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博客测试博客测试博客

牛蛙传奇:从古巴人民的礼物 到肆虐乡间的入侵物种

牛蛙传奇:从古巴人民的礼物 到肆虐乡间的入侵物种

冷炮历史2020-08-17 12:32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冷炮历史】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阵子,周杰伦的《Mojito》火遍全网,将人们的目光带向西半球的加勒比岛国–古巴。如果说这片洋溢着热情的土地,总能令人联想起雪茄、蔗糖与充满反叛精神的格瓦拉头像。但有一样天朝吃货喜闻乐见的常见食材,也同样是来自古巴–牛蛙。

中国最早的牛蛙 出现在30年代的上海

早在1935年,上海江湾纪念路的位沈老板开了家“上海养蛙场”,出售号称“珍宝巨蛙”的牛蛙,每对售价24块。这就是中国牛蛙史开端,可惜最终不了了之。到了1958年,上海水产学院也曾试养过几只,但未产卵就宣告死亡。其后,1959年的浙江省宁波市水产研究所、天津市杨柳青农场与1961年的广东省芳村淡水养殖场,先后从日本购进牛蛙试养。可惜这些努力统统都以失败告终。

六十年代初,援助的古巴糖和《美丽的哈瓦那》给老一辈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实际上,双方的合作远比常人印象中的紧密。根据《科学和技术合作协定》,中国还通过指导种植水稻、引进北京鸭等等方式回馈古巴。在驻古使馆的一次宴会上,首任大使申健向卡斯特罗和格瓦拉提出了一个改变历史进程的请求:买一点古巴牛蛙引进回国内。

正在大快朵颐牛蛙的卡斯特罗

但回顾之前的历史可知,引进牛蛙并非易事。稍有物流常识的朋友也都清楚,货物运输是最痛苦滴。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更是难上加难。即便成功运输,也很难保证它们不会因水土不服而再次“离去”。申大使为此做了不少微小的工作,后方也有多个部门为此协调沟通。最终水产部决定,在1962年3月,派上海水产学院的青年教师苏锦祥和长江水产研究所的张兴忠去实施调研。

牛蛙小组到达哈瓦那以后受到热烈欢迎。虽然当时洋文好得很的翻译是稀缺人才,但当地有名通晓西班牙语与粤语的华人,苏锦祥自己又略懂粤语。这才成功实现沟通。牛蛙小组还因此获知,在古巴蛙皮皮具很常见,蛙肉多数用来出口,只有少数饭店会供应蛙腿。之后又钦定了一批优质蛙种和一种圆筒分层的运输箱作为容器。只要在其中放入湿润海绵保证温与湿度,并避免牛蛙在快递过程中剧烈碰撞。哈瓦那方面也操碎了心,不仅免费赠送牛蛙和技术,还包邮调来苏东国家的航空托运。

被古巴人民称为“牛蛙同志”的苏锦祥

引进古巴牛蛙的新闻报道

1962年6月5日,400只牛蛙从哈瓦那出发,用5天时间经过捷克、莫斯科后飞抵北京。马上又通过火车分别快递到广州、南京、上海的水产院校和养殖试验场。由于措施到位,仅在半途中死亡11只,其存活率达到奇迹般的97%!

牛蛙落户本土后,粤、苏、沪等地都立马调集人手进行繁育,并很快向其它省份推广。此前作为保密工程的牛蛙养成计划这才对外公布。“卡斯特罗赠送古巴牛蛙”的新闻稿通过新华社正式对外发布后,各报刊的相关报道也层出不穷。双方高层更是十分关心牛蛙培育事业,赡思丁总理曾为此专门写信给卡长者,而卡长者也时常过问天朝牛蛙的培育情况。

快递牛蛙的装置 外形酷似蒸笼

但事情总不会是一帆风顺。养殖人员尝试了包括填蛙食、钓蛙食在内的各种办法,都难以将养殖规模扩大化。牛蛙也就一直被作为特供食品,难以进入寻常百姓的五脏庙。随着两国关系在1965年起爆发出许多不愉快,牛蛙的养殖造也遭到了不少非议。即使技术人员给牛蛙采取了消费降级或放进田里散养等措施,也仍然面临饥饿、中毒、水土不服等问题。

眼见投入大回报小,热心群众纷纷写信汇报要求叫停牛蛙工程,曾经作为先进典型福州水产研究所集美分所、广东芳村养殖场等单位都停止了试验工作。最后,技术人员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将残存的牛蛙放生,仅凭个体的自我奋斗能去自然界延续生命。

老照片中的牛蛙聚集在投喂器边

本土牛蛙种群 在80年代的湖南被重新发现

大约到20世纪的80年代,人们已经把古巴牛蛙的事情彻底遗忘,但湖南万寿的农民却在洞庭湖边听到“牛叫般的蛙声”。闻讯而来的技术员们惊喜地发现,当原本没有放养牛蛙的当地,居然有了能自我繁衍的种群。

不久,由于苏联的解体,两位老人用握手再续中国与古巴的传统友谊。市场经济的悄然兴起,也让牛蛙顺利成为餐桌上的常见菜肴。而且除最早引进自古巴的牛蛙,之前同样遭遇挫折的美国、日本牛蛙也陆续进入国内市场。但价格便宜且量大的古巴牛蛙,仍然呈压倒性优势的占据着大部分餐馆。由此而来的牛蛙腿料理,更是被作为国宴用菜招待过里根总统。

牛蛙以闽菜石磷腿的形式出现在招待里根的国宴菜单上

至于最早引进过牛蛙的上海青浦,其实也有用癞蛤蟆为原料的本地美食–熏拉丝。考虑到食用野生动物害的危害,过去的风气也不断被人们所放弃。为了弥补这层缺憾,上海人民就启用牛蛙为备胎,成功延续了熏拉丝的餐桌生涯。虽然又一度爆出过牛蛙也被禁止食用的小道消息,但最后才发现是报道出了偏差,纯粹让人担惊受怕的虚惊一场。

不过,与牛蛙相关的新闻也未必总是好消息。当年还存在水土不服、难以饲养问题的它们,如今已然靠坚持不懈的自我奋斗来适应了中国环境。转眼就混成异常强势的入侵物种。更为悲哀的是,吃货们并未发挥出“把入侵物种吃成濒危物种”的所谓天赋。于是,日益壮大的牛蛙种群便继续扩散开来,给大部分本土蛙种都带来严重威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牛蛙传奇:从古巴人民的礼物 到肆虐乡间的入侵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