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戟沉沙:让穆斯林征服巴勒斯坦阿只纳代因战役
冷炮历史2020-11-15 09:32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冷炮历史】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7世纪,阿拉伯穆斯林的突然兴起,让处于罗马东部前线的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省都倍感压力。相比过去的沙漠部族,这些新来者不仅善于进行打了就跑的小规模突袭,更能在大型会战中获得相当优势。
发生在 634年的阿只纳代因战役,就是双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正面冲突。两军在事件前后的表现差异,也直接预示着整个近东地区的未来命运。
不断从南方沙漠向北扩张的阿拉伯勇士
自前一年发动战争后,穆斯林对东罗马帝国的攻略就非常顺利。哈里发阿布-伯克尔麾下勇将阿绥成功侵入巴勒斯坦南部,并在达辛击败了罗马将领塞尔吉乌斯,将加沙以外的整个四海沿岸都收入囊中。
与此同时,另外2支穆斯林军队也分别由叶齐德-本-苏福彦和舒拉哈比勒-本-哈萨纳带领,从塔布克大道进攻约旦河谷地,也就是罗马附庸伽萨尼王国的防御区域。稍后,大将乌拜德的援军也被哈里发派往叙利亚战场。除阿穆尔外,其他几路人马均秉承伯克尔的旨意,不与罗马野战军做无谓战斗。还要避开那些防守森严的堡垒要塞,专注于劫掠富庶的城乡市民,从而得以不断高奏凯歌且获益颇丰。阿拉伯士兵的进展是如此迅捷,以至于大马士革的门户博斯特拉都被其夺取。一时之间,叙利亚又重现了20年前遭萨珊波斯入侵时的那种人心惶惶。
阿拉伯穆斯林对巴勒斯坦地区的入侵
希拉克略皇帝显然无法容忍叙利亚再遭威胁,更无法接受被眼中尚未开化的沙漠蛮族打败。但在埃美萨听闻达辛战败与塞尔吉乌斯阵亡的消息后,也意识到对手远非想象中的实力孱弱之辈。当即下令从叙利亚各地调集驻军南下反攻,并下令让伽萨尼同盟士兵予以支援。这支部队的规模,被古代史学家描述为惊人的90000-150000不等。尽管肯定是被极端夸大,但也至少拥有30000人的绝对主力。皇帝还委任自己的兄弟提奥多鲁斯担任指挥,又调任战场经验丰富的埃美萨总督瓦尔丹辅佐,并调拨一支舰队为沿海岸前进的部队提供补给。
罗马人的大举增兵,很快就让对面的阿拉伯人压力倍增。阿穆尔一面迅速联络其他几位将领,建议将分散的几支部队全部集合起来,同时也不忘写信给哈里发求援。令穆斯林诸将喜出望外的是,伯克尔早已预料到征服叙利亚会遭遇严重困难,及时将一支500-800人的精兵从伊拉克战场调往西部。他们的首领,则是最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真主之剑”–哈利德。这位悍将从相距叙利亚千里之遥的位于巴比伦以南启程,溯幼发拉底河而上至原罗马-波斯边境处的阿纳赫。然后横穿沙漠,直取已沦为废墟的帕尔米拉。再从当地南下加入驻扎在约旦河谷处的叶齐德与舒拉哈比勒所部,并一起向西南与阿穆尔会和,整个过程仅历时1个多月。
穆斯林的进攻 让罗马的阿拉伯盟友都难以应付
到公元 634年5-6月间,可用来抵御罗马反攻的穆斯林部队均集结完毕。其中,哈利德的部下人数虽少,却全部由誓死忠于哈里发的骆驼骑兵组成。这让他们具备对手都不没有的大漠机动能力,并在对手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发起攻击。之前的伽萨尼驻军,就是在庆祝复活节时被他们突袭击败。
指挥罗马军队的提奥多鲁斯与瓦尔丹,本可以趁对手会合前就攻击劣势对手。然而,这些人却始终没有决断,白白坐等良机丢失。事实上,两位主帅也存在争夺指挥权的传闻,而瓦尔丹也成功将同僚架空。或许正是这些人事因素,导致全军政令不一,根本没办法及时出兵。等到哈利德将各分队重新整合,阿拉伯士兵的总人数已达到15000-18000之间。虽然规模仍然稍逊一筹,却在战力和意志方面居于上风。
在巴勒斯坦迅速集结起来的穆斯林军队
抵达南方的罗马军队 也以骑兵为核心力量
公元634年的7月30日清晨,这场决定巴勒斯坦归属的大战,在耶路撒冷城东南37公里的阿只纳代因爆发。哈利德将本方战阵分为左翼、右翼、中军和预备队这4个部分。其中战线左右翼的骑兵分别由阿米尔与贾巴尔指挥,预备队的左右翼则交给舒拉哈比勒与穆卡林负责,叶齐德带领4000骑兵负责保护殿后的随军妇孺。哈利德自己亲自坐镇中军,并让全军面向西方布置战线。
罗马人则遵循莫里斯《谋略》的布阵方针,将军队排列为两翼骑兵+线列步兵的经典组合。为数不少的弓箭手、投石兵和标枪手,准备在接触战前先给予敌人火力打击。作为昔日的步兵大国,罗马人运用这套战术早已炉火纯青,以至于就连他们的对手都将之山寨了过去。哈利德所在的阿拉伯中军,就是按照剑士、长矛手和弓箭手的布置组合起来的。除瓦尔丹本人外,至少还有一位地位很高的指挥官库比库拉利乌斯担任主帅的副手,为他提供建议和谋划。唯有已被架空的提奥多鲁斯,只能留在大营等待消息。
早期阿拉伯穆斯林军队 更多是以步兵为主
战斗首先由志得意满的瓦尔丹下令发起。他让大量轻步兵从空隙处跑至前排,将手中的箭矢和石块发射出去。由于时常同波斯或草原部族作战,他们手中也不乏弓弩早强劲的复合弓,所以在射程和威力上都强过阿拉伯人。尽管哈利德巧妙占据有利方位,使对方弓箭手的视线受到初升太阳干扰,仍无法避免陷入被动挨打局面。眼见战局不佳,穆斯林军中的勇将阿兹瓦尔在征得哈利德允许后,故意单骑出阵向罗马人提出单挑。由于他曾经在29日的侦察行动中杀死过19名罗马骑兵,其中也包括瓦尔丹的儿子,所以很快就引起对方注意。不少自负勇武的罗马将领都忍不住接受挑战,也让本方弓箭手暂停射击,给了阿拉伯人以喘息之际。
接下来的车轮战中,阿兹瓦尔斩杀了包括2位将军在内的数名罗马骑士,尤以与军事长官斯蒂芬的单挑最为引人注目。后者出战时曾亲吻用银项链系好的金十字架,却还是因旗鼓相当而难分胜负。眼看战马都因剧烈运动而流汗不止,斯蒂芬便打出暂时下马步战的手势。他的奴仆也适时拿出一匹新的坐骑来替换旧驾。但穆斯林对手却做出意想不到的举动,突然冲上刺死奴仆,并将对方的新马夺走。此后罗马将的状态愈发越糟,最终在企图跳下马逃走时被一枪击倒。他的死亡同时刺激到穆斯林的斗志和罗马人的愤怒,双方的更多将领也加入到这场群战当中,连两位主帅都忍不住彼此刀兵相向。但拥有更高宗教狂热的阿拉伯人,还是在搏斗中大占上风,不少本来负责指挥作战的罗马骑士都被他们杀死。瓦尔丹这才如梦初醒,才叫停决这场超过2个小时的将领群殴。
作为骑兵的阿拉伯部落武士 拥有很强的个体战力
此后,士气大振的阿拉伯人更是主动向对手发起挑战。赛义德与穆阿斯首先率领骑兵从两翼冲锋。虽然早期的穆斯林骑兵大多只装备骑枪、宝剑和小圆盾,却能凭借坚定的信仰死战不退,令装备更好的罗马精英们万分头疼。阿拉伯步兵也不会坐视同胞危难于不顾,在主帅指挥下结成密集战阵,手持剑盾冲向罗马战线。他们普遍披挂半身或全身锁甲,加上高超的搏斗技巧和顽强的战斗意志,足以和人数是其两倍的强敌相持到底。特别是占比较大的罗马轻装部队,因近战开启而不能释放手中武器,逐步沦为正面战场的看客。双方的高强度肉搏又从中午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因为没能决出高下,就不得不各自鸣金收兵。
事后的清点战场表明,罗马方面损失了3000名士兵和10位高级军官,而阿拉伯人伤亡不过数百,且没有高级军官阵亡。这样的场面无疑让两位罗马统帅都非常泄气,计划用非常规手段来解决问题。瓦尔丹就连夜安排10名侍卫,去两军之间的小山丘上埋伏,准备在次日找机会斩首对方主将。同时也派人去向哈立德喊话,希望他在天亮后同自己进行和谈。结果,负责传话的阿拉伯基督徒却将阴谋全盘托出,让后者决定来一次将计就计。
失去大量军官的罗马人 在战斗中无法获得优势
早期阿拉伯手抄本上的 哈立德
7月31日,罗马与阿拉伯主帅的会谈如期进行。瓦尔丹先礼后兵,首先向看似孤身前来的哈利德提出优厚的和谈条件,承诺赠予给后者及其部下大量的财富,只要他答应撤兵回国。对方的回答却极富侵略性:噢,基督狗!这是你皈依伊斯兰或缴纳人头税的最后机会!
闻听此言的罗马指挥官再无忍耐,迅即暴起用手臂抓住对方的两只胳膊,而得到信号的10名侍卫则从隐藏之处钻出。但瓦尔丹很快发现,侍卫首领的腰部裸露,迥异于平日的打扮。这些侍卫拔出的宝剑也并不指向敌人而是对着自己,这才知道伏兵早已被迪拉尔为首的阿拉伯勇士趁夜干掉。最终就只好自食其果,落得万仞加身的悲惨结局。其首级也被穆斯林勇士掷入己方阵线,让一众罗马人都心胆俱裂。
士气大振的阿拉伯人 很快冲垮了罗马阵线
同时,事先得到哈利德指令的乌拜德也发出了攻击信号。叶齐德的4000骑兵一马当先从中军突破了罗马战阵。早已被对手吓破胆的库比库拉利乌斯完全放弃了指挥责任,不顾将士死活而用长袍将自己的脑袋包裹起来束手待毙,整支罗马军队也跟着乱作一团。由于大批将领在此前单挑中毙命,造成许多士兵在没有指挥的情况下选择逃跑,只有少数死忠于帝国的骑士仍在做困兽犹斗。等到阿拉伯人冲进主帅帐,将库比库拉利乌斯砍死,连这些帝国精英也彻底绝望,被迫随着溃败的士兵四散逃生。
拥有宗教狂热的阿拉伯人 总是在战场上更有优势
于是到当天中午,这支原本被希拉克略赋予重望的数万大军,就在伤亡过半的情况下分崩离析。只有被架空安置于大营中的提奥多鲁斯因祸得福,能够及时逃往埃美萨向希拉克略禀报情况。但自己也彻底失望的兄弟厌弃,余生都没能再受到重用。
这场阿只纳代因战役,无疑是穆斯林扩张进程中的里程碑式胜利。阿拉伯人不仅摧毁了能阻挡自己的罗马主力,还彻底摸清对手的外强中干本质,从而为接下来对对叙利亚的征服打下基础。虽然自己也在战斗中受到不相当损失,但上述代价并非不可弥补。反倒是处于极度虚弱状态的东罗马也发现,自己很难保住东方的富裕行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折戟沉沙:让穆斯林征服巴勒斯坦阿只纳代因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