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博客测试博客测试博客

骑射到底威力有多大

355 人赞同了该回答

逆天大神的动能公式计算骑枪动能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某个古战大神,智商秒杀姜萍,一己之力战翻牛顿,“自学成才”用初中动能公式解释万物的物理学奇才的表演。

随便提三个问题:

  1. 这位大神当真以为骑士的腋窝和骑枪组成一个刚体,一只手配合腋窝把一个木杆子夹起来可以提供无限大的摩擦力么?又或者是人体坐在马鞍上,马鞍和战马组成刚体,可以承受无限大的摩擦力人都不会坠马?
  2. 谁告诉这位大神夹枪冲锋撞击目标的一瞬间所有动能都会被释放的?难不成是骑士戳刺到目标的一瞬间,整个战马和武士的速度在一瞬间降为0,就像撞到一堵墙一样么?如果真的有在撞击后微秒级直接降速为0的如此大的负G力,大唐骑士和战马是如何存活下来的呢?
  3.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果真的有动辄几万焦耳的能量沿着骑枪传递到对手身体上,那想必有类似的能量传递到大唐骑士上。大唐骑士为何就完全不受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底下有人指出这位大神连动量都不懂(不仅不懂动量,还不懂摩擦力,甚至不懂牛顿三大定律),还真天真地以为腋窝夹一根木杆子,枪头的能量就等于人马一体的动能公式总和,看看这位大神是怎么跟人杠的——

这杠的我都不知道要怎么说了,还是希望大神重修一下初中物理(笑)

关于以上逆天言论,做个meme吧——

这样算出来唐军骑兵的骑枪的撞击动能要超过3万焦耳了。谣公拿这玩意比.50BMG是不是有点太高估.50BMG了?(笑)。难不成谣公真以为巴雷特大狙有3万焦耳的初动能?
巴雷特的初动能一般也就17000焦耳上下而已,只有使用特殊的重弹头才能勉强过20000焦耳。谣公用三万多焦耳的“巨唐骑枪”碾压“区区破巴雷特”是不是太过超标了(笑)

不要问我唐军6米骑枪是怎么来的,人家原话是“6米多”(滑稽)

接下来是meme时刻——

李婧,又名李鼱,是刘邦转世灵童的葛立恒数的无穷阿列夫数迭代的分身之一,号称无限维度的至高大唐枪神。这个能量级大概是不到100吨TNT炸药爆炸产生的能量,如果全部聚焦于一点,一击击沉10万吨级航母不是梦。

以上是大唐帝国水师末日决战兵器——Chinese Tang Male Carrier Vessel,简写大家自行用第一个单词拼写,或者中文简写“大唐航公”。大唐航公构造非常简单,仅需量产耗材大唐超人一名,马鞍+马镫+小马扎一个,散货轮一艘,但是组合而成就成了要你命三千。

大唐航公专克美国航母,主武器是“谣”牌骑枪大铁棒,直接6000km外就把霉弟航母搅的欲生欲死。

@遥想当年少年勇小号   (笑嘻嘻)


以下,讨论点稍微认真的东西。

其实,很多时候,骑弓可以看做是一把攻击距离更长,威力稍弱的“幻影骑枪”。

骑弓的威力与甲片的金相

有很多人认为,骑弓无法破甲,甚至引申到弓箭都无法破甲。

比如某位古战“砖家”最喜欢的理论是——弓箭只能“当”听个响,打仗主要靠肉搏。

其实这极大高估了古代大部分时候的盔甲质量。按照现代工业钢材的标准,古典和中世纪时期绝大部分时候的铁甲质量都很糟糕,那些青铜时代的甲胄就更不用说了。

这是1346年克雷西会战前法兰西贵族骑士的常规装扮。那个年代还没有全装板甲,但是头盔、肩膀处已经有了一些大块的甲片,可以看做是锁子甲向板甲的过渡转型期。下图这种大块扎甲和锁子甲结合而成的甲也比较常见。
《勇敢的心》剧照,公元1297年斯特林桥会战。这里面的英国金雀花王朝骑士其实也都是大块的扎甲+锁子甲结合。

在克雷西(公元1346年)和普瓦捷(公元1356年)会战中,击破这些贵族骑士,最主要依赖的就是英国约曼自耕农手中的威尔士长弓——

不列颠约曼弓箭手,这些自耕农弓箭手和唐帝国的府兵类似,英国政府以土地为报酬支付他们的弓箭训练。14世纪的英国法律规定,约曼弓箭手必须有自己的马匹,可见他们至少是那个年代的富农或者中产阶级,这可以解释他们的强大战斗力。

得益于长期的训练,约曼弓箭手使用的威尔士长弓磅数非常高,普遍都在100-120磅以上,高的甚至有140-150磅,这抵消了单体木弓相比于亚洲复合弓的效率劣势。约曼弓箭手使用的箭头特别值得一提,他们非常青睐一种被称为“Bodkin Point博德金点钢箭”的淬火穿甲三棱箭头(上面下图),这种“博德金”箭头可以轻易正面击穿法国骑士的盔甲,曾经让14世纪的法国骑士闻风丧胆。


为何11世纪末-12世纪十字军骑士的重甲骑士猪突让中东绿绿的弓箭手一筹莫展,而14世纪的英国约曼弓箭手却能轻松大杀四方?难不成14世纪法国骑士的盔甲相比于12世纪全面倒退?

其实不然,主要原因还在于弓箭手素质的差距。

11世纪末-12世纪的绿绿弓箭手,素质都非常差,他们热衷于远远地抛射弓箭,“三钱三的饷,朝天放了那么多箭,对得起埃米尔了,咱们撤吧”。弓箭是种上限很高,下限也很低的冷兵器,也是费拉最喜欢的冷兵器——毕竟你抄着刀哪怕是一触即溃,也真的要去肉搏的;而弓箭则不然,远远地胡乱放一通箭,就可以以弹药耗尽为借口跑路了。至于有没有射中敌人,有没有杀伤敌人,又有谁关心呢?北宋末年的弓箭手们的费拉表现论证了这些费拉的真实想法。更不用说费拉化的士兵要如何才能开得了强弓,他们那些二三十磅的玩具弓本来也破不了甲。

而约曼弓箭手,则惯常使用高磅数的强弓配合“博德金点钢箭”抵近射击,他们面对法国骑士的冲锋,倚仗下马骑士和倾斜防御冲锋的木桩,尤其是长期阵战训练的不动如山,惯常以近距离的平射对法国骑士造成巨大杀伤。


有人要说了,你这里说的是步射,而且欧洲的锁子甲和中国的扎甲情况又不同,怎么能一概而论?

就算使用“博德金点钢箭”的约曼威尔士步弓手能够对穿着锁子甲的法兰西骑士爆杀,也论证不了骑射威力强劲。

其实,是不是骑弓威力就一定弱,这个也有待商榷。普遍上同档次的骑弓比同档次的步弓肯定要弱一些,不过不同民族的弓也不可一概而论。

在南宋的赵珙所著的《蒙鞑备略》中,就有这样一段记载——

成吉思之仪卫,建大纯白旗以为识认,外此并无他旌幢,惟伞亦用红黄为之。
................
鞍轿以木为之,极轻巧。弓必一石以上,箭用沙柳为笴。手刀甚轻薄而弯。

南宋的度量衡,一石是今天的118斤左右,也就是说,成吉思汗麾下亲军的骑弓磅数达到了惊人的130磅以上。

如果这个数字是真的,出使蒙古的赵珙没有将数据夸大,这大概解释了蒙古人为何天下无敌了。毕竟北宋末年《翠微先生北征录》中有如下记载——

步射弓合用九、八、七斗(宋制),骑射弓合用八、七、六斗

注意,北宋的度量衡,一石只有110斤左右,比南宋是要略小的。这样看,北宋最强力的八斗骑弓也不过97磅上下。相比于人均130磅+的蒙古禁卫军超人确实太弱了。

明朝相比于宋朝也好不了太多——

根据永乐皇帝朱棣时期的《大明会典》记载,初明最武德充沛时的实战弓分为四等,最高等是70斤的弓。

明朝一斤大概是今天的597克,相当于1.315磅左右;明军最强力的实战弓大概是92磅上下(超过这个等级的弓大概率不是实战弓,可能更多是武举人的健身器材,或者只是个别猛男使用)。

宋军和明军水平差不多,蒙古禁卫军超人130磅以上的骑弓确实是断崖领先。


130磅的蒙古筋角反曲复合弓效率和性能估计逼近甚至超越150磅的威尔士长弓。

亚洲的复合弓,特别是达到了一定磅数的复合弓,可以轻易击穿扎甲和锁子甲。
根据著名史料《骑士与风炉》中的数据,普通的长弓的初动能大概是80J上下。

注意,以上的数据对于长弓来说其实非常低估,一支150磅的强力威尔士战弓可以轻松达到150J以上的初动能,就算考虑能量衰减,在20-30米外仍然可以达到120J以上的能量,逼近人类双手武器(比如陌刀和双手战斧)的极值。而一支130磅以上的强力蒙古复合弓,威力与150磅的威尔士长弓威力类似。

120J的弓箭配合淬火三棱穿甲箭头可以击穿怎样的盔甲呢?

以上的数据出自《骑士与风炉》,2mm的软钢是现代工业的结构钢,大概是Q235等级,放到现代来说质量算很差的大路货。不过放在古代,基本上已经可以算作是非常高等级的钢材。

《骑士与风炉》同样给出了古代不同盔甲的钢材质量与现代2mm工业软钢的换算系数——

  • *[1星]铁质军需盔甲例如科隆产 高渣(3%-4%),无碳,R = 120-150 kj/m2,即熟铁盔甲,换算系数0.5普通的杂兵盔甲,防御力比普通青铜甲强的有限的水平
  • **[2星]低碳钢盔甲例如纽伦堡步兵甲 低渣(1%),低碳(0.3%),R = 180-210 kj/m2,即低碳钢甲,换算系数0.75质量好一点的小兵盔甲,或者低级军官盔甲普通武库里的常规战甲质量也就基本到此为止了
  • ***[3星]中碳钢盔甲例如15/16世纪的米兰甲或者1530前的格林威治甲;低渣(<1%),高碳(0.6%),R=240 to 260 kj/m2,普通中碳钢甲,比如中国古代的冷锻瘊子甲,换算系数1.1。这是古人使用正常的技术能达到的极限,一般都是给高级将领穿戴;
  • ****[4星]硬化(hardened)中碳钢盔甲 来自因斯布鲁克,奥格斯堡, 兰茨胡特,或格林威治(1560后)非常低渣( 0.5 %至1% ) ,高碳(0.6%) ,但碳化物表现为回火马氏体,而不是珠光体。R无法直接精确测量,但估计至少为300,可能会超过500kj/m2。暗金神装级宝甲,使用古人无法理解无法复现的技术——比如铁矿里正好有铬、钴、钼、锰等大大增加钢材特性的合金元素,换算系数1.5以上
西汉出土的几块铁甲片,金相分析基本是铁素体,有少量珠光体结构。低碳钢到中碳钢。
西汉王朝出土的甲片一般就是熟铁或者低碳钢,大概就是上面一星和二星甲,与现代软钢的换算系数大概只能到0.5到0.75左右。

@遥想当年少年勇 @遥想当年少年勇小号 之流喜欢吹嘘的大唐珠光体甲性能大体如下——

唐朝目前出土的最好的甲大概金相分析是珠光体,这是一种强度很一般的金相。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个别几件宝甲的金相是回火马氏体,这种金相现在一般出现在深潜器耐压壳、战机主起落架上。唐朝金相存在回火马氏体的只有钢刀刀刃处,甲片本身没有回火马氏体结构。
唐朝的甲片基本都是热锻空冷,没有来得及用上羌人的冷锻工艺。冷锻可能会产生一些应变硬化,这是热锻空冷工艺无法达成的。而且冷锻精度明显更高,现代狙击步枪的枪管都统一采用冷锻工艺。

唐朝的甲,至少目前出土的这一些甲中性能最好的一批大概在三星左右,换算系数估计能到1.1。也就是说,唐朝目前出土的最好的甲的金相性能,大概比今天的软钢略强。

如果论及屈服度、抗拉强度,最强的钢一般都是经过时效处理的马氏体合金钢。以上是F-22隐形战机的主起落架用钢——Aermet-100(“100号航空特种材料”),这是一种典型的马氏体时效钢,室温屈服度1720mpa/抗拉强度1930mpa。一般核潜艇耐压壳用钢的抗拉强度不会超过1000mpa。Aermet-310/340强度还要更高。

Aermet-100只有0.23%的碳,似乎仅仅只是一种低碳钢,不过这玩意有13.4%的钴和11.1%的镍,还有3.1%的铬以及1.2%的钼,这就很猛了。当然了,这种动辄抗拉接近2000mpa的合金钢对于古人来说肯定超标了,毕竟古代常用的制甲材料——熟铁的抗拉强度只有200mpa出头。当然了,常规的马氏体钢材可塑性比较差,所以用这玩意来制作甲片困难重重。不要说Aermet-100这样强度的钢材了(哪怕以现代的人类技术,也只能成型战机起落架、科研深潜器耐压壳等“小物件”),通用电船格罗顿造船厂90年代使用屈服度690mpa/抗拉强度830mpa级别的HY100回火马氏体调制钢来焊接SSN-21海狼级核潜艇的耐压壳,都需要将钢板预热至预定温度(根据不同厚度,在51.7 ℃ ~ 149 ℃之间)后才能进行焊接,而且出现过由于焊接裂纹,导致耐压壳分段报废的严重生产事故。马氏体钢材难于加工可见一斑。

苏联/俄罗斯的2艘“和平号”深潜器,耐压壳使用马氏体合金钢制造,可以在6000-6500米水深工作。80年代末期的苏联没有加工这种等级钢材的能力,这2个耐压壳由芬兰供货商Rauma-Repola铸造成型,钢材由美国走私购入。这些钢材的屈服度高达1500mpa以上,比苏联最强的工业钛合金强度/密度比还要高10%以上。

像唐朝的钢,主要还是靠高碳来增加硬度,碳含量甚至高达0.8%,这种不含合金的高碳钢现代工业上也常用,优点是硬度高,价格低廉,不过缺点就是比较脆。唐朝的比较优良的甲片使用高碳钢作为表面,低碳钢作为背板,有点类似于日本刀的夹钢结构——当然日本宝刀有的可以夹七种不同强度材料,唐朝甲片一般也就1种或者2种。

唐朝的甲片类似于日本刀的第二种——甲伏锻,使用高硬度钢作为表面,低硬度高韧性钢作为衬里。唐朝宝刀的金相相比于甲片更加复杂,刀刃处甚至存在时效马氏体结构。日本刀这种使用性能不同的钢材料覆土烧刃,折叠锻打的多层结构应该就是从唐朝工匠处习得。
刀尖存在马氏体结构倒也不是唐刀独有,西汉出土的宝剑以及古罗马出土的某些特别优良的宝剑的尖端同样有马氏体结构。看这些材料,古罗马最优良的宝剑应该使用类似日本刀“本三枚”的方式包夹打制而成。当然了,日本人在这一点上极其精益求精,各种五枚合、七枚合的玉钢宝刀,让罗马和大唐都汗颜了。

怎样的弓箭足以击穿大汉和大唐的扎甲

以上讨论了甲片的金相——

  • 大概西汉的甲片普遍就是熟铁和低碳钢,与现代软钢的换算系数0.5-0.75左右;
  • 唐朝的甲片相对比较高级,一般是高碳钢,或者高碳钢包夹低碳钢,大概是与现代软钢的换算系数1.1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系数1.1的宝甲在唐朝的甲片中只占一部分,唐朝照样有非常糟糕的甲片,比如大明宫出土的这件唐军禁卫武士的盔甲,金相是铁素体,几乎就是一件熟铁甲...............................

当然了,这里并没有抹黑大唐的意思。其实工业时代以前,制造的甲片质量都非常随缘,这点无论是远东的中国,还是西方的罗马都一个样。罗马也有很不错的甲,也有很多差的一比吊糟的剑和甲。就像路边小饭馆的饭菜口味一样,跟各种玄学以及厨师今天的心情关系巨大。

唐朝乃至唐朝以前的盔甲基本也只有甲片存世了,目前发掘出的保存比较好的甲胄是一件明朝初年的扎甲。

出土的这件明朝初年扎甲基本还是南宋步人甲风格,比较笨重,甲片最厚处(胸前护心镜位置)大概是2mm,常规甲片厚度1.5mm。

唐朝的普遍甲片厚度不及南宋至明初,普遍估计在1mm左右。

中国的扎甲跟锁子甲一样都有着巨大的防护缺陷,缺陷就是锐器无需彻底击穿甲叶,只需将锁子甲的锁环撑到变形,或者将扎甲的交叠处撞至变形就足以击穿。

从重叠处将甲片打至变形从而穿甲的示意图如上。肯定有人要杠了——你说的这些古人早就想到啦,所以扎甲甲片交叠处都有重合。就算交叠处都有重合,将2片甲片打弯所需要的动能仍然大大小于将1片甲片彻底击穿所需动能。

板甲本身就不存在这种问题,一整块的铁板需要彻底击穿才能杀伤,把甲片本身打变形没用,所以为什么板甲被称之为终极盔甲,原因就在于此。

关于将甲片重叠处打变形可以轻易击穿扎甲,这一点中国古代史书也有佐证——

青堂羌善锻甲,铁色青黑,莹彻可鉴毛发,
以麝皮为綇旅之,柔薄而韧。
镇戎军有一铁甲,椟藏之,相传以为宝器
韩魏公帅泾、原,曾取试之。
去之五十步,强弩射之,不能入。
尝有一矢贯札,乃是中其钻空,为钻空所刮,铁皆反卷,其坚如此。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沈括笔下这件青唐羌人冷锻瘊子扎甲,就是一件宋人高级将领的家传宝甲,西军所使用的神臂弓都很难击穿。但是射中甲片重叠处,就可以击穿——击穿后甲片本身硬度非常高,将弩箭头的边都反卷起来。

2mm的软钢需要175焦耳的箭头才足以击穿,一般认为,2mm的现代软钢可以免疫一切箭头。

不过,2片扎甲的重叠处的防护仅可等效于50%的甲片厚度,也就是说常规厚度1.5mm的扎甲重合处仅仅等效于0.75mm的钢片抗冲击能力。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免疫弓箭需要至少4mm的扎甲。

《骑士与风炉》给出了计算盔甲防御的经验公式,对于弓箭来说,经验公式如下——

其中,E是击穿盔甲杀伤人体所需能量,扎甲重叠处只相当于扎甲甲片本身所需能量的一半;55是弓箭系数,对于刀剑,这一数字是80;对于子弹,这一数字是155。T是甲片厚度,W是材料系数(熟铁0.5,低碳钢0.75,唐朝高级铁甲甲片接近1.1,中国基本没有系数1.5以上级别的甲片(需要表面金相是马氏体结构))。A是撞击迎角。以上算出来的数据仅仅是刚刚击穿甲片所需要的能量,在击穿甲片后,还需要击穿内衬后对人体加以破坏,预计还需要额外20-30焦耳的动能。

之所以老式滑膛步枪击穿同样盔甲需要高的多的动能(比如击穿1mm的软钢,只需要55焦耳的箭头,却需要450焦耳的子弹),正是因为滑膛步枪的子弹是非常软的铅弹头。之所以不使用钢来制作滑膛枪弹头,正是因为铁的熔点过高,常规方法难以熔炼,而铅弹只需要一把火和一个铁夹子就能大量制造。

我们按上述经验公式来计算传统的1.5-2mm的中国扎甲,所能防御的弓箭如下——

  • 如果是小兵级别的熟铁甲,1.5mm的甲片,击穿这玩意仅仅只需要50焦耳的箭头存能。20米外100焦耳级别的强力骑弓在击穿甲片后,剩余动能可以轻松将人体打个对穿。如果是甲片重叠处,击穿只需要25焦耳,那就不说了.......................
  • 如果是比较好的1.5mm低碳钢甲,就是大唐普通士兵能够接触到的最好的甲,击穿钢甲需要80焦耳不到的弓箭,20米外100焦耳级别的强力骑弓同样可以击穿后对人体造成巨大杀伤;如果是甲片重叠处,击穿只需要40焦耳左右;
  • 如果是主将级别的1.5mm宝甲,系数能达到1.1,击穿钢甲需要115焦耳的动能,这个差不多需要蒙古骑弓在10米以内距离发射才有可能达到;不过如果是击穿重叠甲缝处,仅仅只需要60焦耳不到的能量,蒙古骑弓可以在击穿甲片后保留40焦耳以上级别的能量,可以将人体对穿。

以上这些数据是假设撞击角度是90度,如果考虑角度,那么盔甲防护能力会更强。比如常见的30度倾角撞击,以上数据全部要除以二分之根号三(大概0.866),击穿主将宝甲需要130焦耳的箭头,大概相当于蒙古强力骑弓0距离发射。哪怕是击穿甲片重叠处,也需要66焦耳能量。

如果是费拉一点的弓箭手,本身弓箭都未必有66焦耳,如果再考虑主将级别往往有锁子甲作为内衬,击穿扎甲主防御后,起码还需要20-30焦耳的剩余动能才能进一步刺穿人体。也就是说,像李世民级别的主将,他穿的两层重型盔甲(扎甲+锁子甲内衬)在30度倾角射击下,哪怕是射击到甲片弱点甲缝处,也大概需要接近100焦耳的箭头才能有效杀伤。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些猛将在冲阵时都好似刀枪不入——如果需要蒙古怯薛近卫在10米内近距离射击战甲弱点才能够有效杀伤,那李世民对普通费拉弓箭手的确就是刀枪不入的存在。


如果代入上述数据,唐朝的很多史料就比较好理解——

太宗虬须,尝戏张弓挂矢,好用四羽大笴长常箭一肤,射洞门阖。
                                                                              ——《酉阳杂俎
有一突将,勇壮绝人,直冲太宗,刃将接,太宗以天策上将大箭射之,中心洞背,应弦而毙。遂传此箭于北蕃。突厥见而惊叹。
                                                                             ——《册府元龟.帝王部.神武》
一支常规的清军战箭有接近1米长,几乎就是一支小型标枪的体量。李世民所使用的战箭大致如此。

说李世民使用特别粗大的小标枪型箭头,在几乎0距离射击一名突厥猛将,一箭将突厥骑士的盔甲穿个透心凉,从前胸穿到后背。假设太宗这一箭有150焦耳级别的0距离初始动能,突厥武士使用低碳钢甲,甲片正面1.5mm,背部1mm,总厚度2.5mm。总的前胸穿到后背的击穿动能只需要120焦耳+击穿人体所需动能(对于弓箭,20焦耳足够了),也就是说,只需要140焦耳级别的动能。太宗的箭在接近0距离足够将穿着铁甲的突厥骑士从前胸穿到后背。


从讨王世充,每为前锋。太宗将拒窦建德于武牢叔宝以精骑数十先陷其阵
“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展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
                                                                                        ——《旧唐书.秦琼列传》
上尝谓敬德曰:“人或言卿反,何也?”对曰:“臣反是实!臣从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今之存者,皆锋镝之馀也。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
解衣投地,出其瘢痍。上为之流涕,曰:“卿复服,朕不疑卿,故语卿,何更恨邪!”
                                                                                     ——《资治通鉴.贞观十三年》

秦琼和尉迟恭两位骁将的史料可以合并着看。说是虎牢关之战中,日常作为攻城锤使用的秦琼率领数十名唐军重甲骑士伴当一马当先,率先撞开了窦建德的10万计数的重步兵大阵。秦琼在晚年经常向同僚诉苦,说自己年轻时经常冲阵,身上流的血有几斛之多(唐朝一斛大概6万毫升,大约60升的血,考虑到一个人身上总计也就四至五升的血,这当然是一种夸张说法)。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秦琼冲阵其实是日常受伤的,他身上的盔甲只能保住他不死,不能保证他不受伤。

尉迟恭同理,这位猛将号称善于避槊,自豪自己从来没被马槊刺中过,但是这样闪避点到满的猛将也避不过弓箭。他在贞观十三年,因为被李世民怀疑谋反,故意袒露身躯,身上全是箭伤。像这种级别的冲阵将领,不一定有锁子甲内衬(毕竟初唐的锁子甲非常金贵,基本全部来源于西域进口,可能只有主将或者王室会有),如果只有扎甲,哪怕是系数1.1级别的将领级别扎甲,0度击穿甲缝薄弱处只需要66焦耳能量,30度击穿仅需76焦耳能量。如果内部软质武装衣能提供10焦耳级别防护,那这些日常率领精锐骑兵冲阵的骑将被70焦耳以上存能的箭头射到遍体鳞伤也就不出奇了。


又从太宗转战于汜水,麾戈陷阵,直出贼后,众披靡,复冲突而归。太宗大悦,命副乘以给道玄。
又从太宗赴贼,再入再出,飞矢乱下,箭如猬毛,猛气益厉,射人无不应弦而倒。
                                                                               ——《旧唐书.淮阳王李道玄列传》

以上是李世民的堂弟淮阳王李道玄在虎牢关的战例。我们可以发现,扎甲确实有一个相比于板甲的巨大缺陷,就是箭头可以将扎甲的接缝处击弯,从而“嵌”在扎甲上,如果箭头嵌多了,远远看过去好像一只刺猬。当然了,李道玄的甲应该质量非常好,而且可能有锁子甲或者非常厚的丝绸衬里,所以嵌在扎甲内的箭头无法对人体构成有效杀伤。但是普通的唐军骑士或者唐军步兵的扎甲显然没有那么强力。


诏副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总管。将行,宴内殿,帝曰:“古善射有穿七札者,卿试以五甲射焉。”
仁贵一发洞贯,帝大惊,更取坚甲赐之
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
军中歌日:“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九姓遂衰。
——《旧唐书.薛礼列传》

以及著名的薛仁贵一箭射穿5层皮甲以及三箭定天山的典故。说的是唐高宗听说薛仁贵善于射箭,在践行宴上让薛仁贵表演,薛仁贵将五层牛皮扎甲一箭穿个透心凉(这里的“甲”指的是皮甲,铁甲一般简称为“铠”),唐高宗大吃一惊,急忙为薛仁贵取来更好的甲胄为薛仁贵穿上。这就有了三箭定天山的表演——薛仁贵在镇压天山山脉的铁勒起义时,用三发连珠箭短时间射杀三名铁勒(同罗/仆固)骑士,让造反的同罗/仆固等部落大为震骇,遂原地投降。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骑射像。

骑枪比骑弓威力要大多少

这里借用 @醉西湖骑都尉 的一篇关于复现夹枪冲锋的论文,描述骑枪冲锋的威力。

注意,下图的骑枪冲锋动能是针对固定靶的,如果是双骑对冲,数据可能要更高(当然也要看骑枪杆能不能承受得住更高的动能而不会碎裂)——

测试的第一天,不使用欧式的骑枪架,使用标准的诺曼/大唐/中亚风格夹枪冲锋,把骑枪夹在腋窝直接开干。使用复原欧式高马镫,14XX年文艺复兴风格,施加的冲击功最高大概是232焦耳左右。普遍的冲击动能在120-170焦耳左右。

与大家想象的截然不同的是,常规的夹枪冲锋并不能带来远胜于弓箭的冲击功,普通的夹枪冲锋与强力骑射都只能提供一百多焦耳上下的能量。夹枪冲锋上限要更高一点,能超过200焦耳,但是并没有远远超过弓箭。

我们也可以看看唐朝的史料——

程知节,本名咬金,济州东阿人也。少骁勇,善用马槊。
......................
后依李密,署为内军骠骑。时密于军中简勇士尤异者八千人,隶四骠骑,分为左右以自卫,号为内军。自云:“此八千人可当百万。”知节既领其一,甚被恩遇。
..............................
世充来袭雄信营,密遣知节及裴行俨助之。行俨先驰赴敌,为流矢所中,坠于地。知节救之,杀数人,世充军披靡,乃抱行俨重骑而还。为世充骑所逐,刺槊洞过,知节回身捩折其槊,兼斩获追者,于是与行俨俱免。
                                                                                         ——《旧唐书.程知节列传》

说的是程咬金年轻时的传奇战例——抱着被箭射中受重伤的裴行俨(如果弓箭对重甲骑士真如 @遥想当年少年勇小号 所言般无用,我也搞不懂裴行俨这是怎么回事),两个人骑在一匹马上,被王世充麾下骑士使用马槊前后洞穿身体。程知节强忍剧痛,将马槊折断,反杀追击骑士,最终带着裴行俨跑路成功。

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战例,程知节抱着裴行俨骑马,战马速度一定很慢,但是仍然不是静止的。而追杀而来的郑军骑士是从后部用马槊将程知节整个从背后穿到前胸,这里面的相对速度是后部骑士的速度v1减去程知节的相对速度v2,带来的冲击功是要小于骑枪直接攻击静止目标的。估计也就勉强120焦耳上下。这样的动能都足以将隋末唐初时期的高级将领甲打个对穿,可见那个年代的甲胄质量委实不怎么样。


初,骠骑将军王怀文为唐军斥候,为世充所获,世充欲慰悦之,引置左右。壬寅,世充出右掖门,临洛水为陈,怀文忽引槊刺世充,世充衷甲,槊折不能入,左右猝出不意,皆愕眙不知所为。
怀文走趣唐军,至写口,追获,杀之。世充归,解去衷甲,袒示群臣曰:“怀文以槊刺我,卒不能伤,岂非天所命乎!”
                                                                                   ——《资治通鉴.武德四年》

当然也有反面案例,被王世充俘获的唐军斥候王怀文突然以槊刺杀王世充,结果被王世充的盔甲防御住,没有造成伤害。当然这是临时谋划的刺杀,事出突然,王怀文并没有足够的骑马加速时间,没有足够的相对速度。而王世充的盔甲质量又特别好,所以就没有造成伤害。


然后,老外眼瞅着复原的夹枪冲锋威力太拉了,上了大杀器!

欧佬的“大杀器”就是大名鼎鼎的骑枪架,专门配套板甲发明的夹枪冲锋大杀器。
骑枪架是这么用的,直接抵住骑枪的止枪环(也是只存在于14世纪以后欧佬骑枪上的组件,中国和中亚/西亚的马槊没有这玩意),然后靠板甲本身的形变硬怼对方盔甲。
上了止枪环和骑枪架之后,夹枪冲锋的威力上了一个档次,普遍都能到200焦耳以上,最高能到257焦耳。

没有骑枪架和止枪环,单纯腋窝夹枪硬怼,普遍动能在100-150焦耳左右,能超过150焦耳的很少;而上了骑枪架和止枪环,随随便便就能上200焦耳。看来欧佬在14世纪发明的这两个部件确实让夹枪冲锋的威力上了一个档次。

之后洋人做了总结,配合骑枪架(arret)和止枪环,骑枪刺击固定目标(可以等同于步兵)普遍能到200焦耳以上,个别时候甚至能超过250焦耳。300焦耳理论上是可以达成的,但是实际上到了这个量级骑枪杆往往会碎裂,所以实际上达不到。洋人还说最强力的弓大概在100焦耳左右(实际上不止,不过差距不大)。

所以,

如果是板甲时代,有骑枪架和止枪环的骑枪,大概冲击动能可以到最强力弓箭的2倍左右;

如果是前板甲时代,没有骑枪架和止枪环,夹枪冲锋和强力弓箭威力差距不大,夹枪冲锋威力略大,但不会达到2倍差距。如果是双手持槊,威力相比于骑弓优势不明显;如果是希腊/罗马式的单手向下戳刺,威力大概率不如骑射。

罗马骑兵惯用的单手斜向下戳刺,威力拉的一笔,尚不如骑弓,攻击距离也远短。4世纪开始罗马骑兵的双手持枪术一般认为是从潘诺尼亚草原以及黑海的斯基泰人(比如生活在今天匈牙利的伊兹格斯部落以及乌克兰西部的罗科索拉尼部落)或者哥特人处习得。

最强力的骑枪长什么样

最迟到东汉末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马槊——

画师松石郎,《长坂坡》。张飞的槊大概是一丈八尺,按照东汉度量衡,大概4.3米不到。中国的槊和中亚斯基泰人的“康托斯”区别很小,3.5-4米出头是“康托斯”的标准长度。

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更长的槊,这些武器一般属于传奇英雄——

车驾幸乐游苑,侃预宴。时少府奏新造两刃槊成,长二丈四尺,围一尺三寸。帝因赐侃河南国紫骝令试之。侃执槊上马,左右击刺,特尽其妙。观者登树。帝曰:“此树必为侍中折矣。”俄而果折,因号此槊为折树槊
                                                                                               ——《南史.羊侃列传》

说的是南朝的猛将羊侃是一员2米左右的壮汉,他在年轻时期曾经在北魏做将军。由于这位猛将是一名“皇汉”,所以到了中年“弃暗投明”南朝。南朝为了迎接羊侃,特意为他打造了一柄两丈四尺的传奇马槊,南朝度量衡一丈是2.45米,两丈四尺就是5.88米,这是有记载的中国最长的马槊(由此可见 @遥想当年少年勇小号 所谓的唐军人均6米多马槊说法的可笑程度)。

5米以上的中亚/波斯“康托斯”同样非常非常罕见,一般都属于某位传奇波斯/中亚斯基泰武士。羊侃的折树槊直径大概是10厘米出头,差不多碗口粗细,大概和《西游记》中的常态金箍棒粗细。想把这玩意“槊如轮转,击刺如飞”,可见羊侃的武力值。

一名晚期罗马(大概4-5世纪)的重骑兵,使用的“康托斯”骑枪是从东欧的斯基泰人处引入。

南朝有非常强力的马槊,北朝亦然。或者说,要论玩马槊,北朝才是更强的那个,毕竟南朝马槊高手都是逃离北朝的“归化人”。

北魏早期有一名王子就以极其巨大的马槊闻名,就是北魏早期的陈留公/桓王拓跋虔(?-公元396年),这位爷大概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时代的人。那个年代北魏还没有击败南部的燕国入主中原,离孝文帝汉化更还有100多年时间,还处于非常非常蛮荒的状态,我们可以从下文中看出这位蛮族王子的武德。

拓跋虔武力绝伦,每以常槊细短,大作之犹患其轻,复缀铃于刃下。其弓力倍加常人。以其殊异于世,代京武库常存而志之。
虔常临阵,以槊刺人,遂贯而高举。又尝以一手顿槊于地,驰马伪退,敌人争取,引不能出。虔引弓射之,一箭杀二三人,摇槊之徒亡魂而散。徐乃令人取槊而去。每从征讨,常先登陷阵,勇冠当时,敌无众寡,莫敢抗其前者。
                                                                                   ——《北史.陈留王拓跋虔列传》
韩国电影《安市城》中的李世民麾下名将,突厥王子阿史那.社尔在一堆棒子中开无双,随随便便虐杀一堆高句丽具装骑兵。史料并没有提及阿史那.社尔善于舞槊,但是电影中社尔喜欢用槊把高句丽武士戳起来观赏,这种习惯倒是与蛮族王子拓跋虔很类似。棒子应该是见识过鲜卑人的怪力和武德的,尤为印象深刻

拓跋虔的传奇战例是将自己的巨槊猛掷于地,然后等敌国武士来取,结果几名敌国武士一起上都根本拔不动,反而成为了拓跋虔箭下的活靶子。拓跋虔使用的战弓极其强力,估计至少上百磅甚至150磅或者200磅以上,一箭就将一齐取槊的几名敌国武士一下子串成了肉串。

美国猛男Chief AJ的200磅级威尔士长弓。拓跋虔的弓可能和这个类似。拓跋虔并不是家族里最擅长开硬弓的,时人有云“卫王弓,桓王槊”。拓跋家族早期世出猛男,陈留公/桓王拓跋虔的兄弟九原公/卫王拓跋仪(?-公元409年)就以开极强力的弓闻名。

无独有偶,在《隋唐嘉话》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秦武卫勇力绝人,其所将枪踰越常制
初从太宗围王充于洛阳,驰马顿之城下而去,城中数十人,共拔不能动,叔宝复驰马举之以还

说的是秦琼的巨槊比普通骑士的槊要大出很多,在围困王世充于洛阳城下时,秦琼复刻了拓跋虔的传奇战例——将巨槊猛地扎在地上,结果郑军的武士根本拔不动。秦琼之后骑着马单骑将马槊拔出,在郑军一片哗然中回归唐军大阵。

正史中的初唐第一猛将秦叔宝,这位壮汉的武力值非常离谱,有一杆非常巨大的马槊,号称隋末唐初单挑无敌。

值得一提的是,早期马槊并没有专精于破甲——

东汉末期、三国到南北朝的马槊一般是双刃,像剑一样,这种马槊一般破甲能力比较差。主要还是以双刃切割无甲或者轻甲对手,刺杀能力只是顺带的。我们从这些古马槊头也可以看出,这种双刃剑型马槊其实碰撞到硬物后相对容易受到弯折。
画师松石郎,《陈庆之》。魏晋南北朝时代是封建骑士的时代,类似于欧洲高中世纪(11世纪-14世纪中叶),那个年代中国的披甲率应该不高,尤其是征用农奴参战的步兵,披甲率很低,所以马槊只要专精于切割虐菜就可以,突刺具装骑兵并不是南北朝时期马槊的主要目的。

中国的马槊枪杆也很值得一说,在那个年代应该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没有之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使用积竹木柲作为戈杆,这种戈/枪杆兼具质量轻,有弹性,不易折断等优点。

除中国以外的国家很难发展出积竹木柲这种奢侈的复合材料枪杆的,因为国外没有中国那么多竹子,更不用说积竹木柲还要用到丝绸和大漆,后两种基本就是中国的独门材料。

枪杆的材料甚至能决定骑兵的强弱。比如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前427年-前355年)就提到,之所以波斯人的骑兵比希腊人更强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波斯骑兵的骑枪使用茱萸木,而希腊人只能使用质量很差的白蜡木作为枪杆。如果波斯人或者希腊人见识到中国人的复合材料——积竹木柲,怕是要惊呼神迹了。

亚历山大大帝的“赛斯顿”骑枪,长3.8米左右。之所以马其顿人能做出那么长的骑枪,主要就是因为马其顿人也使用了茱萸木作为枪杆。

不过么,哪怕是积竹木柲,相比于后世的骑枪材料,仍然是不够强。

在说枪杆材料之前,还是先说说枪头——

左边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槊,右侧是唐朝的槊。我们可以看出很明显的特点,是唐军的槊枪头更短,更短的枪头是牺牲对轻甲步兵的切割能力,从而换取更好的破甲能力。我们也可以发现唐帝国崛起后,尤其是安史之乱之后,由于对手的披甲率大规模提高,唐军的武器不得不往破甲方面做优化。

除了小巧的枪头,从双刃剑改成三棱锥或者四棱锥形枪头同样是利于破甲的——

晚唐时期开始出现的三棱锥形马槊枪头,这种枪头同样是弱化了切割能力,专精于破甲。

然后是比积竹木柲更强的马槊枪杆材料——浑铁!

枪折马毙,公挥短刀步战,犹力杀数十人,至死不仆。
初公与予论马槊,谓马上槊犹马上箭对镫(注:用骑弓和骑枪侧击敌人)抹楸(注:回马箭或者回马枪)乃可发枪,若分骔(指骑射正对面敌人或者夹枪对撞)者全持马力,倘敌马力强,能折人枪,故马槊以浑铁为贵
公之死,卒以围合敌众,抢力不及,而贼马又强。皆如其所论云。
                                                                                    ——《石敬岩传》明朝末年

这位老哥是江南少有的武士,苏州常熟人,擅长骑射和马槊(对于永嘉之乱,尤其是靖康之乱后日渐温柔乡化的江南吴地,这样的武士很罕见),最终在崇祯八年对抗张献忠的战争中战死。

石敬岩就提到,在正面夹枪对撞中,产生的力道很容易让枪杆崩裂(因为是夹枪对撞,很容易在撞击中产生超过300焦耳的动能),所以马槊最好是通体使用浑铁,这样可以避免马槊折断。

中国使用铁枪的习惯是从晚唐乃至五代十国开始的,比如大名鼎鼎的五代名将——铁枪王彦章(公元863年-923年)——

为人骁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他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枪
                                                                                      ——《新五代史·王彦章传》

因为纯的浑铁枪比较笨重,因此中国古人别出心裁,将积竹木柲的胎心换成铁芯,然后外部覆以竹片、生丝、麻布、大漆。这就是更强的积竹铁柲

比如明朝史料中的“铁心长枪”,指的就是骑兵使用的积竹铁柲。

值得一提的是,浑铁枪也并不是中国独有的,自马穆鲁克时代以后,西亚那些突厥人也热衷于使用浑铁枪,尤其是奥斯曼土耳其——

比如这根奥斯曼土耳其的浑铁枪Mızrak,就属于一名16世纪后半叶(大概嘉靖末年、隆庆年间到万历初年)的卡皮库鲁西帕希(奥斯曼的禁卫骑士)。

欧洲的骑枪,相比于中国和中亚/西亚风格一脉相承的康托斯/马槊以及浑铁枪/Mızrak,风格区别比较大——

左边是中国/中亚/西亚的骑枪,右边是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的骑枪。我们可以发现文艺复兴后欧洲的骑枪要大出一圈,而且前细后粗,而且还有护手,东方的骑枪就是光秃秃的杆子加枪头。

早期的欧洲骑枪与东方的骑枪也没有什么区别——

12-13世纪的十字军,他们所持的骑枪相比于亚洲的骑枪从形制上区别很小。
13世纪中叶圣殿骑士的冲锋,他们的骑枪比起亚洲,尤其是东亚的浑铁枪,技术水平和破甲能力都是不如的。

我们所熟知的那种欧洲重型骑枪主要是14世纪末,特别是15世纪文艺复兴盛期用于击穿板甲的特殊超重型骑枪——

波兰画家1878年的画作,也是波兰国宝,描述的是波兰的立国之战——公元1415年的格伦瓦尔德会战。此战是欧洲中世纪最大规模的几场会战之一,双方总的参战人数加起来估计在4万-5万上下。此战中波兰重创了条顿骑士团,自此基本解除了条顿骑士团对波兰的威胁。
注意这位波兰贵族骑士——“黑衣”扎维萨。板甲时代的欧洲重型骑枪之所以要做成前细后粗的风格,就是减少在对撞中骑枪崩断的可能性。

贵族骑士比武用的骑枪则更加夸张——

相比于挂在骑枪架上的实战骑枪,板甲盛期(15世纪-16世纪中叶)的比武骑枪完全舍弃了骑枪的灵活性,将粗大的木制骑枪直接固定在右肩处。这个骑枪和盔甲是一体的。
板甲盛期欧佬比武使用的比武骑枪,可见这玩意有多么重型。
2001年希斯.莱杰主演的好莱坞电影《骑士传奇》中描述的15世纪法国骑士比武就非常写实。一般欧洲的骑士比武的重头戏是骑枪对冲,驰道中间用护栏分隔开,然后两名重甲骑士互相对冲,看谁把谁先冲下马。我们也可以看出15世纪法国骑士的比武骑枪的体量。

这些比武骑枪都是特制的,一般特别容易崩裂,有的时候崩裂后还会飞出彩带,以便裁判员判断是哪位骑士优先击中对手。

以骑枪的威力而言,欧洲板甲时代的超重型骑枪基本达到了骑枪威力的极限,对撞时如果没有崩裂,可以产生300焦耳以上级别的能量,甚至能达到重磅战弓威力的3倍左右。

不过么,骑枪的上限也就到此为止了,板甲的进一步加强(虽然板甲进一步加强初衷是为了防御早期火器)彻底淘汰了无脑增加体量的骑枪。大概到16世纪末,也就是明朝万历年间,骑枪已经成为一件可有可无的武器——

16世纪末到17世纪早期的3/4超重型板甲,这种板甲甚至可以防御早期火器,这玩意大概需要600焦耳以上的骑枪动能才能勉强打穿,这样的防御对于顶多300-400焦耳的重型骑枪完全超标了。

当然了, @遥想当年少年勇小号 的3万多焦耳的夹枪冲锋大唐超人,那压根不遵循地球的物理定律,大唐骑士一发怒一跺脚,把霉弟的航空母舰都戳穿了,小小日耳曼板甲野人那还不是随意拿捏(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骑射到底威力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