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廉之战:葡萄牙佣兵团的缅甸海岸代表作
冷炮历史2020-04-21 08:05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代伊始,随着大量欧洲来客闯入,亚洲各地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剧烈影响。许多有识之士都迅速捡起了西洋技术,为麾下士兵配备了更好装备。然而,器物层面的革新,并不意味着就能马上培养出同对方相等的战力。发生在1605年的沙廉之战,无疑是作为对比的最佳参照物。
整个缅甸都因历史问题而容易陷入纷乱
此时的缅甸内陆,依然因战乱而四分五裂。但沙廉无疑是最为特殊的地方,其在战前的基本格局源自大航海时代本身。虽然在名义上为西部的阿拉干国王所占领,却在实际上成为佣兵队长菲利普的私人王国。他由最初的3艘小船和50名雇佣军起家,迅速博得了对方君主新任,并荣升本地的封建领主。但野心膨胀很快让他决定自立门户,转而向远在果阿的印度总督效忠。这不仅打破了他对阿拉干国王的效忠誓言,也为自己惹来了战争灾祸。
菲利普的领主地位 首先源自阿拉干国王册封
作为阿拉干历史上的著名统治者,时任国王的明耶娑基执对西方武器印象深刻。除了招募少量葡萄牙人为自己作战,也依靠对方为自己打造了许多欧式枪炮和小型战船。虽然此类武器在西方仅仅是巡逻队水准,放在江河水网密布的缅甸却是不可多得的作战利器。阿拉干军队也是依靠这轮升级,成功的在东吁王朝和孟加拉穆斯林之间周旋,成为控制大片领地的区域小强。对于菲利普的册封,则是他东进控制更多海岸的既定方针。倘若纵容对方轻易脱离,无疑会对个人权势造成破坏性影响。
盛极一时的阿拉干君主 明耶娑基
考虑到沙廉的葡萄牙人已稍稍扩充了佣兵数量,明耶娑基本想联合中缅店的内陆势力,对逆臣进行海路夹击。但原本要走水路抄近道的外交船队,却在内格雷角被葡萄牙船只拦截。于是就只能完全依靠自己,并派自己的儿子和其他 2位王子去共同领兵。全军包括约4000多名战士,准备从水路直接靠近沙廉。除了用100艘本土小船搭载主力,还有10艘加利奥特船和5艘福斯塔战舰作为护航部队。这些都是仿造西方样式建造的船只,连武器也同样源于进口。
缅甸沿海的本地船舶 也大量使用西洋风帆
相比之下,沙廉的菲利普麾下只能出动3艘加利奥特和4艘福斯塔,并可以获得数量同样不多的小艇支援。在指挥官雷戈-皮涅罗的率领下,再次埋伏在重要的交通十字路口–内格雷角。这样就可以利用地形掩护,让阿拉干舰队在遭攻击前都不清楚自己存在。但对于究竟能够突袭获胜,雷戈和他的部下们也都心里没底。
阿拉干舰队的东征路线
这年1月22日,抵达埋伏阵位的葡萄牙人发现,有数个风帆出现在海平面上。那是10艘作为先头部队的阿拉干西式帆船。由于采用全套的欧式风帆,使得这些船在速度上明显优于本地战舰。若非船员刻意减速,很容易在两者之间拉开较大空档。首先抵达关键位置的这批阿拉干人,无疑就是属于此种情况。然而,一旦意识到岸边停有敌舰,就立刻按标准操作降下风帆,转而以短距爆发力极强的两排划桨推进。但在他们完成集体转向前,雷戈率领的葡萄牙舰队以抢先从弱侧逼近过来。
双方的主力都是 利奥特船和福斯塔船
在随之而来的混战中,参战双方的舰船、武器都几乎完全一致。但亡命之徒出生的雇佣军们,还是比来自地方村舍的征召壮丁善战。许多人先前就在印度、南洋群岛或泰国服役,至少遭遇过2种以上的不同文明对手。阿拉干人则往往自恃有制海权优势,以不对称战略威逼周围强邻。所以就很难适应同等级别的水面对抗,迅速为不足200人的葡萄牙佣兵全歼。手里的船只被依次占据,大部分武器也落入对方之手。那些远远落在后头的主力,却根本不清楚前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加利奥特船之间的交战
随后,雷戈又下令所有船只回到原先位置上,准备继续埋伏第二批阿拉干舰队。但由于没有获得前一批战舰回复,阿拉干王子也不免对即将遭遇的事情有所警觉。他命令超过百艘的舰队全部抱团,组成彼此平行的2个分队,以便在遇敌后立刻制造出阵列宽度优势。
在缅甸海岸航行的葡萄牙小船
次日,当如此庞大的阿拉干舰队驶过内格雷角,果然给葡萄牙人以巨大震撼。雷戈因担心己方数量太少,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于是主动下达了撤退命令。10艘被占据的地方舰船,也连同上面的武器和补给品一同被带回沙廉。由于拥有快高速度,让他们在抵达基地后又多出数日准备下一场战斗。
阿拉干的贵族或军官 也喜欢以西洋船为座舰
1605年1月28日,由王子率领的阿拉干主力才终于看到沙廉。整个船队随即又兵分两路,让部分船只跑去封锁海港的出入口。余下人马沿着河水逆流而上,从另一个方向形成合围态度。雷戈则率领扩编后的舰队,在大海与河口之间拼死阻击。由于双方的小船完全拥挤到一块,使得整个场面异常混乱。在枪炮射击之余,还能以投掷火药桶的方式直接摧毁单舰战力。又因为双方的船只样式完全类同,让很多后来加入战局的阿拉干水兵迷失目标,朝着友军船只射击。加上沙廉城头的岸防火力支持,让战斗迅速陷入僵局。
阿拉干舰队的火炮 也完全依靠传入的小口径类型
阿拉干王子一直乘坐自己的那艘加利奥特船观战,并在发现局势不妙后就立刻下令后撤。但随即又以重组的舰队再次杀回,企图将整片锚地控制下来。但他们从未发展出大型船舶和重炮技术,也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眼前的问题。再次尝试很快就演变为无可奈何的二次后退。等到王子亲率全军做第三次尝试,也就意味着舰队连一个能纵览全局的指挥中枢也因此丧失。恰逢有2艘来自南方的葡萄牙小船靠近沙廉,就在极度紊乱的阿拉干人之间引发巨大恐慌。许多受伤的小船夺路而逃,将边上友军的队列装乱,也造成前方部队的后路截断。以至于王子本人的座舰只得逆流而上,连同部分为之保驾护航的战船一起,被彻底困死在远离出海口的内河位置。
阿拉干人因巨大混乱而分头跑路
次日,菲利普下令数量已超过20艘的舰队追击,很快就赶上了数量依然庞大的阿拉干残部。失去斗志的缅甸海民,在最后的抵抗中一触即溃,任由王子本人被蛮族佣兵们拖拽下船。整场沙廉之战,便以进攻者的全面失败而告终。除了抓获重要的俘虏,葡萄牙人还从战场各地找到了600艘弃船、1000支被丢下的火枪和更多用于支撑围攻的粮秣弹药。许多逃入附近森林的溃兵,也因人生地不熟而很快选择返回投降。
位置险要的沙廉港 从此进入短暂的独立期
消息传回阿拉干,不可一世的明耶娑基只能选择与菲利普求和。为了能顺利换回自己的接班人,而被迫承认对方拥有独立地位。后者的声望,也迅速在整个孟加拉湾与安达曼海传播开来。显然,这位缅甸西海岸的强力统治者也意识到,更新武器并不意味着士兵战力的同步大涨。出于本能的害怕,他开始计划清理国境以西的其他葡萄牙据点,并引起更大规模报复。整个王国则迅速失去了最可靠外援,并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恢复到原先水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沙廉之战:葡萄牙佣兵团的缅甸海岸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