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里面,大家都说清楚了。拿破仑一开始的战役规划里,莫斯科压根不是第一目标,拿破仑的战略依旧是以歼灭俄军生力军为第一要务的。拿破仑寻求地是一次彻底地主力决战,是一次宛如里沃利、马伦哥、奥斯特里茨、耶拿-奥尔施塔特、瓦格拉姆一般具有决定性的主力会战。法军的主力一直以追击跟踪他们的对手俄军为主要行动指南的。
在拿破仑的一开始战略规划中,倘若俄军一枪不发丢掉整个俄属波兰,会给俄国在波兰的声望造成极大打击,所以俄军大概率不会那么做:
他(拿破仑)争辩说,俄军不可能像报告中所说的那样从马利恩堡撤走了,如果是那样的话,他们就不得不放弃立陶宛的首都(维尔纳)——因此也就一枪不放地放弃了整个俄属波兰,这必然使俄国人在波兰人眼里大丢其丑。
而拿破仑本人也确实过度自信,以至于低估了俄国的韧性:
皇帝在这个问题上继续发挥他的想象力。他谈到要将军队展开,迅速地前进,他说那样一来俄国人就无法保留他们的仓库和大炮。他甚至相信,把仓库和大炮毁掉的俄军将无法逃脱迅猛挺进的法军的打击。皇帝计算了到达维尔纳的时间,并问我是否在这条路上旅行过——好像这场战争只是乘坐一辆邮递马车旅游似的。
皇帝又对我说:“不消两个月工夫,俄国人就会求和。大地主们将会怕得要死,有些人会在战争中破产。沙皇亚历山大的处境将十分困难,因为俄国人打心眼里不会关心波兰人。他们肯定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危机。”
但是俄军并没有如拿破仑所愿在波兰继续抵抗,1812年的情况同1941年的情况完全不同。当希特勒进攻苏联的时候,苏联完全缺乏防备,甚至还在给正常执行贸易,用火车给德国送物资。而1812完全不同,俄军准备充分,战略上也早已做了预案。在巴克莱的领导下俄军保存了有生力量。在前线兵力上俄法对比大约是34万对44万,俄军位于不利态势。只有通过自身的大纵深消耗法军兵力,拖垮法军本身,才有希望取得胜利。
于是,除了小规模的战役外,俄军并没有同法军发生拿破仑期待的边境决定性会战。
6月26日后,俄军第一方面军从维尔纽斯撤到了德里萨大营。俄军第二方面军6月29日奉命从沃耳科威斯克撤到尼古拉耶夫。法军一渡过涅曼河,拿破仑就命令乌迪诺和内伊追击巴克莱。达武向明斯克方向前进,对巴格拉吉昂和巴克莱两军实行战略分割。
俄军的主力分为三个军团,其中巴克莱统帅的第一军团拥有的兵力最多,足足136000人。然而巴克莱迅速像俄国纵深撤退了,想要歼灭已经来不及了。于是拿破仑把目光放在了兵力稍弱的(约57000人),由巴格拉季昂统帅的第二军团上。
然而尽管达武率领的军团成功在北侧的莫吉廖夫堵住了巴格拉季昂,阻止了两路俄军会师的计划。但是由于南侧后续跟进热罗姆的部队脱节太远,并没有完成分割歼灭巴格拉季昂部的计划。巴格拉季昂绕过了达武,最终在斯摩棱斯克同巴克莱会师。
而巴克莱则计划在维捷布斯克城下同拿破仑进行一次抵抗。无限制地后撤会对士气造成不可避免的打击,眼睁睁看着帝国的土地沦落更令士兵愤怒。巴克莱则希望通过在维捷布斯克吸引拿破仑的注意力,从而为巴格拉季昂同自己会师创造条件。
而俄军成功在城下狙击法军一日 但是法军依旧拥有极大的兵力优势,拿破仑对于次日同俄军决战拥有相当大的信心:
皇帝和大多数法国人都希望总攻在明天拂晓时开始。皇帝满面春风,而且时时都在骄傲地微笑。他把敌我双方的兵力进行了对比,因而充满着信心,认为这一仗必然会给他此次深入得太远的远征增添光彩。他一整天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陛下从各个方向侦察了高地,甚至深入到很远的地方进行侦察,直到很晚的时候,才回到他的帐篷。那一天,他亲自检查了各项工作。
然而巴克莱已然做出了判断,尽管一开始他企图继续同拿破仑作战,但是最终他认清了现实。法军拥有极大的兵力优势,巴格拉季昂被达武拦住了。法军甚至可以越过他们袭击后方的斯摩棱斯克,俄军还是撤军了,拿破仑又一次扑了个空。
而此时拿破仑,似乎还没有完全下定决心。他开始考虑向莫斯科或者圣彼得堡进军。目的也十分简单,就是迫使俄军不得不同法军进行决战:
当时,皇帝说,如果俄国人再不求和,他就可以在莫斯科或者彼得堡之间进行选择,下一步他该向哪儿攻击。
皇帝企图通过神速的挺进来迫使俄军按照他企望的方式进行决战,或者通过迫使俄军不战而逃,来挫伤他们的锐气,使他们名声扫地。
此时俄军的拖延计划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到8月初法军已经出现很大损耗,庞大的军队会带来严重的后勤问题,后勤问题又给军队带来了巨大的减员。6月末的时候,法军前线主力部队还拥有将近285000人的主力部队,到了8月初只剩下193000人左右。法军未经过主力会战,却已经损失了将近1/3的部队。俄军当然也有损耗,但是俄军是在不断往己方纵深挺进,可以更好地获得后备军队的补充。6月中旬俄军一二军团拥有将近115000人,8月初的时候还是将近115000人。此消彼长之下,俄法兵力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当然,此时俄军也不可能无限制后撤了。不放一枪就丢掉斯摩棱斯克+莫斯科吗?这未免也太折辱我俄国勇士了吧?在其他俄军将领的压力下,巴克莱不得不策划一次在斯摩棱斯克附近对法军的反攻。
而在得知巴克莱同巴格拉季昂会师后,数次想同俄军进行主力会战,却又数次被俄军放鸽子的拿破仑,已经对俄军主动出击开始不抱希望了。他开始考虑再发动一次追击战扫清面前的俄军,随后就开始构造自己的冬营,让部队得到一定的修养,在次年春季再对圣彼得堡或者莫斯科展开攻势。
此时俄军主力却开始多路推进,意图展开一次反击。巴克莱推断拿破仑将会对俄军右翼展开攻势,便调动军队向右侧掩护斯摩棱斯克北面的道路。而巴格拉季昂则确信拿破仑将会对俄军左翼发起进攻。
而此时,从俄军俘虏口中得知巴克莱并没有继续逃窜,而是居然留下来企图一战的拿破仑,几乎不敢想象。巴克莱的战略误判以及三日的无所作为让俄军的反击沦为空谈。拿破仑迅速在俄军左翼集结重兵,迅速向巴格拉季昂扑去。
在俄军左翼的巴格拉季昂部下属的聂伟洛夫斯基所部7000人被法军迅速击退。但是缪拉率领所部展现出的战术水平却远远不达标。无意义地骑兵猛攻俄军方阵对自身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对炮兵的协同运用的也极差。并没有吃掉这支孤立的俄军。
巴格拉季昂部则迅速撤往斯摩棱斯克,法军对斯摩棱斯克的包围圈越来越小了。但是俄军有一次退却了,斯摩棱斯克燃起熊熊大火,法军一路追击至斯摩棱斯克反而更加远离自身的补给基地了。
这时,陛下同纳夏泰尔亲王、伊斯的利亚公爵一道走了过来。他们遥望着火光冲天的城市。大火把地平线都染红了,原野上还到处点缀着我们的篝火的闪光。
“这是维苏威火山的爆发!”皇帝喊道,他拍着我的肩膀,把我从恍惚中唤醒。“这不是很壮观吗?大总管先生。”
“可怕极了,陛下!”
“嘿!”他说道,“先生们,请记住一位罗马皇帝的名言:“敌人的死尸总是香的!”
撤退中的俄军却给法军露出了破绽,分进合击永远是军事不变地法则。过于集中的进军会导致极大的补给压力,以及导致整个军队的机动性下降。巴克莱同巴格拉季昂再度分兵撤退,这就给拿破仑插入俄军之间,分割包围巴克莱的机会了。
拿破仑调动朱诺的第八军,让其在卢比诺渡河,迅速插入俄军两部之间,截断巴克莱的退路。
皇帝不相信敌人会进行任何抵抗。他认为阵地上的敌人不过是一支后卫部队罢了。然而络绎不绝的报告终于使他相信,那是一支十分强大的兵团。他立刻前往战场,并派出数名军官到阿布朗泰斯公爵 [ 译者注:即朱诺将军。 ] 和纳夏泰尔亲王那里去传达他的命令:前进,与俄军会战,不让一个俄国人逃走。
然而朱诺注定让皇帝失望了,朱诺所部花了几个小时才找到合适渡口,此时巴克莱已经向此处派出了至关重要的援军。当缪拉在向前推进时,朱诺的后续部队却拖拖拉拉,缓慢前进。法军虽然在不断推进,但是无法完成截断巴克莱退路的任务,巴克莱再一次从拿破仑布下的大网中逃脱了。
“巴克莱已经发疯了,”他说,“只要朱诺能从容地赶到这儿来,敌后卫部队一个也跑不掉。”
皇帝在进入瓦卢迪诺前就知道了战斗的结局。他带着对阿布朗泰斯公爵怨恨的心情回到了斯摩棱斯克。朱诺指挥不力,贻误战机,致使我军功亏一篑。纳夏泰尔亲王、伊斯的利亚公爵和埃尔欣根公爵也指责他行动迟缓。而阿布朗泰斯公爵呢,他争辩说,他的军团是由外籍部队组成的。为了保险起见,他不得不让部队以密集队形前进,而在运动中,队伍又遇到了障碍物,迫使他不得不绕道而行。
纳夏泰尔亲王和那不勒斯国王却说,军队前进的路上根本不存在什么障碍物。我记得在送交皇帝的一份报告中是这样说的。在枪炮齐鸣的战场上,那不勒斯国王曾只身赶到前边阿布朗泰斯公爵的队伍里去,想看看这一迂回打击能产生何等巨大的战果,国王催促朱诺加速前进。
“您不是因为没有获得元帅衔而气恼吗?”他说,“现在好机会来了!抓住它!您肯定可以赢得您的元帅杖。”
等后面的骑兵跟上来时,那不勒斯国王把自己的部队调到了朱诺指挥的符腾堡师的前面。军队开始向着目标前进,同时国王要求公爵一定要增援他。如果国王能使那支骑兵部队投入进攻,他们一定能荣立卓著战功,把俄军击溃。可是,阿布朗泰斯公爵的军团并没跟上来,这使得国王不得不顾忌到有被敌人切断退路的危险,从而放慢了前进的速度。后来,他甚至要让人马停下来等候后续部队,而后续部队相隔甚远,这时正在小跑前进。
不过拿破仑还是念旧情的,即便朱诺犯下大错,奈何过去在一起还是太美好,当然是选择原谅他啦:
皇帝接到有关的这些报告后,他的愤怒是可以想见的。
“朱诺放跑了俄国人。”他痛苦地说,“我的胜利被他葬送了。”
当时,皇帝对朱诺又是谴责又是威吓。但像往常一样,对朱诺过去种种功劳的回忆压倒了对这次过失的愤怒,因此他的不满也就不了了之。
法军错失良机,巴克莱却也因为无限制的后撤和反击的失败丧失军心,库图佐夫此时粉墨登场统帅俄军。面对决战呼声,老帅选择了在博罗季诺进行决战。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拿破仑此前计算的成功(即如果拿破仑向圣彼得堡或者莫斯科进军,俄军无法做到抛弃军心和民心不放一枪就丢弃首都或者古都,会被迫同拿破仑进行决战),一场异常血腥地会战已经拉开了帷幕。
此时俄军已经拥有了兵力优势,9月7日15万俄军对垒13万法军。而拿破仑也寻到了主力决战到机会。
欧仁首先发动辅助攻势,对俄军右翼的博罗季诺发动进攻。
而在欧仁的进攻以及炮兵的猛烈轰击后,法军对俄军南线左翼迅速展开主力进攻。铁帅达武的军队首当其冲,对俄军南线左翼的巴格拉季昂展开猛攻。俄军反抗异常激烈,连续两次击退达武。拿破仑则将内伊、乌迪诺、缪拉所属的两个步兵军一个骑兵军也投入了攻势以加强法军的进攻。
而巴格拉季昂也不断投入本部的预备队,同法军进行血战。他相继地将一个掷弹兵师、一个胸甲骑兵师、第七军的部分兵力,以及总预备队步兵第三军的一个师投入了战斗。
库图佐夫认清了法军北部攻势只是佯攻后,也迅速抽调北部的预备队投入巴格拉季昂所处的南部战场。双方部队就这么僵持着,进行这激烈地厮杀。法军突破俄军阵地,俄军的预备队则对此处迅速展开反击。双方阵地经常失而复得,得而复失。一场绞肉式的战斗正在上演。双方就犹如两个拳击手,相互打出致命的直拳企图撂倒对方。
中午时分,拿破仑在南线右翼再度集结4.5万重兵,对俄军左翼的巴格拉季昂处的1.8万人展开猛攻。巴格拉季昂身负重伤,法军终于突破了俄军左翼战线。缪拉和内伊此时希望拿破仑投入帝国近卫军锁定胜局,从而从南线卷击俄军整条战线。但是此时身处异地数千公里的拿破仑不得不慎重使用自己最宝贵的预备队。
库图佐夫则迅速集结了第一军团的预备队,以及第一骑兵军和哥萨克人对法军刚刚攻占的南线展开反攻。法军对攻势停滞了,库图佐夫获得了宝贵的时间在南线组建一条新的稳固战线以对抗法军。
而在下午二时,遭遇俄军中路大多面堡炮火屠戮的法军,也对多面堡展开了进攻。俄军的炮火猛烈,将法军中军变成了人间地狱。欧仁的第四军,同第二、四骑兵军对多面堡展开猛攻,最终萨克森中将蒂尔曼率领的萨克森波兰骑兵杀入多面堡,夺取了中路要点。
而在南线,下午四时左右,法军的进攻也遭到了俄军骑兵的阻拦,再也无法取得更多的进展。双方部队经过一日的血腥厮杀,已经是精疲力尽。俄军的阵地不断被法军攻占,但俄军本身却没有被拿破仑击垮,其在原战线后1.5公里组建了新的战线。这是一场异常血腥的战斗,法军损失了3.5万人,而俄军则损失了4.5万人。俄军伤亡了22名将领而法军伤亡了49名。
最终俄军撤出了战场,继续向东撤退。库图佐夫则做出了放弃莫斯科的决定。
此时的拿破仑已经没有什么选择的空间了,此时仅仅是九月中旬,还远未到寒冷的冬季。拿破仑甚至感觉此时的莫斯科气候比枫丹白露还要舒适。但是他已经注意到占领莫斯科也无济于事,无法让俄国屈服了。正如科兰古所说:
头天晚上他下令停止进攻时,他已经确信,同这个在撤退中也不溃乱的敌人进行血战,除了再夺得一些土地之外,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然而占领莫斯科的前景仍在诱惑着他。要是俄军不被粉碎,就是占领莫斯科也不能解决问题。大家都注意到皇帝在沉思着、焦虑着,尽管他后来宣布说:
“和平就在莫斯科。一旦我军胜利地进占他们的首都,就会迫使我的兄弟亚历山大看清形势,同时也逼迫俄国的大贵族们正视现实。他们将会重新考虑是否要把战争延续下去。倘若我解放俄国的农奴们,那将使俄国巨大的财富遭到毁灭!”
事实也是如此,迎接他的莫斯科几乎已经成为了一座空城。随后俄军的破坏加上法军自身的混乱更是让其付之一炬。拿破仑企图同亚历山大沙皇和谈,但是却被拒绝了。之后迎接拿破仑的,这将是一次更加苦涩地苦难撤军了。
总而言之,拿破仑在1812一直是以歼灭俄第一军团或第二军团为主要目标的。这是其歼灭战理念的一种贯彻。他也确确实实曾经有多个机会,也非常接近分割包抄敌军了。但是由于俄军的出色表现,及法军将领的失误,法军一次又一次浪费了完成歼灭的战略目标。正如拿破仑所言,幸运女神本身也不再眷顾他了,而好运气也是一位将领最重要的特质之一了。而每当拿破仑认为俄军不会主动,而是会继续撤军的时候。俄军则适当地同法军进行着会战,给拿破仑看到歼灭俄军的机会。却每每在最关键时刻,因为法军将领指挥能力或者意外原因失去歼灭俄军的良机。
一次又一次失去歼灭俄军机会的拿破仑,就像一头被眼前肥肉馋的红眼的饿狼,被动地被俄军主力不断引向俄国内部。而俄国庞大的纵深,如同无数只巨大的水蛭,无时无刻不在吮吸着拿破仑精心打造,同时期野战称得上天下无敌的大军团。拿破仑也就跌跌撞撞地跟着俄军冲进了莫斯科,直到从莫斯科撤军的开始,法军状况依旧比较良好。然而撤军一旦开始,本就元气大伤的法军,很快就陷入更加快速的损耗,在俄军的不断追击、俄国冬季的冰天雪地和哥萨克的袭扰下,趋向于土崩瓦解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拿破仑为什么非要带六十万兵吭哧吭哧去打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