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库路姆战役:古代战象部队的正确打开方式
冷炮历史2021-04-20 09:3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前279年,罗马共和国继续为争夺南意大利主导权,同希腊盟军展开激烈角逐。由于双方在战略、战术和动员体量方面都各有千秋,所以在前一年的赫拉克利亚战中相互重创。进而都提早亮出了最后底牌,加剧了整场冲突的消耗程度。
但在当时,堪称孤家寡人的皮洛士已开始察觉出不妙趋势。为了尽快搞定难缠的罗马对手,他不得不对旧式的马其顿军队体系做出必要调整。最终,还是凭借自己对战象部队的特殊理解,艰难拿下了阿斯库路姆战役的惨胜。
即便战胜罗马人 皮洛士也为巨大伤亡而感到心疼
早在公元前280年,皮洛士就因自己在赫拉克利亚战役的胜利而叫苦不迭。从表面上看,他所依仗的马其顿长枪战术,的确能在正面对抗中有效压制罗马对手。但由前后三线部署所带来的巨大容错率,屡屡让军团在紧要的危急关头中起死回生。因此,即便是首先选择退出沙场,也能给胜利者造成巨大伤亡。哪怕是水准非常抱歉的骑兵,也可以凭借个人勇武给希腊精英造成不小损失。深深刺痛着那位伊庇鲁斯国王的敏感神经。
由于主要是靠众筹粮饷、四处募兵和东道主接济的方式在加以维持,所以皮洛士对作战过程中的伤亡比非常关注。除了紧紧跟随在自己周围的王室近卫军,需要较长时间训练的长枪方阵步兵,很难在战争期间就速成出来。至于更多从帖撒利、克里特、色雷斯和罗德岛招募的佣兵,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快速恢复。因而,他不得不将在随后会爆发的新一轮大战中,将自己非常瞧不上的塔林敦人派上前线。同时,也继续从亚得里亚海对面的希腊募集到少量援兵,甚至开始派征兵官员到西西里岛寻求帮助。
皮洛士被迫将大量希腊民兵和意大利盟友都编入野战军
好在,罗马的军事扩张不仅让希腊城市感到紧张,也同样为生活在附近区域的意大利土著所警惕和忌惮。因此,皮洛士的西征军才刚刚靠岸,生活在半岛最南端的布鲁蒂人就表示会派人予以支持。等到联军在赫拉克利亚战役中逼退强敌,早有反心的萨莫奈人与卢卡尼人也纷纷跑来加盟。正是他们的踊跃参与,让皮洛士得以为开春后的再度进攻而凑足野战军。但精锐骑兵部队的损失,依旧无法靠这类临时手段予以补齐。这也对他日后的临场部署造成了不小影响。
与此同时,刚刚输掉前次决战的罗马,却并没有因溃败而显出慌乱。相反,由于早就为应付皮洛士而下达了动员令,所以根本不愁对受损部队予以人员补充。哪怕是屡遭重击的羸弱骑兵,也有源源不断的意大利同盟充当替补。最后,他们还为应付敌军的大象,临时研发出300辆特制战车。希望通过对这些巨兽的群起围攻,实现对联军阵营的彻底压制。
皮洛士的出现 也吸引到许多意大利盟邦的注意
希腊阵营的第二阶段行军线路
公元前279年春天,皮洛士率领他的新编部队北上,直逼半岛东部的阿普利亚。由于当地土著普遍倾向于效忠罗马,所以就沦为联军方面的蹂躏对象。何况这里也不是双方的传统交手区域,所以能很好的避开防御部署,强迫共和国派兵前来进行会战。
果然,元老院在接到盟邦遭袭的消息后,迅速派指挥官普布利乌斯率军赶往救援。其中就包括了由20000公民兵组成的4个罗马军团,以及与之数量相当的拉丁盟友。特别是肩负掩护侧翼安危重任的骑兵,基本都由这些同盟者负责提供。因为对区域环境更为熟悉,又有沿途向导的积极配合,所以很快就在阿斯库路姆城附近捕捉到对手。双方也很快省去了相互试探阶段,直接遣上主力展开全面冲突。
在纯粹的步兵交战中 罗马军团丝毫不虚于马其顿方阵
此时,由于战场位于河流附近的密集林地,所以非常适于罗马人的灵活线列战术。相反,皮洛士在部署完长枪方阵后,发现已没有供轻步兵和骑手施展的大片空间。结果,双方继续重复着前次攻防中的血腥焦灼,却都无法彻底压过对面。军团步兵还习惯于利用林地间的崎岖不平,屡屡从侧翼和中间缝隙处策动小规模突袭,并将整片林地都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直到夕阳西下,两军才暂时回到本方营内歇息。
当天夜里,皮洛士便再度派大股轻步兵出场,趁机将整片林地的控制权都攥在手里。等到罗马人在发现大事不好,眼前已经是由大象、投石手、标枪和弓箭手组成的混编力量。于是便慌不择路的逃往河流对面,重新扎营并继续保持住对峙态势。希腊联军则将易受惊吓的象队撤回后方休整,仅以骑兵和轻装部队监视对面动向。
战象的登场 将罗马人驱逐到河流对岸
一副由近代人绘制的 阿斯库路姆战役布局图
隔天上午,罗马人主动向使节联络皮洛士,询问是否愿意让自己渡河进行决战。后者考虑到目前战场基本由自己一手掌握,便欣然同意了这个对自己看似无碍的合理建议。否则,他就必须调动笨重的长枪方阵发起泅渡,比纵容对手来袭更易出现状况。
稍后,整支罗马-拉丁大军便安然返回他们先前据守的河畔空地。作为铁杆主力的4个军团,依次组成最坚固的中央阵线,彼此间还安插有忠于共和国的同盟步兵。数千名意大利骑兵分配在固定两翼,身后还有各有150辆特制的反大象战车待命。
现代人绘制的 阿斯库路姆战役布阵
皮洛士则将最精锐的帖撒利和塔林敦骑兵都放在右翼外侧,用于保护几个由伊庇鲁斯人组成的长枪方阵。但在他们步兵阵线的最中间部分,是以塔林敦公民为首的各希腊城邦部队。他们的传统重步兵装装备在灵活度方面有一定优势,也因被两头的伊庇鲁斯人夹着而难于轻易逃跑。至于以萨莫奈人为主的意大利步骑兵,全都被安排在最不要紧的左翼。
值得一提的是,皮洛士为应付罗马这样异常顽固的对手,还将大部分王室骑兵留在二线待命。19头弥足珍贵的战象,也被留在骑兵背后充当决胜武器。它们周围还密布着大量轻装部队,专门负责解决那些可能威逼巨兽的干扰因素。
伊庇鲁斯的方阵 依旧在强侧不可阻挡
很快,伊庇鲁斯人就在他们重点布置的右翼位置上先拔头筹。由于顶不住长枪方阵的集团式压进,那里的第一军团和拉丁盟军被逼的节节败退。若非有三线预备队的前后交替掩护,可能已经因在溃不成军的尴尬中被逐出现场。边上的拉丁骑兵虽同样表现勇猛,却还是架不住技艺更为娴熟的希腊式侧翼强袭。于是纷纷选择下马步战,收缩到步兵同僚阵线中加强防御。皮洛士也敏锐捕捉到这一侧的重大机遇,下令后方的象队实施突进,帮助步骑兵一同夹攻对手侧翼。
于是,罗马人开始出动自己的反大象车队。这些分别装备弩炮、长柄镰刀、大型抓钩和点火装置的超级武器,瞬间就让对面的印度象夫们大吃一惊。但在这些车辆发挥具体作用之前,皮洛士又下令将象队从前线撤走。只留下轻步兵和骑兵联手,将来不及做更多反应的车辆击溃。
罗马人的反大象战车 也没有收获料想中的奇效
但在战场的其他区域内,罗马士兵的战力优势仍旧十分显著。尽管总是难以击破长枪方阵的当面,他们却可以在血腥的近身肉搏中胜过其他对手。比如被安排在最安全位置的塔林敦公民,便在两头友军都在坚持的情况下,提早因难以承受高强度作战而掉头逃跑。幸好皮洛士提前预留了二线骑兵,迅速冲上前堵住了这个中路缺口。而呆在左翼的萨莫奈人,同样挡不住罗马军团的凌厉攻势,同样出现了大面积溃退现象。
关键时刻,还是经验丰富的皮洛士做出决断,拼凑出驰援弱侧的临时分队。除自己身边的残余王室骑兵,还有刚刚从右翼顶端扯下来的多头大象与轻骑兵。于是,19头战象兵合一处,暂时堵住了对手的强侧优势蔓延。但因为对抗过于激烈,国王本人和所有近侍也都在混战中负伤。两军也继续在各自的位置上形成可怕对峙,再一次将预设的击溃战变成了惨烈消耗。
皮洛士不断以战象充当预备队 奔波在战线各头
罗马军团士兵和他们的拉丁盟友
最终,阿斯库路姆战场上的血腥僵局,被一批姗姗来迟的意大利人所打破。那时选择为罗马而战的4000名阿皮亚人,因路途遥远而没能赶上此前的战斗。但他们还是对希腊联军的大营发起袭击,并在夺取足够辎重与财务的同时,不忘纵火焚烧整个作案现场。
皮洛士千算万算,没有料到自己会遇到如此意外。于是在稳住前线危局的基础上,再次将战象和骑兵集中抽调出来,配合轻步兵一起被派往营地位置展开救场行动。对方挡不住他们的疯狂反击,便在留下一地鸡毛后被顺利驱逐出去。不久,当空观战一整日的太阳也开始准备下班,两支军队这才勉为其难的停下厮杀。罗马方面有6000名公民和同盟成员被杀,并且再度撤回到河道对面,因而往往被算成名义上的失败方。
不断的惨胜 让皮洛士感到心灰意冷
皮洛士也损失了3500名士兵,还有更多伤员因辎重损失所造成的缺衣少粮,在随后的几日内不治身亡。.甚至因担心罗马人还有余力再度发难,尽早率领余部撤回南方。当有马屁精为此战的惨胜向他道贺,这位伊庇鲁斯国王便留下了流传至今的名言金句:如果再赢一次罗马人,我们就要万劫不复。他们就像是从喷泉里流出的水一样源源不断!
但更让他感到心寒的是,塔林敦人等邀请者对自己处境的漠不关心。他们不仅没能力与伊庇鲁斯并肩作战,也不愿意为国王的征兵计划提供粮饷。这促使他决定要尽快结束这场注定是没有结果的战争。最后还是依靠叙拉古使者的邀请完成借坡下驴,带着残部开往西西里岛继续,开启了另一场针对迦太基人的大规模战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阿斯库路姆战役:古代战象部队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