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盔难题:揭秘汉朝军事制度的正确打开方式
冷炮历史2020-05-22 14:17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头盔突然成为很多地方的热议话题。然而,自从发明诞生起来,头盔就始终和个人防护问题息息相关。也因此被长期当做必要装备,存在于各世界文明的古代士兵头上。普及率不仅高于盔甲,甚至超过了制造更加简便的盾牌。
但在遥远的东亚大陆,却有汉帝国这种不被重视头盔装备的存在。哪怕坐拥整个地区的大部分资源,也不以充足财力为士兵的脑袋加盖。隐藏在整件事情背后的逻辑,也值得我们为之深思一番。
各类出土兵俑 是了解汉军武备的最直观手法
要了解汉朝军队的头盔装备情况,最直接的方法便是去看那些出土兵佣。至少在王朝鼎力的初期,先后落成了咸阳的杨家湾汉墓、徐州狮子山的楚王墓和汉景帝的阳陵。
其中,杨家湾汉墓主要汉高祖的陪葬陵,长眠着名臣周勃和周亚夫。内部的兵俑形象,应是他们生前指挥过的地方郡国兵。因此,士兵装备看上去比较勉强,尤其是头部格外寒碜。不论其人是否有资格穿戴铠甲,都没人佩戴头盔。只有用皮或布制成的武弁作为简单替代。不要说抵御敌军的刀劈斧砍,就是应付远程的箭矢都很吃力。但这样的“巨大漏洞”,也符合他们的军中最低等级角色。
杨家湾汉墓中的兵俑 就基本没人佩戴头盔
至于徐州狮子山的楚王墓,则代表了地方王国的军事力量。其规模非常庞大,总计6大俑坑和足足5000多个兵俑。更为难得的是,身上的装备风格比较多样,出现有不明材质的头盔。然而,总体数量非常有限,连全军的10%比例都没有达到。甚至还有21%的兵丁,连象征性的武弁都没有配搭。
最后是象征天子威严的汉景帝陵。整个墓区占地20平方公里,陪葬的兵俑自然也要更加高级。全都在木质身躯的之外,穿着衣服并佩戴盔甲兵器。连每条胳膊都能单独拆卸,和后世宅男们的高级手办没太大差别。只可惜,我们同样可以在帝陵中发现众多无盔批甲俑。也就是说,虽然贵为精锐的皇帝卫队,也不是人人都在穿盔甲至于还能拥有头盔。
汉初的兵俑非常写实 具备极高的参考价值
《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也透露出汉军的装备比例问题
当然,光靠兵俑还不足以全面说明问题。但许多枯燥却细致的简牍记录,也能为我们提供非常详实的库存依据。
在尹湾汉墓中出土的《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就是附近某个武器库的账本。其中记录的成套铠甲总计有20多万套,相关的铁甲零件也储存了58万个。但与如此庞大的铠甲存量相比,全部的头盔相加也仅有9.8万余顶,可见普及度要大大逊色于铠甲。
许多证据表明 大部分汉朝士兵都没有配备头盔
当然,凡事总有例外。那些部署在临战区域的边军,就会在装备情况上就好一些。如《居延新简》中有记录,5名边军将士皆披甲戴盔。同时代的另一份简文也显示,300名边军戍卒均拥有头盔,甚至连其中的100名轻装弩手也同样会佩戴。只是碍于样本相对较小,无法为更加宏大的模型提供数据,但只言片语中的信息,还是能反映一些现实情况。
我们不难通过以上这些零星的证据发现,汉军固然有装备头盔,但比例与推广面积都不容乐观。在没有办法两全其美的情况下,宁可优先保证铠甲也不重视头盔问题。尤其在占全军比例最高的郡国中,缺少头盔的情况十分严重。更为精锐的贵族卫队或边军,才会保障少量头盔的使用。
汉朝的少量头盔 主要用于部分精锐与边区部队
汉景帝阳陵内的甲俑 可以看到有无盔和有盔两种
为了解释诺大的汉帝国不给士兵配齐头盔问题,许多人从不同角度给出过各类答案。毕竟,东海武库的账面上有几十万其他武器,若说财力不足就很难让人信服。于是,2种制度论因素便经经常被推出来。其一就是源自先秦时代的见天子免胄礼仪,要求将士们光着脑袋接受最高权力者接。其二则是发型因素,让头盔给佩戴者以糟糕的个人体验。
但只要稍作分析,就知道这些制度论解释纯属无稽之谈。例如仅在汉景帝的阳陵兵俑中,就有部分配有头盔。徐州狮子山的楚王墓,主人并非至高天子,兵俑的头盔比例反而更低。这种前后矛盾的做法,显然不符合所谓的免冠礼仪。其次,许多汉朝头盔并非整体铸造或锻打的连体样式。通过拼凑甲片,可以在顶部留有一定空间。对于佩戴者的发髻来说,是非常合理的人性化设计。所以,发型同样不是汉军很少用头盔的主要原因。
发髻并不能成为汉军缺乏头盔的理由
因此,我们还是要从其他方面入手,才能理解汉军的不爱头盔原因。首先是那个年代的征召制兵制度,让王朝军队有用超过数量级的在编人员。所以,大部分青年在长到23岁后可能被抽调去中央军或边境中服役1年。然后再回到家乡,在本地的郡国部队中服役1年。期间,只有边区边军戍卒才需要时刻提防战争威胁。地方部队只需要每年秋季的参加考核性操练,余下时间都只需要进行一些维护秩序的看家护院工作。
也就是说,大部分汉军士兵接受的训练较少,承担的指责也非常有限。而古人往往不乐于为这些“炮灰”部队提供太好的装备,其成员也没有必要的训练去适应全副武装所带来的负重与闷热难题。参考位于欧亚大陆另一端的罗马军团,同样在帝国后期因士兵训练程度下降而减少使用头盔。但军团和士兵的总数却随着战斗力递减而反向提升,最后就培养出大批仅能执行治安任务的戍卫部队。汉朝的情况无疑与之类似,只不过在进程的开启时间上“领先数百年”!
汉朝军制与生产体系 决定了头盔永远能被少数人拥有
其次,早期的整体式头盔实际上在公元前10-8世纪左右,就已经通过北方草原线路抵达远东。在一些西周诸侯的墓葬中,考古学家都能找到类似斯基泰骑兵风格的库班式头盔。
但随着春秋-战国时代的来临,这些只属于少数精英的装备就不见踪影。之后的先秦列强军队,直到秦始皇的时代都没有再尝试大范围进行普及。主要原因就在于军队规模扩充太大,完全超过了当时技术条件所允许的生产水准。官营化的作坊,将主要精力都投入量产方便的低端设备,完全没精力涉及复杂度较高的头盔制造。所以,当20世纪的考古学家打开秦始皇的陪葬兵马俑坑,也惊讶于堂堂暴秦的雄师竟没有多少人能佩戴头盔。
西周到春秋早期 部分诸侯军中就存在整体式头盔
兵马俑表明 大部分秦军就没有佩戴头盔
继承秦制精髓的汉朝,同样喜欢以各种手段将大量人口塞入军队。除了需要为对外扩张提供源源不断的士兵储备,也能以军事化管理措施对整个社会实施有效控制。他们所继承的军工生产体系,也只能为海量炮灰提供最基本的武器。
所以,就只能让多数大头兵的脑袋无法获得头盔保护。唯有少数的铁杆精锐或驻扎在冲突前沿的边军部队,深知没有头盔的可怕结果。后人也往往能从他们身上发现此类装备。而那些永远留在内地或只在短时间里外调的同行,就这些“高大上武备”是无福消受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头盔难题:揭秘汉朝军事制度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