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博客测试博客测试博客

躁动春醒:1945年的苏德鏖兵匈牙利

躁动春醒:1945年的苏德鏖兵匈牙利

冷炮历史2020-12-14 13:45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冷炮历史】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醒行动作为德意志第三帝国在其行将就木前的垂死一击,向来是不少军迷关注的焦点战役,同时也是被颠倒黑白最严重的一场战役。

近些年,我们不难见到某些半瓶醋或毫无战史知识的人,对此役的评价可谓是张口就来。比如“苏军以极其微薄的损失扒光了德军精锐部队的装备”“以偏师击败王牌”之类的浅薄之语屡见不鲜,

但事实当真如此吗?在1945年3月-4月底这段时间,巴拉顿湖一带究竟发生了什么?如果苏乌克兰第三方面军真的以极少的代价摧毁了纳粹德军最后一支精锐部队,为何在4月中旬才打到维也纳城下?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1945年3月6日,南方集团军群调泽普.迪特里希党卫军第6装甲集团军(以下简称SS第6装甲集团军)和赫尔曼.巴尔克第6集团军进攻巴拉顿湖地区,匈牙利第3集团军和第8集团军作为辅助部队参战,他们的对手是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德匈军纸面兵力为25个师297903人,苏军则为55个师465000人,双方兵力比为1:1.56,德军参战坦克为595辆,苏军为407辆,坦克对比为1.46:1。

在“康拉德”行动吃过大亏的托尔布欣没蠢到继续拿自己宝贵的坦克部队去与德国人硬碰硬的地步,他以6个步兵师和一个筑垒地域拦截德军装甲师,4个步兵师和一个坦克军做二道防线,6个步兵师做三道防线,准备以人数优势消耗德军的锐势。

按照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奥托.韦勒的计划,SS第6装甲集团军将以下辖的两个SS装甲军和第1骑兵军携手并进,突破西蒙托尔尼奥-萨尔维茨运河的一带南部的苏军防线,而第6集团军的矛头第3装甲军则需要对韦伦采湖东部的苏军防线进攻。

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奥托.韦勒

德军第6集团军司令赫尔曼.巴尔克

德军SS第6装甲集团军司令泽普.迪特里希

苏军乌克兰第3方面军司令伊万诺维奇.托尔布欣

在萨尔维茨运河一带集结的SS第1装甲军的装甲矛头

3月6日德军开始进攻以来,由于之前的“南风”行动已经给苏军打了预警,苏军对德军的进攻并不意外。加上泥泞的影响,3月7日SS第1装甲军和第3装甲军仅仅是取得些许进展。但在3月9日气温下降地面结冰,德军各部攻势突然加快后,SS第1装甲军便迅速突破了苏军第一道防线并威胁到第26集团军后方,第3装甲军则以第1装甲师为矛头向北突破,准备从南切断韦伦采湖以西的苏军。

SS第6装甲集团军的装甲战斗群从苏军被摧毁的76.2mm反坦克炮前经过

攻击得手后喜笑颜开的德军装甲掷弹兵

托尔布欣被德军的攻势吓得不轻,他没有意识到地形和天气因素对德军推进的产生的困难,前线的崩塌使他萌生了放弃多瑙河西岸防线,率部退至多瑙河东岸再调整部署的荒唐想法,他也因此招来了斯大林的问责:

“托尔布欣同志,如果你想将这场战争再延长5-6个月,你大可大步后撤,但我想你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所以,你和你的部队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在多瑙河左岸战斗到底。”

斯大林并非单纯地威胁托尔布欣,除了来自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的援军外,大量的战机,坦克和火炮被调到托尔布欣的麾下,苏军大方的将第27集团军,近卫骑兵第5军,近卫机械化第1军调入第二道防线,并准备以近卫第4集团军(后又调入近卫第9集团军)对德军侧翼的韦伦采湖以北的塞克什白堡一带的SS第4装甲军和匈牙利第3集团军发起进攻,使德军首尾难以兼顾。

由德军参谋人员手绘的SS第6装甲集团军在3月6日-15日的进攻态势图

3月10日,随着气温回暖和苏军预备队的加入,德军攻势再度变缓,除了SS第1装甲军在13日以SS第1警卫旗队师突破了当面近卫骑兵第5军,在希蒙托尼奥建立了桥头堡,逼迫苏军投入坦克第18军外,SS第2装甲军却因缺乏炮兵支援停滞在沙尔凯赖斯图尔一线;第3装甲军下辖的第3和6装甲师则由于苏军投入了坦克第23军停滞在韦伦采湖一带,只有第1装甲师和第44步兵师转换攻击方向后在韦伦采湖南端取得了进展。

为了做最后的努力,韦勒投入了第23装甲师并将其部署在SS第1装甲军和第3装甲军中间,这是南方集团军群的最后一支机动预备队。

截止12日,德军前进了40公里,虽然他们突破了苏军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大部,但已经然难染指第三道防线。14日,得到第23装甲师支援的SS第1装甲军和第3装甲军各自对当前对面苏军做了最后一次进攻。当日,第1装甲师在第3,6装甲师的配合下在韦伦采湖以南继续进军并夺取了当地的铁路;第23装甲师肃清了萨尔维茨运河西南一带,SS第1装甲师则夺取了西蒙托尔尼奥东南方向的高地,然SS第2装甲军和其余诸部则因实力不济和后勤不足举步维艰,除了师老兵疲以外,随着地面日渐泥泞,处于进攻方的德军车辆损耗也十分惊人,这些原因使得德军基层的士气大受打击。

同时,由于意识到苏军重兵北调,南方集团军群命SS第6装甲集团军和第6集团军停止“春醒”行动,准备应对苏军的进攻,德军进攻阶段正式结束,到3月15日,苏军在塞克什白堡发起进攻,匈牙利战役第二阶段正式开始。

小结:

在3月6日-3月15日德军进攻阶段完全损失的坦克和突击炮为42辆,人员损失为12358人,然需要注意的是,德军另有大量的装甲车辆由于天气和运输原因需要修理,数量为1024辆,这样的惨状导致德国人在战斗失利后难以将需要修理的车辆撤出战场。

作为防守方,被托尔布欣勒令要节约使用坦克的苏军,除了32899人的伤亡外还是损失了168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另有415门反坦克炮被德军摧毁和缴获。

鏖战塞克什白堡:

除了前文提到的近卫第4,9集团军和26,27集团军外,苏军将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的第46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也投入到进攻德军北翼的序列,因此苏军形成了77个师,1250辆坦克(后会继续增加)对德匈军25个师,772辆坦克的巨大优势,如果在16日能够达成合围塞克什白堡的战略目标,托尔布欣将在匈牙利为德军带来又一场“坎尼会战”。

不过托尔布欣很快就认清了现实,苏军在3月16日对塞克什白堡的进攻相比德军在3月6日的进攻显得拙劣又混乱,近卫第4,9集团军两部虽然对把守此地SS第4装甲军和匈牙利第3集团军而言有12:1的压倒性优势,但低下的指挥使得这数万人马在扎马利和塞克斯费赫瓦仅31公里的战线上挤成一团,没办法形成突破,甚至没办法威胁战线相当靠前的第3装甲军。

匈牙利战线上一门正在向苏军坦克开火的75mm反坦克炮

不过俗话说,好与不好,全靠同行衬托,位于巴拉顿湖南端的大量德军部队由于南方集团军群,总参谋部和希特勒等人的误判和固执,在3月15日21:30停止进攻后,滞留到18日才开始北上塞克什白堡。

这段时间,古德里安为首的德军总参谋部和韦勒的南方集团军群,其反应和判断甚至不及SS第6装甲集团军参谋,当然也不排除上述两人的部门受到巴尔克乐观情绪的影响,巴尔克在16日强烈呼吁南方集团军群命SS第六装甲集团军从萨尔维茨运河直接向北切断苏军位于东北方向的后路,如果塞克什白堡一带的守军能够得到支援,他就可以打退苏军的进攻。

这个计划很诱人,能够极大的干扰苏军的战略部署,却需要更多的有生力量,于是古德里安请求希特勒立即北调SS第6装甲集团军,同时将隶属于第2装甲集团军的SS第16装甲掷弹兵师在内的几支部队调给第6集团军,然而,为了“元首的权威”,希特勒并不打算全盘接受古德里安的建议,他只同意SS第6装甲集团军北上,援军的事却不了了之。

最终在17日,塞克什白堡北部的匈牙利第3集团军和独木难支的德军第96步兵师都被苏军击退,塞克什白堡只剩下SS第4装甲军还钉在原地。

与SS第4装甲军军长奥托.吉勒(左二)进行作战会议的SS第6装甲集团军司令迪特里希(右二)

3月16-17日从塞克什白堡一线后撤的匈牙利军队

可以说,这段时间德国总参谋部和南方集团军群令人窒息的错误,使得战役的天平最终向苏军倾斜,更要命的是,希特勒和古德里安将SS第6装甲集团军的控制权交给了第6集团军司令巴尔克,这位和党卫军关系向来紧张的国防军名将和党卫军SS第六装甲集团军司令迪特里希早是水火不容,这更是使德军的指挥链变成一团乱麻。

3月19日,由于近卫4,9集团军的无能,苏军统帅部从乌克兰第二方面军抽调了实力强劲的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进场协助近卫第9和第46集团军猛攻塞克什白堡北段,在大量坦克的支援下,苏军在SS第4装甲军北段的SS第3骷髅师和匈牙利第2装甲师(匈牙利第3集团军)防线上达成了突破,但当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从近卫第4集团军在塞克什白堡南段打开的突破口蜂拥而入时,却迎头撞上了来援的SS第1装甲军,“警卫旗队”和“青年团”师这两支党卫军精锐部队和苏联的近卫坦克部队在塞克什白堡以西瓦帕洛塔只有10公里长的战线上战成一片,数量居于劣势的党卫军装甲兵和掷弹兵利用其素质优势击退了苏军,SS第1装甲军报告击毁了108辆苏军坦克;毫无疑问,苏军的坦克部队直到1945年也难以独自击败德国人的装甲部队。

托尔布欣见局势焦灼,只得打出最后的底牌—命巴拉顿湖一线的第26,27集团军也北上塞克什白堡参战。

3月20日,巴尔克命令德军立刻从四个方向发起反击,SS第1装甲军与卷土重来的苏军不期而遇,双方爆发了烈度不亚于昨日的血战,瓦帕洛塔一镇在一日内易手2-3次,最终,SS第1装甲军只能阵线控制在皇宫堡东端;

匈牙利战场上利用战斗间隙休整的SS第6装甲集团军官兵

国防军装甲师在当天经历的战斗不比党卫军轻松,为了使第3装甲军,SS第2装甲军,第44步兵师和残存的匈牙利部队可以从韦伦采湖-塞克什白堡以南的突出部撤出,第1和第6装甲师向韦伦采湖-塞克什白堡一带突出的苏军发起反击,将那里的苏军驱逐出去,使上述单位得以成功撤离,同时第一装甲师还和城内的SS第5维京师取得了联系,这支无比虚弱的昔日劲旅刚刚通过巷战夺回了前日丢失的阵地;德军的三部人马在20日晚勉强控制住了塞克什白堡-皇宫堡一带的公路,将彼此的战线连成一条。

奔走在战线各处救火的黑豹坦克(隶属于第1装甲师)

对于德军高层而言,虽然战线姑且得到了控制,但局势依旧危急,毕竟这是一场数量对比悬殊的战斗,苏军如果集中兵力都可以在德军的防线上凿出一个大洞。20日早上,SS第6装甲集团军要求第6集团军司令巴尔克将还停滞在巴拉顿湖地区的第1骑兵军向塞克什白堡一带移动,却被巴尔克回绝,他依旧对战局抱有莫名乐观的态度,认为第3装甲军和SS第1,2,4装甲军足够对付当前敌人,但苏军的数量优势马上将会打烂他的笑脸。

3月21日,托尔布欣的底牌—第26,27集团军尾随SS第1装甲军而来,苏军在塞克什白堡一带对德国人形成了五个集团军(近卫4,9,近卫坦克6,26,27集团军,46集团军一部)对一个集团军(SS第6装甲集团军,第6集团军一部,共计10个师)的绝对兵力优势,22日苏军从三个方向发起的进攻硬生生将SS第1装甲军挤出了皇宫堡。为避免被围,德军在塞克什白堡周围作战的八个师只能在22日凌晨从SS第9霍亨斯陶芬师把守的一条3公里宽的走廊撤退,苏军打开了通往匈牙利西部和奥地利的大门。

由联邦德国档案馆军事研究人员绘制的苏德两军3月16-23日在巴拉顿湖进行的鏖战态势图

尘封的尾声:

3月23日开始,两军的战斗方式转为了后卫-追击战,苏军终于得以开始其进攻维也纳的计划。由于在撤退途中缺乏汽油,德军沿途遗弃了大量装甲车辆,被苏军在4月份当做自己击毁或缴获的战利品拍照宣传,数量达到了1100辆,虽然德军自己统计遗弃车辆也达上千,然实际战损可能只有60-70辆左右。

根据德军存封的档案显示,南方集团军群在3月15日有1024辆装甲车辆在修,也就是说德军实际出动的装甲力量只有其纸面兵力的30%,苏军显然只能在自己的报告里才能在战场上击毁1000多德军坦克。

如果加上“春醒”期间的战斗损失,德军装甲的战损仅在100-110辆左右,而同期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全损的车辆就达368辆,如加上第二和第四方面军的损失该数字还会上涨至450-500辆。

(注:在3月-4月这段时间,苏军宣称击毁德军战车达1000多辆,而德军宣称击毁的苏军战车达672辆。苏军战果宣称中近90%为德军遗弃的车辆,而德军战果宣称中大部在战后被苏军抢修又可继续投入使用)

在3月24日-4月1日将德军赶出匈牙利,冲向维也纳的后续战斗中,还有一段艰辛的作战在等着乌克兰第三方面军。

“春醒”前后3月6日—3月31日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南方集团军群伤亡一览:

乌克兰第三方面军 克氏数据:

3月8日—3月15日 伤亡32899人

3月16日—4月15日 伤亡139815人

乌克兰第三方面军报告:

4月1日—4月10日 伤亡35722人

减去得出:

3月16日-3月31日 伤亡104093人

苏军总伤亡:136992人

乌克兰第三方面军1945年4月1日-4月10日的损失报告

南方集团军群 十日报告:

3月8日—3月15日 伤亡12358人

3月16日—3月31日 伤亡10672人

德军总伤亡23030人

南方集团军群3月1日-3月31日战时卫勤数据

双方战损比为1:6

德军的损失并不难计算,南方集团军群在3-4月这段时间坚持给出自己的十日报告数据,按照报告我们不难得出,南方集团军群下属四个集团军在3月11日-3月31日的损失情况如下:阵亡3675人,负伤17779人,失踪1576人,共23030人,其在进攻阶段损失人数为12358人,防御阶段损失人数为10672人。

在1945年3月16日至4月15日的进攻维也纳行动期间,根据克里沃舍耶夫数据,乌克兰第三方面军损失了139815人,其中不可恢复损失32846人,而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的第46集团军和近卫机械化第2军损失了5815人。

由于冲向维也纳的行动中该部解放了不少战俘,给了该部不少隐瞒自己不可恢复性损失的机会,按照早期苏联官方宣传,苏军在1945年遭受的不可恢复性损失被压缩了1-2倍,喜好压低苏军损失的克里沃舍耶夫在其基础上统计,自然难以令人相信,俄罗斯当代军事历史学家瓦基莫维奇.索科洛夫认为,此役苏军的不可恢复性损失在11万-15万人左右。

不过我们没必要按索科洛夫的方向将苏军的损失往高处抬,因为即使按照克里沃舍耶夫和苏联官方的角度,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在“春醒”行动结束后对德军进攻这段时间的损失也足以令人唏嘘。

乌克兰第三方面军虽然没有给出自己在3月16日-4月1日的具体损失情况,但还是有办法算出来,根据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在4月1日-4月10日的方面军报告,其损失了35722人,用克里沃舍耶夫的139815人减去这一部分,苏军在3月16日-3月31日的行动损失了104093人,如果加上乌克兰第二,第四方面军的损失,这一数字将上涨到116000人,再加上克里沃舍耶夫在书中给出的“春醒”苏军防御阶段的损失32899人,也就是说,按照克氏的标准,苏军在“春醒”前后的防御-反攻阶段的损失人数在136999—148599人左右,而实际上,苏军遭受的损失更是远远高于这一数据,从整场战役的战损比来看,苏德两军的交换比依然达到了6:1-7:1。

对苏联红军来说,如此的战损是与SS第6装甲集团军,国防军第6集团军等精锐部队作战理应承受的代价,而不是网络上谣传的那么轻而易举。这样不仅是对苏联红军为反法西斯战争付出巨大牺牲的不敬,更是对历史的不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躁动春醒:1945年的苏德鏖兵匈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