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之战:尔朱荣与陈庆之的南北朝大对决
冷炮历史2021-03-26 10:4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528年,原本强势的北魏帝国,逐步因饱尝内乱而趋于分崩离析。在先后经历了六镇叛乱与河阴之变过后,继而又面临着山东和关陇两地的大规模起义摧残。更要命的是,部分南迁洛阳的贵胄为求自保,选择遁入南梁寻找靠山。随后便获得梁武帝萧衍的支持,并成功争取到名将陈庆之率领的北伐军协助。
最终,相互纠缠的三方在洛阳附近大打出手,演绎出南北对抗的极致状态。但还是综合实力更高一筹的尔朱荣集团,做到了在混乱中笑到最后。
北魏与南梁的对峙形势
尽管尔朱荣在河阴之变中消灭了打不过北魏皇亲国戚,却难免因各种缘由而产生出漏网之鱼。比如被他扶上皇位的魏庄帝元子攸,就是获得较多利益的家族遗珠。当然,也有像北海王元颢之类的强硬反对派,始终不愿承认新的既定事实。但苦于自身实力的明显不足,只能暂时跑到南梁境内寻求庇护。
此时的东南建康宫廷,依旧沉浸在由皇帝萧衍领衔的崇佛高峰之中。尽管梁武帝的整个执政生涯都不乏战争记录,但基本没能波及都城所在的江东腹地。所以在表面上还存有相当实力,足够在历史留下小规模盛世幻像。甚至连主要的统治阶层也信以为真,经常找机会对淮河以北的乱局指手画脚。直到元颢等洛阳世家的阵线投奔,进一步激发起只存在于虚幻中的复兴迷梦。
晚年的梁武帝
事实上,从公元525年起,南梁军队就几乎每年都要发兵支援某个战场。首先是在淮北掀起叛乱的前徐州刺史元法僧,在著名的彭城附近向建康宫廷请降。由于没能帮助其站稳脚跟,只得在次年春季迎来北朝方面的军事报复。最后还成功的劝降了城中守军,并击退了企图阻拦自己的北魏援军。此后,更是在公元527年的涡阳重挫对手,逐步在江淮流域取得暂时性的优胜地位。
不过,这些胜利的前提条件,源于北魏帝国的南北割裂对立。因此,由精选士兵组成的南梁大军,往往只需要面对实力孱弱的地方戍卫民团与腐化程度较高的洛阳禁卫军。甚至还在无形之中,利用了六镇叛乱的特殊窗口期。但在梁武帝等自恃甚高的决策者看来,这就是帝国行将就木的细节表现。倘若再有更大的机遇摆在面前,足可以将纵横中原200百多年的胡族都驱逐出去。
早年的陈庆之 在对北魏的作战中也是胜负参半
深入介入北魏内乱的 南梁北伐军
于是,当包括北海王元颢在内的大批洛阳系贵胄来投,梁武帝便毫不犹豫的派兵协助其实施复国大业。但有限的资源和连年用兵带来的持续损耗,让其暂时只能凑出7000名士兵应付。好在带路党们在黄河以南还具有较强号召力,能吸引到更多同情者加盟,才让建康宫廷的复兴计划不至于胎死腹中。
当年3月,包括尔朱荣在内的北魏精锐边军大举东进,前去攻打山东境内的邢杲寇乱。蓄势待发的南梁部队便借机从泗水出发,直扑当面的睢阳。北魏中央宫廷对此剧变表现的措手不及,只能靠征发来的7000名地方军加以抵御,再用构筑临时土城的方法尝试抵御。其中就有不少当年随魏孝文帝南下的军户后裔,更多则是也不乏那些用各种手段强征来的地方豪族武装。但陈庆之根本不愿意浪费太多时间,选择分头强攻其中的3座营垒。由于对方阵中也缺乏骑兵,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到相互支援,便被集中局部数量优势的梁军攻破。元颢等人也抓紧时间搞招降纳叛,逐步拉起一批愿意支持改革政策的新队伍。
传统的南北朝冲突前沿
接着,魏济阴王元晖率领20000名近卫军进驻考城。企图用四面环水的严密防御,拖延两股对手的前进步伐。陈庆之也立即命人构筑壁垒围困,迅速攻破了尚未完成部署的守军防线。不仅俘虏了敌方主帅,还将大批辎重和降卒都收入囊中。然后继续高歌猛进,将更多匆匆集结的魏军吸引在荥阳、虎牢和洛阳三地。最终迫使魏孝庄帝元子攸逃往山西,将黄河以南的几乎全部领地都拱手让了出来。更多来不及跑路的鲜卑贵族,就纷纷表态要忠于杀回来的元颢。
从表面上看,这就是自南北朝对立格局出现以来,南朝方面对北朝劲敌的最有利时刻。但大量依附鲜卑帝国的势力,其实并没有遭到根本性的重创。陈庆之在正面战场上所获得的成绩,也不过是依托带路党不断协助的必然结果,更像是在用激进表现为彼此争取时间。倘若没有地位崇高的北海王的影响力存在,战争的进程根本没可能如此轻松。一旦以契胡集团为首的真正实干派回过神来,局面便立刻朝着不利于北伐军的方向发展。
长期征战在前线北魏边防军
此时,河南的动荡也却是引起了尔朱荣本人的注意。他一面派独孤信率领先锋部队南下救驾,同时也着手聚集起足以发起大规模反攻的新军。由复辟者派来的北魏叛军,也顺势渡过黄河向北展开新一轮追击。但这些长期居于河南地的部队,在战力上完全不能同活跃于北方前线的边军抗衡。刚刚遭遇便立即溃不成军,只有少量残部得以撤回黄河北岸驻扎,并向后方索要更多援兵支持。
此后,已宣布登基的元颢也只能继续向北增兵。由于在先前的混乱中收编到不少支持者,他的麾下已经集中起超过100000人的胡汉混合大军。反倒是陈庆之率领的7000部队,在联军中的占比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但为了保住本次北伐的成果,也只好硬着头皮渡河,在位置较好的中郎城中静候大战来临。
战力 士气都非常堪忧的北魏中央军
迅速机动的契胡骑兵
公元529年夏季,尔朱荣、元颢和陈庆之三方在黄河两岸拉开架势,展开旷日持久的长时间对峙。其中,南梁士兵因善于守城且缺乏同对面的利害关系,反而被安排在最靠前线的位置。他们完全以沿袭汉魏旧俗的步兵为主,数次据城击退了契胡集团的试探性进攻。
作为盟友与东道主的北魏叛军,则继续在黄河以南静候时机。准备先利用南朝援军消耗敌手,再乘势发起全面反击。其成分也基本是少量流亡者+大批投诚中央军的畸形模式,因而缺乏在激战中逼退强敌的能力。唯一的优势就是数量庞大,足够覆盖相当宽广的正面防线。但缺点依旧是机动部队匮乏,无法在遭遇紧急情况时做出迅速应变。
黄河成为阻隔两大阵营的天然屏障
已经稳住山西、河北两地的尔朱荣,同样将大批能征善战的精锐搜罗到洛阳地区。除自己当初构建的契胡集团武装,还有像高欢之流带来的六镇残部,以及大批来自河北的汉家豪族士兵。只是苦于不能迅速拔除孤军深入的南梁部队,暂时拿躲在南岸的叛军没有什么办法。最后只能征调来民夫帮助做工,赶制出大批用于渡河的木筏。然后绕过陈庆之率军据守的中郎城,也避开了元颢部署在对岸的眼线,悄悄将一批骑兵送到南面战场。由于继续在本阵留下营垒、辎重和更多仆从部队,行动过程又做到了相当保密,丝毫没有为敌对的两方所及时察觉。
契胡兵马一旦踏上南岸平地,便立即将自己的野战优势发挥到玲离尽致。元颢等洛阳派鲜卑贵族,基本都依仗那些能力退化严重的北魏中央军作战,惯于躲在安全区内寻求庇护。数年来的冲突也早已证明,他们很难在对抗农民军之外的对手时表现正常。如今又突然遭到大股铁骑的疯狂突击,不经认真抵抗便纷纷作鸟兽散般争相逃离。原本就不在一线的元颢,还企图在洛阳城北的石桥附近领兵地域。结果也是毫无意外的被彻底击溃。自己只能策马出逃,留下自己的儿子与陈庆之派来的联络官被一同抓获。
南梁北伐军在撤退的过程中全部覆没
留在北岸的南梁部队,直到最后才终于意识到情况极其不妙。主将陈庆之匆忙率部后撤,沿途却不断遭受尔朱荣派来的人马监视和袭击。在经历连续不断的减员后,又被突然暴涨的河水挡住生路,进而酿成全军覆没的超级惨剧。他自己也只能靠乔装打扮逃命,最后是以和尚的身份才侥幸跑回南梁境内。
至此,这场意在策动北朝内斗的远征行动也就此黯然落幕。尔朱荣得以腾出手来,率军前往关中镇压当地叛乱。已经逃到山西的魏孝庄帝元子攸,也终于能重新回銮洛阳坐镇。南方的梁武帝虽没有责罚陈庆之,却也清楚自己的偏安王朝已很难有机会向北面开疆拓土。对于任何一个始终以正统自居的集团而言,这样的形势恰恰是最危险而自己最不想预见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洛阳之战:尔朱荣与陈庆之的南北朝大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