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博客测试博客测试博客

卢顿努姆战役:蛮族与骑兵首次左右罗马帝国内斗

卢顿努姆战役:蛮族与骑兵首次左右罗马帝国内斗

冷炮历史2020-09-27 07:03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冷炮历史】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罗马帝国的漫长历史中,曾有过数次规模较大的内斗,其结果不仅涉及最高层的权力更迭,也会同所有参与者的福祉相挂钩。因此,许多指挥官可能就仅限使用公民阶层参战,让步兵组成的正规军团去左右胜负关键。但当帝国的对外扩张势头停滞,可供选择的优质兵源趋于枯竭,各类带有蛮族底色的团体便开始逐渐冒头。

卢顿努姆就是今日里昂的前世

发生在公元197年的卢顿努姆战役,就是这种趋势的关键性节点。尽管参战的双方依旧将大量步兵视为绝对核心,却让居于从属地位的骑兵成为关键因素。而更多比例的蛮族部队,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其中,称得上是一种隐藏在当下的未来图景。

公元193年 5位先后登场的罗马皇帝

早在公元193年,珀提纳克斯皇帝的被杀在帝国内掀起新一轮权斗。除了靠贿赂竞标最高宝座的朱利安努斯,还有三位蠢蠢欲动的军头在外省磨刀霍霍。其中就包括多瑙河前线的塞维鲁、远在叙利亚的盖乌斯和驻防不列颠尼亚的克罗狄乌斯。他们共同撑起这段史上著名的五帝之年,并立刻投入到短促而血腥的厮杀当中。首先是绝对实力最差的朱利安努斯被消灭,但暂时入主意大利的塞维鲁也要靠结盟稳住克罗狄乌斯,才有精力对东方进行一次远征。最终用一年时间赢下尼西亚和伊苏斯关口的战斗,并将拜占庭与安条克等名城拿下。

塞维鲁与两位外省竞争者的地盘分布

两年后,整顿完东方事的塞维鲁返回罗马,并将儿子卡拉卡拉立为正式继承人。但先前已获得凯撒头衔的克罗狄乌斯,也计划着让自己的儿子获得同样殊荣。此举无异于向前盟友暗示分权诉求,并遭元老院会议的公开抵制。于是在公元196年直接称帝,并准备用听命于自己的两省驻军发难,从高卢直击意大利本土。塞维鲁也顺理成章地对其宣战,开启了通向独霸权威路上的最后一程。

最终翻脸的 塞维鲁与克罗狄乌斯

在这轮内战爆发之初,克罗狄乌斯在西部前线确有更多的主动权。尽管不列颠尼亚只是帝国西北部的最偏远省份,却因蛮族抵抗者甚多而被派驻重兵。以至于罗马人要出动3个公民兵军团,才能控制住相当于今日英格兰+威尔士边区的有限地方。若再算上同等数目的辅助部队、老兵殖民地的预备役力量和规划部落的同盟军,这半个岛屿的驻军就将超越帝国分布在北非的力量总和。此外,驻扎在西班牙行省的军团也听命于他,而首当其冲的高卢腹地却没有什么抵抗实力。所以,克罗狄乌斯就从加莱一带登陆,成功击败那些缺乏准备的莱茵河边区军团。最后抵达阿尔卑斯山脉以西的首府城市卢顿努姆,准备继续强行军到罗马。

缺乏防备的莱茵河驻军 因突遭袭击而选择中立

好在长期处理边患的塞维鲁也拥有相当经验,抢在对手接近前就出兵堵住了几处山间隘口。这样一来,克罗狄乌斯就只能选择走南北两头绕道。但无论是有海军常备基地的马赛,还是北部边防重镇的苏黎世,都不可能在短时间被轻易攻克。反倒是被迫保持中立的莱茵河驻军,还保持着自己对罗马当局的低层次忠诚。最后迫使挑战者主动后退,回到高卢境内的基地过冬。塞维鲁则抓住机会,迅速将自己的多瑙河嫡系军团都调往西面。

罗马帝国中期的军团分布图

公元197年开春,塞维鲁阵营完成集结,将来自潘诺尼亚、伊利里亚、默西亚和达契亚行省的军团派往高卢。其中除包含至少4个主力公民兵军团,还有相当数量的辅助大队、同盟仆从和后勤单位,足以让全军的人数暴涨至75000人。但负隅顽抗的克罗狄乌斯也有应对之策,不仅能继续指挥手里的4个正规军团,还从西班牙、高卢和不列颠三省征召大批仆从。由于许多罗马化城镇都有民兵组织,土著聚落也有义务贡献兵源,让类似的总动员并不困难。重要的是,这让他们能在总兵力层面不落下风。当塞维鲁亲自指挥的大军抵达卢顿努姆,克罗狄乌斯也亲自部署麾下在这座今日里昂的前生附近。

来自潘诺尼亚、默西亚和达契亚等地的塞维鲁军士兵

当年的2月19日,两支蓄势待发的罗马大军终于在高卢境内拉开战幕。双方不但构筑着相同的设防营地,连对轰弩炮的形制也完全一致。由于多年来所奉行的辅助军异地服役政策,不列颠军团的侧翼便会出现使用复合弓和尖顶头盔的叙利亚重装弓箭手。他们对手的阵列之间,同样活跃着发射重型箭矢的克里特轻步兵,以及原籍巴利阿里群岛的西班牙投石手。

克罗狄乌斯的主力军团来自西班牙和不列颠

但两位指挥官眼里的决定性力量,无疑还是呈前后两线态势的重步兵军团。他们披挂的盔甲风格或许多有不同,却在一样的鹰旗下奋战,并以相同的口令执行同质化步骤。至于多以高卢或日耳曼人充当的辅助大队,也像是在与镜子里的自己交手。

在高卢境内对垒的两支罗马军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共和国时代的大兵团对手消失,罗马军团也在1-2世纪间出现了退化迹象。他们变得越来越仰仗正面对抗或防守反击模式,减少了过去曾非常泛滥的预备队包夹,也不再会乐意用铲子去挖掘侧翼工事。这让双方在持续2天的绞肉机式的战斗中难分胜负,反而因各自士兵的素质卓越而承受着巨大伤亡。

在近身交战中厮杀的罗马军团士兵

直到塞维鲁在第3天将破局重任交付给骑兵,才终于看到了取胜希望。这是因为克罗狄乌斯阵中的辅助骑兵数量较少,且大都来自高卢和西班牙两地。所以在两日的消耗后露出疲态,无法继续应对那些长期同东欧游牧部族交手的精锐分队。罗马人在该世纪初开始组建具装骑兵部队,专门部署在默西亚等前沿行省,无形中让塞维鲁军队的侧翼更具优势。

骑兵优势让塞维鲁的军队艰难取胜

随着两翼骑兵的溃败,大量的轻步兵开始从两侧递近射击,让克罗狄乌斯麾下的辅助大队也坚持不住。连环爆破式的灾难,最后发展到中路军团,进而酿成无可挽回的全盘失败。这位险些触及最高权力的不列颠尼亚总督,在属下彻底失去秩序前就逃入了卢顿努姆城。但自己很快意识到所有退路都遭对手封锁,只能再以自杀的方式宣布自己退出争斗。塞维鲁则下令将尸体再度斩首,绑在马上展览给获胜士兵欣赏。另外派人把头颅送回意大利,警示所有还对其怀有不满之心的贵族。

克罗狄乌斯在死后还遭凌辱尸体

从军事角度来看,卢顿努姆战的过程役宣告了蛮族成员与骑兵崛起。他们将越来越多地扮演重要作用,直至将原本高傲的公民兵都压制下去。塞维鲁本人的选择更多是出于将领本能,却也注定会成为政治聚变的低调预演。这场残酷内斗也让许多边区的驻军单位蒙受巨大损失,迫使他在短暂的统治期内不断对达契亚、帕提亚和北非用兵。

塞维鲁自己最后也死在不列颠前线

新任皇帝还会在战后削弱需重兵把守的不列颠尼亚,拆散大规模单位并将全省重新分化为两半。但此举也让苏格兰高地的皮克特部落愈发嚣张,逼的他要在日后再率40000兵马御驾亲征。直到这次大胜结束后的第14个春秋,自己也死在了今日约克郡境内的埃博拉库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卢顿努姆战役:蛮族与骑兵首次左右罗马帝国内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