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博客测试博客测试博客

那些不务正业的运输机们

那些不务正业的运输机们

作者:Armstrong   
来自空翼

  2015年2月,俄罗斯空军宣布伊尔-76运输机能够挂载炸弹执行轰炸任务。在新闻所附的照片中,人们惊讶地看到在一个被白雪覆盖的机场中,俄军地勤正往一架笨重的伊尔-76运输机的翼下挂架吊装通用航弹。




人们惊讶地看到在一个被白雪覆盖的机场中,俄军地勤正往一架笨重的伊尔-76运输机的翼下挂架吊装通用航弹

  但正如本文要指出的,运输机不务正业执行轰炸任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过去的一些战争和冲突中,不时出现运输机经过改装后临时客串轰炸机的情况,如果一支空中力量发现自己的轰炸机不够用,就自然会打起改装运输机的主意,因为即使运输机投弹缺乏精确度,但其有效载荷/航程能力完全能满足要求。
  前苏联甚至要求自己的运输机在设计时就要能执行次要的轰炸任务,所以苏联空军的运输机是带着炸弹挂架下线的。


安-26运输机机身两侧的炸弹挂架

  专门设计的轰炸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首次参战,而专用运输机在战后才问世。此时的运输机和轰炸机在设计上极为相似,以至于出现了一种被称为运输轰炸机的混合飞机,既能运输部队,又能投掷炸弹。
  这些混合飞机在和平时期可以向偏远的前哨运输士兵和物资,在战时就摇身变为轰炸机向敌人倾泻炸弹。

两次大战期间
  英国布里斯托尔公司的“孟买”就是两次大战之间运输轰炸机的典型代表。这是一种双发单翼飞机,货舱内可容纳24名士兵或等重货物,机身下方可挂载最多907千克的炸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孟买”在中东和北非战场参加了一些轰炸行动,但很快就被生存能力更强、任务效率更高的专用轰炸机取代。


布里斯托尔“孟买”运输轰炸机,炸弹挂架位于机腹

  萨沃亚-马尔凯蒂SM.81“蝙蝠”是意大利空军装备的首款三发运输轰炸机,参加了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和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运输轰炸机生存能力差的弱点就暴露了出来,意大利空军很快就免除了“蝙蝠”的大部分一线作战任务,让该机执行运输和二线作战任务。


正在投弹的SM.81“蝙蝠”

  德国的荣克斯Ju 52是另一种具有轰炸能力的三发运输机。虽然Ju  52是荣克斯公司在二战前为汉莎航空公司设计的一种民用客机,但仍秘密装备了正在厉兵秣马的德国空军,并在西班牙内战中被作为轰炸机使用。Ju  52在这场战争中参加了对格尔尼卡的臭名昭著的轰炸。


正在投弹的德国空军Ju 52

  二战爆发后,Ju 52和“孟买”一样也变得过时不适用于轰炸任务。在1939年入侵波兰的行动结束后,德国空军的Ju 52就变成的彻头彻尾的运输机了。
  在20世纪30年代,空中轰炸仍然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战术,很少有国家能够承受得起装备一支运输轰炸机机队的费用,就更别提专用轰炸机了。不过对于那些缺乏资源或战略需求的国家来说,他们还有其他选择。
  1931年,智利海军发动叛变。为了镇压叛变,智利空军把所有能用的飞机都集中在科金博港附近,对这个海军大本营发动轰炸。这些飞机中有专用的轻重型轰炸机,还有两架福特三发民用运输机,机组人员通过飞机盥洗室地板上的洞来投掷炸弹。但智利空军杂牌轰炸机们对舰队的轰炸并没有取得很大成效,最后智利陆军地面部队对海军兵营发起了进攻,叛变者很快就投降了。


智利的福特三发运输机

  1932年,哥伦比亚和秘鲁两国因亚马逊争议领土发生冲突。哥伦比亚空军急忙调来民用运输机执行轰炸任务,最后击退了秘鲁入侵部队。他们从SCADTA航空公司征用了两架荣克斯F13浮筒式水上飞机,在地板上切出了炸弹投放口。虽然这两架飞机对战局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却是哥伦比亚空军在轰炸战术上的一次重大进步。


SCADTA航空公司荣克斯F13

二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装备不足的英国皇家空军需要每一架能获得的作战飞机。作为临时解决方案,皇家空军还仓促升级了几架现有民用运输机。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从帝国航空公司征用的肖特S.26  G级水上客机,这种飞机在战前被用于飞跨大西洋航线。英国皇家空军征用了2架S.26,并改装成急需的巡逻轰炸机使用。S.26被装上了炸弹挂架、照明弹、对海搜索雷达在苏格兰和西非海岸附近执行作战任务,其中一架在战争中坠毁,其余两架在1941年底专用的巡逻轰炸机服役后恢复了民航客机身份。


被英国空军征用的肖特S.26 G级水上客机

  美国道格拉斯公司的C-47“空中列车”是与Ju  52齐名的二战军用运输机,美国陆航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场大量使用这种飞机。甚至苏联也按C-47生产许可证制造了大量里苏洛夫里-2运输机。由于莫斯科严重缺乏中型轰炸机,所以苏联人把脑筋动到了里-2身上。苏联工程师专门设计了里-2VV轰炸型,在机背增加了自卫机枪转塔,炸弹可内置于货舱或外挂在机腹,如果有必要,机组还可以徒手向货舱门外投掷小型炸弹。除了新制造的里-2VV外,苏联人还在前线机场改装一批里-2。里-2轰炸机参加了1942年3月轰炸芬兰奥卢港的行动。


里-2VV轰炸机


除了机腹挂架外,该机还有内置炸弹架

  美国人也把C-47改装成临时轰炸机使用过。在太平洋战区,美国陆航第317“丛林船长”部队运输大队在马尼拉湾附近岛屿运输士兵和货物,帮助收紧套在日军脖子上最后的绞索。1945年4月,该大队开始执行进攻任务,用C-47向被日军占领的卡拉博岛投掷凝固汽油弹。


被C-47轰炸过的卡拉博岛

冷战
  二战结束后,轰炸机进入喷气时代,由于研发和采购费用高昂以及技术难度大,喷气式轰炸机注定只能成为少数国家空军的玩具。其结果是许多国家继续飞着过时的二战轰炸机,甚至在迫不得已时继续把运输机改装成轰炸机使用。
  以色列空军在建国后的前20年中一直在努力搜刮各种作战飞机,但由于遭受武器禁运,以色列人无法获得足够的轰炸机,只能想其他办法。在1948年的独立战争中,以色列人把一批杂七杂八的民用飞机作为轰炸机使用,其中包括奥斯特、派珀幼兽、费尔柴尔德、博南萨斯和迅龙,他们用这批飞机向耶路撒冷周围的目标投掷小型炸弹和燃烧弹。机组们就把炸弹放在客舱中甚至自己腿上,然后用手投弹。
  以色列人还把一架二战时期的柯蒂斯C-46“突击队员”运输机改装为夜间轰炸机,用于攻击埃及地面部队。


以色列空军的“迅龙”

  当第二次印巴战争在1965年爆发时,两国空军都在集中力量建设战斗机部队,对轰炸机关注较少。按照数量对比,巴基斯坦空军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为了让尽可能多的宝贵战斗机挂着炸弹去突袭印度空军机场,巴基斯坦人改装了几架洛克希德C-130“大力神”运输机去执行轰炸印军坦克和火炮的任务。
  巴基斯坦的C-130轰炸机一次能装恐怖的8吨炸弹,在夜色的掩护下进行作战,取得了很好效果。当1971年爆发第三次印巴战争时,印度空军也学会了这一招,把安东诺夫安-12运输机作为轰炸机使用,轰炸了巴基斯坦地面部队集结区和燃料及弹药堆放点。


正在轰炸印度炮兵阵地的巴基斯坦C-130

印度空军的安-12运输机

  在东南亚的战争中,交战双方都动用了运输机来执行轰炸任务机。其中法国空军的Ju 52和C-47在1946年的越南抗法战争期间被首先投入轰炸作战。


1951年,法国空军的Ju 52在越南上空投下炸弹

AAC1ToucanBombedup194801.jpg (169.59 KB, 下载次数: 11)

下载附件

2016-11-3 10:06 上传


机腹挂载的50千克炸弹

  美军在越战中使用C-130来投掷BLU-82“滚球”巨型炸弹,直接从后舱门伞降下炸弹。BLU-82是当时最大的常规炸弹,五角大楼打算用这种6.8吨重的炸弹快速在丛林清理出一片直升机降落场。南越空军在美军撤出后,也用C-130投掷过BLU-82。


BLU-82巨型炸弹

在越战中被用于在丛林中炸出一片直升机降落场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国空军投掷了BLU-82炸弹进行扫雷。这种炸弹在“持久自由”行动早期阶段也被用于直接消灭敌人。“滚球”巨型炸弹到2008年才消耗完,第711特种作战中队的MC-130E运输机投下了美国空军的最后一枚“滚球”。


投掷最后一枚BLU-82的MC-130E

  20世纪70年代初美军撤出越南后,随着北越军队越来越接近西贡,南越空军使用C-130运输机进行了最后的挣扎。南越的C-130A可以在货舱中装载6个货盘炸弹,总重达11吨,从后舱门直接推下轰炸。为了提高运输机的精确轰炸性,这些C-130A加装了一套信标轰炸系统,机组在轰炸前可向系统输入目标坐标。

vnafC130RM_fs.jpg (151.48 KB, 下载次数: 8)

下载附件

2016-11-3 10:07 上传


南越空军的C-130A运输机

  北越军队也使用小型安东诺夫安-2双翼机执行轰炸任务。1968年1月,河内计划敲掉美国在老挝建设的一处山顶雷达站,这个雷达站被用于引导美军飞机对北越的空中打击行动。
  由于北越空军装备的大多是喷气式战斗机,而且忙于拦截美军飞机,所以河内认为老旧的安-2最适合执行这项任务,依靠低空飞行的掩护能顺利接近目标。越南人在安-2机翼下方安装了火箭巢,并在货舱中增加了用于投掷迫击炮弹的钢管。
  参加行动的有4架安东诺夫,其中两架攻击了错误的目标——山顶美国航空公司的行动大楼,一架安-2被地面火力击中后坠毁。剩余安-2转身就跑,但遭到美国航空公司的一架贝尔UH-1D“休伊”直升机的拦截。驾驶直升机的是中情局飞行员泰德·穆尔。
  摩尔驾驶直升机飞到双翼机上方,让机舱中的格伦·伍兹使用AK-47突击步枪向它们射击。在持续20分钟的慢动作战斗中,摩尔和伍兹击落了两架安-2,这一战果得到了中情局一个地面小队的证实。北越遭此挫败后,最终还是派出地面部队摧毁了这座雷达站。


UH-1D击落安-2的情景

  C-130在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争中重出江湖。阿根廷空军在这场战争中使用“大力神”运输机向马岛运输部队、补给、火炮和防空武器,并且执行海上监视和空中加油任务,但很少有人知道该机也执行了轰炸任务。
  1982年5月29日,一架C-130在南乔治亚岛北部攻击了英国油轮“英国瓦伊河”号。飞机投下8枚炸弹,只有一枚击中目标,而且没有引爆。英国皇家海军的“海鹞”战斗机赶来,阻止了阿根廷人继续投弹。





翼下挂载6联500磅炸弹的阿根廷C-130E

  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南斯拉夫战争期间,克罗地亚人使用安-2农药机执行轰炸任务。为了提高投弹精确性,这些飞机还装上了GPS接收机。克罗地亚人用这些飞机投下了使用油桶改造的土炸弹。1991年12月,塞尔维亚SA-6地空导弹击落了一架克罗地亚安-2轰炸机。


克罗地亚空军的安-2

  近年来,苏丹空军在地区冲突中把安-12和安-26运输机当成轰炸机使用,这些“安东诺夫轰炸机”从后舱门向地面投下俄制炸弹或土炸弹。


结语
  俄罗斯高调宣传伊尔-76具备轰炸能力这一事实表明运输轰炸机的概念仍然存在市场,即使这只是最后的保留手段。但伊尔-76似乎不太可能被用于任何轰炸行动,因为该机一种重要的战略运输机,执行轰炸任务显得十分浪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那些不务正业的运输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