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长城:为扼杀蒙古帝国而建的金国界壕
冷炮历史2020-07-20 09:45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冷炮历史】
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著名的万里长城从不固定的游牧政权分界线。至少在最为显眼的明长城以北数百公里,还存在着金国人的女真长城。这段防御工事东起呼伦贝尔草原,西至阴山以南的河套平原,合计长达5500多公里。涉及1500公里的周边地区,并有前后3道防线设置。
女真长城的段落分布图
由于在金国文献中被叫做界壕,且沿途的很多遗迹难以被肉眼迅速发现。这段女真长城的规模和威严,往往容易被读者所忽视。但正是出身白山黑水的游猎民族后裔,因失去了先祖的彪悍和弓马娴熟,变得更加需要长城掩护。结果又不能使当初的设计者感到满意。
完颜阿骨打时代的女真 就和蒙古人有过接触
早在11世纪,完颜阿骨打率女真诸部反抗辽国霸权,就需要考虑侧翼的草原局势。这是因为当地的蒙古部族,向来都是契丹人的远亲。两种不仅关系较为融洽,还很容易通过口语进行直接交流。只是慑于初代女真人的强势,这些游牧首领才和完颜王族达成互不干扰协议。但后来西逃的耶律大石,还是很容易在漠北建立过短暂的军事统治。新成立的金国也将曾经的许诺作废,不愿给予这些远在北方的部落任何好处,从而为日后的冲突埋下伏笔。
金国的地缘形势 决定了需要避免两线冲突
等到金人尽全力进攻宋朝,蒙古诸部落又在首领孛儿只斤-合不勒麾下短暂统一。他在1127年被各部共推为大汗,不久便开启了同金国的大规模战争。期间,女真方面也尝试频频举兵北征,却发现效果总是很不理想。这是因为蒙古部落的所处距离遥远,沿途条件非常艰苦,让远征军的行动十分不易。其次,蒙古士兵的勇武程度也已不亚于他们,先后三次决战取胜。甚至连金军主帅兀术,也在率领8000神臂弓手出场时被算计。最后遭蒙古骑兵的乘胜追击,丢掉了边境上的20多个团营。
女真崛起的时代 蒙古人也拥有过类似机会
考虑到自己正和南宋打得不可开交,金国自知无力在北方全力以赴,只好放低姿态的尽快收兵。先是册封合不勒为国王,并将已遭蒙古人占领的领地割让。随后施展柔性攻势,挑拨蒙古各部落的团结,采取拉一派打一派的经典策略。很快便瓦解了合不勒汗的松散部落联盟。此后就长期以册封和赏赐去贿赂边境势力,充当自己平衡草原局势的马前卒。
合不勒汗的蒙古最终向女真方面服软
至于军事层面,就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建设界壕。依靠原先辽国设立的一些小型边墙,进行大规模改造。最后因发现工程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又不断进行延伸扩建,直至规模壮大到不输任何其他长城为止。哪怕只是为缺乏攻城能力的游牧骑兵设计,也务必在各方面都做到最佳。至少不会比大部分其他朝代的同类竞品更差。
女真长城的部分遗迹 在今日依稀可见
这座女真长城由前方的壕堑与后方的界墙组成。沿线都设有防栅和马面等基础设施。倘若又蒙古骑兵大举来袭,守军完全可利用堑壕暂时挡住对方前进,从容的站在界墙上用弓箭实施杀伤。后世根据残存的遗址考证,壕沟底部到界墙顶端的距离往往在4-5米之间。正常人不凭借工具帮忙,都很难轻易攀爬和翻越过去。
散落在旷野中的女真长城遗迹
在具体的建造材料方面,因所处地段都缺乏石料而必然使用夯土。首先在平地挖出深沟,再将多余的土筑成界墙。为弥补夯土城墙的脆弱,金国工程师又在重要段落加修额外的城墙和壕沟,形成一沟双墙甚至双沟双墙结构。试图让侥幸突破的蒙古骑兵,因再次陷入层层工事而难以脱身。至于部分非常要紧的段落,也会明智的以石砖加以包裹。
不同角度拍摄下的 女真长城边堡
当然,女真人也知道夯土城墙并不是利于防守的长久之计。所以在界壕沿线又设置了一连串坚固边堡,专门用于掩护边境的通衢要隘。里面配置不定额守军,随时准备迎战来袭之敌。小型边堡的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大者则可能有百万平方级别,内部设有街市、衙署,可以方便屯驻重兵。
女真长城的建立 让金国不必在北方驻屯大规模骑兵部队
如此漫长的大型防线,同样需要及时的信息情况传递系统。女真长城就有两套设计,分别是后人非常熟悉的烽火与关注度不高的骤铺。前者可以提供简单的信息预警,所以每隔一段适当的距离,就有用于传递的烽火台。但关于敌军的详细情报只能通过人力传送,开设在界墙内的骤铺就是为此设置的。那是一种专供军事任务使用的驿站,可以让斥候在此补给粮水、更换马匹。某些重要的军事物资也可以通过骤铺运输。
女真长城的沿线几乎没有什么天堑依靠
尽管金国为女真长城花费了巨额的人力物力,但界壕绝非完美的边境防线。沿线修筑往往选择平地或不高的土丘上,没有很多同类建筑所依托的崇山峻岭。所以在天然地形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一望无际的蒙古草原,本来就适合骑兵大范围活动,单靠线形工事根本不能有效拦截。女真长城沿线还有相当部分靠近沙漠,壕堑在平日里就不断被风沙所填充,仅仅几年就维持不住足够宽度。进攻方只要集中人力进行填埋,很快就能在壕沟上建立几条通道。随后继续使用累土堆的古老办法,直扑守军数量有限的城头。
金国为了节约资源 将长城沿线的防务交给同盟部族
此外,比地形缺陷更严重的是守军的配置问题。这是由于任何长城类防线,都需要帝国花费巨大的兵力进行看护。庞大的人力耗费,还往往容易铺的太开而被集中一点突破。金国又是南下中原的游猎部族,对于大规模征发人力的行为并不在行。于是,索性放弃派女真本部或治下签军进行驻屯,转而将大部分段落交给世代在此耕牧的汪古部。后者在此前虽然大体上忠于辽国,却对金国人并不感冒。
女真长城最终也没对蒙古军队造成多大困难
当合不勒汗的曾孙成吉思汗率大军越过沙漠南,汪古部就第一时间选择投归蒙古,熟门熟路的充当其向导先锋。蒙古骑兵得以顺利越过界壕,从东胜州渡过黄河,直捣金国腹地的关中与河东地区。金国精心修筑的女真长城,就这样被轻而易举的全盘瓦解。日后的他们还至少两次想要重建类似防御设置,结局也都是惨无人道的一地鸡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女真长城:为扼杀蒙古帝国而建的金国界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