内部科室。这些机关的首长从中将到准将不等。



这里面,最bug的一个机关就是保安司令部。要不是郑昇和这个戒严司令官,这个机关甚至都不太能放在这里讲,因为陆军理论上管不了这个。


保安司令部当时的全称是“国军保安司令部”。自打韩国国军成立以来,这一机关[1]经历了如下的发展历程:

(手机端的表格显示太屑了,后面的表格全部以“网页端制表,截图后直接使用”制作)
需要注意的是,2018年夏,时任韩国总统文在寅授权时任机务司令、陆军中将南泳臣(남영신,1962年生人)对机务司令部进行改革重组,因为就在前一年,时任总统朴槿惠企图指挥机务司令部及首都部队,采取暴力手段扭转败选局面的丑闻曝光,使该机关遭到了极度恶劣的声誉损害。因此,韩国自己是不承认前五者与后两者为同一系统的。
具体当年机务司想怎么搞,参考下面链接:(需要科学)
(鉴定为:韩文维基依托,还是棒子自己的搜索引擎好用) 总之,文在寅本意是真正削弱特务机关的力量。没想到尹锡悦直接把这尊瘟神又请回来了。 (不是,这个新任防谍司令官也太像观网那个军工组头头 @胡诌施佬 了吧,扬基老师知道么?) (哦,隔壁头条好像有个讲东南亚——尤其是越南,以及讲台岛比较有名的“李东海评论”。我感觉那位要稍稍打理下头发,也会很像这个司令官。) 这个机关bug在哪?众所周知,第四共和国末期,朴正熙对情治机关的运用堪称炉火纯青。对一般民众,他有中央情报部;对亲信,他有总统府警卫室。而对他的老窝——军队,那必须得是保安司令部挑大梁。因此,保安司令部拥有了监听全军通信线路的权力(你没听错,全军,如果庆尚南道镇海军港的海军马鹿们打电话给忠清北道清州机场的空军马鹿们,要他们往对马岛方向丢个铁疙瘩吓唬吓唬本子,那这种东西保安司令部也有权且有办法听到)。 而且,自从1975年该机关改制为带“国军”前缀的机关后,它就不会对陆军参谋总长负责了。这时,保安司令官就拥有了直接向国防部长、乃至总统本人进行汇报的权力。第一个掌握这种权力的司令官叫陈钟埰,后面陈钟埰因故下课,远遁大邱出任2野司令官,猜猜他推举谁接下了这把交椅? 那么,既然我们讲到了bug机关,那么也就可以讲一讲这个机关的bug头头、韩国陆军士官学校第11期毕业生、一心会的初代兼最具影响力的头目、久经考验的目田主义战士、大韩民国第11及12任总统、第五共和国唯一的太阳——全斗焕(전두환,1931-2021)阁下。 (敲了一天字,P了一天图,挺累了,结合前面的极简版以及下面的韩国军队架构,大部分人应该都能理出个大概了。什么时候想起来,就再补充全斗焕能成事的细节所在吧。) 没想到就一个晚上,数据就这么夸张,刚好上面允许工作往后挪一挪,那就再多写写,就抖抖书袋、讲讲他的出身以及他和陆士的渊源吧。 全斗焕,1931年3月6日出生[2]于今庆尚南道陕川郡栗谷面(경상남도 합천군 율곡면)的一个农民家庭。 (这里还是加个韩国现行区划对应表吧,不过第四、第五共和国时期根本没那么复杂。) 他的父亲全祥佑有些文化,曾经当过村长。1939年,全祥佑为帮助村里参加赌博的村民提供债务保证,当掉了祖传的土地。在把土地要回来的过程中遭到一名日本警察的阻挠。同年冬天,全祥佑将这名警官推下悬崖,为避免遭到报复,携全家逃亡至中国东北,两年后返回朝鲜半岛。这让全斗焕的教育经历被严重滞后。 1947年到1951年,全斗焕就读于大邱工业高等学校(대구공업고등학교),毕业后跑去投考韩国陆军士官学校(육군사관학교,简称陆士),没考上,直到第二年扩招,他才勉强挤进了前一年开设的第11期班。 这里就需要掰扯掰扯陆士的历史了: 陆军士官学校最早可以追溯至1945年12月、由美国陆军驻朝军政厅(United States Army Military Government in Korea)设立的“军事英语学校”(군사영어학교),在6个月的办学期内,有如下人士在此就读: 1946年5月,朝鲜警备军官学校成立,军事英语学校的全部人才转入这一新学校,包括60名尚未完成学业及获得军衔的学生,加上从南朝鲜国防警备队(남조선국방경비대,South Korean Constabulary of Police Reserve)[3]选拔的28名学员,这88人就是韩国军界所公认的“陆士1期”。 截至大韩民国于1948年8月15日成立前,该校已经培养出7期毕业生。更名为韩国陆军士官学校后,他们按照这种速成模式又招了3期学生,直到1950年6月25日⋯⋯懂的都懂。 1951年10月21日,韩国陆军士官学校在庆尚南道镇海市复课,开始招收第11期学生。也是从这一期开始,韩军决定全面照搬美国西点军校制度,把陆士建设成韩国陆军的头牌学府,四年学制、理工为主、小测、期中考、期末考一股脑的安排上。1953年中,陆士还都汉城后,这些东西被韩国国会用《374号法令》进一步规范化。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11期及以后的中层军官面对这些老前辈们这么傲。在他们看来,前面这几届老学长不过是钻空子爬到了中将、大将的位阶,哪里比得上他们这些训练齐备的新人?所以说《首尔之春》这一段加的也比较巧妙,尤其是当时还在军官晋级评定期,大家在心里七上八下地想着自己能不能进步,从校官跃级成为将军。 (此处应有《鸳鸯戏》DJ版,以及一名着中国人民警察一级警监制服、面带微笑的中年男子。) 回到全斗焕本人: 老实说全斗焕真的不是学习的料,不过他相当突出的体能和格斗技巧让他在同学之中打出了名声(其实高中开始这货就在大邱打出名声了)。最重要的是,全斗焕还在军校里认识了他“真正的另一半”(致敬某种让耽美文狂喜的写法罢了)、“一辈子的同志”:卢泰愚。 (一心会的内容后面慢慢写,毕竟我了解的一心会太碎片化了) 感觉一心会的内容太难写了,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讲的很好的视频:
这里补充一点小细节:
1、卢泰愚和全斗焕认识的时间其实比两人进入陆士的时间更长,因为他们在大邱工业高等学校时就是同学。
2、一心会的雏形五星会的出现其实比较搞笑:因为朝鲜战争时期,南朝鲜的物资供应差不多等于吊着一口气,甚至在陆士上课的学生都拿不到足够的衣物和床上用品避寒,因此这帮人拉帮结派最初的目的其实是:方便抢被子和衣物过活。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组织会把岭南[4]T0打手全斗焕封为“勇星”并视作老大了吧。
参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首尔之春》里首尔的几只不同隶属部队都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