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提亚驿程志:东方希腊人的国际站队选择
冷炮历史2020-04-20 08:05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元年前后,《帕提亚驿程志》传入西方,成为罗马帝国的东方学启蒙资料。虽然相比很多后世的游记或地理著作,这本小册子的知名度非常有限,却在当时扮演着举足轻重作用。我们也可以透过内容选择和作者信息,挖掘到一段早已尘封的国际外交策略。
伊西多尔的故乡 沙哈克斯城
通常而言,《帕提亚驿程志》的作者被认为是生活在公元1世纪前后的伊西多尔。但他的复杂身份,既是作品内容的可靠性保障,也是让人怀疑其原始用意的根源。因为虽然是个希腊人,但伊西多尔更是不折不扣的帕提亚帝国臣民。他的家乡沙哈克斯城,远在两河下游的波斯湾沿岸,距离传统的希腊-罗马世界距离遥远。但作为希腊化世界的一部分,依然在蛮族大王的麾下保有许多特权,甚至是小国查拉塞尼的核心所在。直到公元3世纪的彻底衰退奖降临,那里都是仅次于埃及亚历山大的世界第二大贸易口岸。
帕提亚帝国在崛起过程中 攻打或降服了大量希腊城市
由于帕提亚统治者是从北方南下的游牧后裔,所以对治理广袤地盘没有太多经验。就只能通过军事征服、和平收买和分享特权等方式,才成功在两河流域到中亚西部之间圈定住稳固地盘。伊西多尔的家乡,就是帝国麾下的最大希腊特区。在东西方陆上贸易被他人控制的前提下,继续依靠海运维持自身繁荣。但由于大片阿拉伯沙漠地形的存在,使得相当比例的货物依然要走内陆的帕提亚控制区,才能联通地中海世界。因此,无论该地的最高统治者源自何处,大部分城市居民都倾向于亲善罗马。这在《帕提亚驿程志》的具体内容中,隐藏的并不算深。
波斯湾的希腊化城市 主要依靠海运赚取贸易收入
在整本小册子中,伊西多尔将全部旅程的起点,都设定为叙利亚的安条克城。那里既是前塞琉古帝国的都城,也是罗马征服后的行省首府。此类安排无疑符合沙哈克斯居民的身份认同,并展现出期望罗马人来执牛耳的政治诉求。当然,《帕提亚驿程志》也根据实际情况,对去往东方的线路做了明确区分。
《帕提亚驿程志》对当时的东西方交通有较为完整阐述
其中,较短的南路就是从安条克城向东,再沿底格里斯河南下。终点就是伊西多尔的家乡沙哈克斯。虽然来自地中海的商团,还需要经漫长海路才能抵达印度河流域,但全书对于这段关键并无任何描述。考虑到波斯湾的大宗贸易都出自该处,作者本人不可能对其没有了解。这里的略去不表,显然就是为保护群体利益而必然采取的隐瞒措施。但出于商路通畅的可观需求,依然将波斯湾至叙利亚之间的快捷路线全盘托出。大有希望罗马军团沿底格里斯河南下的冲动。
叙利亚首府安条克 是所有旅程的起点
但《帕提亚驿程志》的更多篇幅,都被用于描述与波斯湾无关的北方陆上线路。依然是以安条克为全程起点,分别给出2条可以顺利通过两河流域北部的快速通道。既可以直接向东,通过亚美尼亚山区边缘的阿帕米亚城。也能先顺着水路到底格里斯河畔的塞留西亚,再迂回来到北方的米底地区,顺着游牧大道向东进入中亚。此后,两条分叉便合二为一,追随当年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军队脚步,去往阿富汗西部的阿里亚或阿拉霍西亚省。前者可以让商团转向东北的河中,后者也能让来客触及传统的大印度文化圈。这样的安排虽然合理,却又在很大程度上显得有些诡异。
东西方贸易在大部分时间里 以北方的陆路为主
首先,丝绸之路的主干道始终是在北部。直到中世纪时代,这样的格局都不曾因船舶技术进步而有所松动。这是因为海运始终具有更高风险,也不利于商人们沿途在各站完成多次倒手。所以,即便是熟练运用西洋海船的奥斯曼帝国,都免不了要为联通中亚而不断出兵波斯。伊西多尔在自己著作中的格局安排,也符合这样的既成事实。
丝绸之路北道 也是罗马与帕提亚军事冲突的频发区域
其次,丝绸之路的陆上部分,同样是古往今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商团不断摸索的成熟线路,往往意味着两侧分布着完整的后勤供给体系,包括储备有财物和生活必需品的城镇、必不可少的沙漠水源,乃至敌国的区域统治核心。截止此书完成的公元前26年,罗马军队已两次尝试从这里攻打帕提亚帝国。包括克拉苏殒命的卡莱之战,以及让安东尼饮恨米底的失败东征。但罗马人的这些军事失败,并非自身战力不足,而主要由不熟悉本地情况所致。也就是说,安东尼远征的距离更远,就是建立在克拉苏为其积累的经验之上。《帕提亚驿程志》的最直观价值,也是在顺着这个逻辑在向前推进。
克拉苏等人的失败 就源自对地方情况不理解
最后,伊西多尔的目的若只是希望将更多贸易份额引到家乡,就势必将南方线路做更完整描述。通过埋在字里行间的伏笔,体现出海运对路上通道的巨大优势。但他却选择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就有故意将罗马军队吸引去北方之嫌。
一度逃亡罗马的 提里达特二世
此时的帕提亚帝国,正巧处于提里达特二世与弗拉提斯四世的内斗之中。前者一度因失败而逃亡叙利亚,并在罗马境内策动过大规模反扑。后者则逃到东方,从边境的斯基泰部族中招募了反攻大军。这样的一来一去,让帝国集中抵御罗马威胁的能力将至历史最低,也给那些不满帕提亚蛮族统治的东方希腊人以微弱希望。
借助斯基泰骑兵复国的 弗拉提斯四世
作为掌握相当东方学材料的知识分子,伊西多尔无疑可谓借罗马之手,摧毁那些压在家乡头上的蛮族首领。再从纯军事角度分析,帕提亚部队的铁打主力,是那些集中在米底和帕提亚两省的封地骑士。负责两河流域的城市守备队,则大都意志动摇,不被帝国君主所充分信任。即便是幼发拉底河以东的埃兰和波西斯,也经常游离于帝国核心体系。所以,当罗马军团在北线获得胜利,战争的结局就将被大致定型。即便双方因胜负各半而形成对峙,波斯湾地区也会因免遭战火涂炭而吸纳到更多发展机会。
帕提亚帝国的军事精英 也大都来自北方沿线
然而,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帕提亚驿程志》的确引起了罗马皇帝屋大维的浓厚兴趣,但却因为一些其他因素而没有获得预想效果。因为相比叙利亚以东的广袤世界,奥古斯都无疑更重视欧洲前线。以便在莱茵河与多瑙河的北岸,同时面对日耳曼、达契亚、色雷斯和萨尔玛提亚这四大集团。加上埃及遭吞并,也使罗马准备沿着前托勒密王朝路线,开拓能直接绕开西亚的红海航运。相比大规模的东征行动,派往阿拉伯半岛的探险队无疑更节约经费。因此,帝国前期的数位君主都对贸然开战没有兴趣。
当时的罗马军队 正忙于在北方各处激战
最终,在伊西多尔去世的100多年后,才有图拉真皇帝对帕提亚人实施总攻。不过,罗马军队仅仅从北线控制了美索不达米亚,就急不可耐的沿阿拉伯河抵达查拉塞尼。虽然军团士兵在曾受到沙哈克斯居民的热烈欢迎,却将远征的前沿止步于埃兰。等到新的哈德良皇帝临时继位,就将派驻东方的军队全部撤回。当地人只能继续坚持数年的对罗马忠臣,便迫于现实的重回帕提亚麾下。这恐怕也是伊西多尔在撰写《帕提亚驿程志》时,所希望极力避免的糟糕状况。
图拉真东征 只部分实现了东方希腊人的理想
可悲的是,最后终结帕提亚帝国的波斯萨珊王朝,对查拉塞尼的破坏远胜前朝。在开国君主阿尔希达找旧宗主决战前,就出于经济需要而攻打和破坏了波斯湾沿岸。加上阿拉伯河的自然改道,让沙哈克斯不再能作为重要港口,整片地区的衰退也就不可避免。
事实上,整座城市的繁荣,本质上是利用了东西方世界的相互隔绝对立。一旦双方的力量平衡发生变化,这种畸形繁荣的现状就不可能长期维持。在伊西多尔这类人看来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也很难为历史所永远留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帕提亚驿程志:东方希腊人的国际站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