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红利:美洲高产作物的远东推广往事
冷炮历史2020-03-13 15:35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近代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文明都无再法独善其身。一些传统的农业产区也开始受惠于哥伦布开启的物种大交换,其遗泽一直延续至今。几种来自自美洲的高产作物,就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了明清帝国。决定了日后的历史和人口分布。
首先被西班牙殖民者带回旧大陆的作物是玉米。这种高产作物就以其耐存活、易养育、适应性强而遍地开花,并在16世纪中后期传入东亚。当时传播路线有三条:包括从波斯和中亚地区进入甘肃,或者经过传统的西南丝绸之路抵达云贵高原,最后还可以通过南洋群岛登陆福建沿海。在《平凉府志》、《大理府志》、《襄城县志》等地方记载中,均能找到对应记载。稍晚出现的《本草纲目》和《农政全书》的专业作,也很快出现了玉米身影。
玉米是第一种被西方传入的美洲作物
因为将玉米从海上带的是葡萄牙人,他们将玉米称为milho,经过翻译后就有类似于麦的发音。所以明末的农民将这种新作物称为番麦。当事人依旧以好奇的目光打量这种外来植物。虽然玉米的花朵类似于稻穗,须子如同红色绒毛,但是整个包谷的果实如同宝塔。一颗颗子粒和桐子差不多大,看起来晶莹饱满,黄白色的颗粒看起来非常诱人。每年3月种植后,到7-8月就能收割。最初主要是在山地种植,以刀耕火种的粗放模式经营。但依旧有很不错的成活率和产量。
不过,由于这种作物长相奇特,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加上在当时没有广泛种植开来,所以一度被视为名贵植物。根據著名小说《金瓶梅》描述,大户人家在宴请宾客时,会用玉米面搭配玫瑰馅或鹅油馅。将玉米面与小麦面掺匀,浇入烧化的鹅油,再开水烫边烫边搅,等略冷再用手搓揉成块。最后把搓揉好的面粉分成5块,抹上鹅油,撒上盐、花椒面,卷出条按薄,逐块如法待用。可见在中原人初步接触玉米时,其地位相当珍贵。但到明朝灭亡前夕,这种作物早已在南北各地的记载中露面。巨大潜力终于在清朝得到彻底发挥。
明朝的玉米价格较高 甚至被《金瓶梅》列为名贵菜式
与玉米有着类似经历的还有的甘薯。同样是在16世纪,这种作物在从南洋和菲律宾传播,分别登陆广东和福建沿海。特别是在山多地少的八闽地区,这种作物的优势最早被放大。当时福建人陈振龙是往来于明朝和菲律宾的商人,他注意到这种作物特别适合在疏松深厚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适合在沿海和低山丘陵地带推广。于是冒着被西班牙殖民者惩罚的危险,将甘薯的薯藤和薯种带回商船,并提前学习了种植技术。随后在福建南台的纱帽池试种,还获得了成功。于是通过儿子的关系,向福建巡抚大力推荐这种高产作物。
在1594年的大旱中,这种作物首先发威。在各县都取得了不错的收成,帮助福建人渡过难关。在听闻福建的成功经验后,甘薯在明末北上传到了长江流域和江浙地区,并得到了当时徐光启的大力推荐。当时人对于甘薯的高产性能推崇备至,认为其占地少而产量大。而且枝叶紧紧贴在地上,可以躲避风雨侵袭。即使在收获之后土地中还有残存的根茎,连蝗虫都难以破坏他们的根系。最重要的是,甘薯生熟皆可食用,具备很好的即食性,可以缓解人的饥寒之急。
甘薯也是由福建海商从吕宋岛带回
南瓜也是有着类似经历的高产农作物。在从南洋传到广东福建后,迅速进入了著名植物学李时珍的眼中。随后又迅速北上中原、黄河流域乃至北京周遭,而且还被《救荒简易书》所收录,当时的农垦学家记载,南瓜只用一季时间就能成熟。而所谓的快南瓜,只要15日就可以迅速收取,缓解青黄不接时的饥荒时节。
以至于本地农民养成习惯,在屋前屋后或田间地头种植南瓜。一次性施肥之后便较少打理。在生长过程中,青南瓜、雄花花瓣、南瓜藤蔓和叶柄都能食用。也是在明朝时期,炖肉或者蜜煎这样的经典吃法喀山出现。在日后的几次大饥荒中,南瓜各个部位的价值被充分利用,成为了低调但名至实归的抗灾法宝。
南瓜同样因其高产性而广受农民好评
当然,这些高产作物的口感并没有大米那么优良,而且吃的时候容易胀气。但随着明末混战之后的人口凋敝,以及后来清朝的人口大爆炸效应,让人们对作物的产量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这些高产作物发挥了更大作用,迅速传播到台湾和关外的许多地方。
作为孤立于世界的不幸案例,创造畸形辉煌的古代美洲文明彻底陨落。但他们栽培出的作物却比文明本身活得更久,并在世界舞台上获得了更多亮相机会。就连看完此文的读者,本身也是这几种高产作物所哺育过的人群后裔。在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下,那种天各一方的日子早已经一去不返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时代红利:美洲高产作物的远东推广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