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胜于体量:72名倭寇从杭州湾杀到南京城下
冷炮历史2021-05-17 06:3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古往今来的战争史上,总有无数经典且让人咋舌的以少胜多案例。很多时候,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竟不取决于手中武器的技术含量,而更仰仗于双方人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水平和勇武风尚。至于单纯的纸面数量多寡,则会因各类情况而沦为次要因素。发生在1555年的倭寇进攻南京之战,就是此类现象的集中体现。
明朝中期的倭寇泛滥 始于官军对双屿岛的突然袭击
早在1548年,当时的闽浙总督朱纨便奉嘉靖皇帝之命,开始严查与整肃东南沿海的走私海商集团。由于确信对方习惯以舟山群岛中的双屿岛为集散中心,便策动2000多名来自浙西山区的民兵发动突袭。不仅成功将岛上的走私商贩一扫而空,还以填埋港口的方式确保当地无法继续复兴。次年,类似的行动又在南面的福建展开。从而使得大批私商成员都随船流落海上,或是分头躲藏在过去鲜有人问津的小型岛屿上。
不同年代的倭寇 来源和成分其实都不相同
迫于生计压力,以及对明朝地方官所强化的基层保甲制度恐惧,这些过去以走私为主的商团成员,迅速转化为让地方官员都谈之色变的倭寇。同时也逐步将有节制的暴力行为,升格成针对特定目标的军事行动。不过,因为本来就缺乏正规军框架,单次出击的规模也非常有限。所以在其真相闹事的初期,整个大明朝都没有对他们太过在意。加之在1550年的北方,还爆发了险些让皇帝从京师滚蛋的庚戍之变,就更没有精力来管海岸边的几股小小毛贼了。但小规模的火拼却在那些年里时有发生,而海商们留在岸上的亲属又容易为官府的连坐策略所祸及。因而,双方之间的矛盾被迅速积累起来,最终酿成了一场撼动浙江与南直隶省的群体性事件。
倭寇最初在杭州湾内的绍兴上岸
公元1555年6月,一支由72名所谓倭寇所组成的小规模队伍,突然在浙江绍兴的上虞县登陆。相比过去的谨小慎微,这些人不仅对自己的存在毫不避讳,反而经常主动对遭遇的官军痛下杀手。先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占领一座民宅,继而被知府和卫所千户所率领的部队给团团围住。毕竟,在整个明朝统治的时代,浙江都是执行海禁政策与有限朝贡贸易的关键省份。因而在看似并不要紧的绍兴与宁波两地,都安插有数目不小的海防卫所。哪怕存有冒名吃空饷的固有顽疾,也能凑出远多于倭寇们的士兵阵容。
倭寇劫掠不友好民众的房屋
然而,海禁政策本身的松紧变化,并不能对基层士兵的战力起任何促进作用。于是,72名倭寇便连夜发起突围,成功从千名官军的包围圈中成功杀出。接着又转向北面的首府杭州,在外围的州县横行无阻。由于先前的伤亡或中途退出,队伍中的人数已减少为60人左右。但依旧不妨碍他们在帝国的内陆四处纵横,而堂堂省级首府的驻军却对此毫无办法,还惹得全城市民都因传闻而异常恐慌。
大部分明朝官军对这批倭寇毫无办法
不久,60名倭寇向西转入南直隶境内。在后来以盛产读书人与商贾著称的徽州,终于撞见了500名敢于站出来履行职责的明朝官军。我们通过这个留存的数量便可得知,这些人应该由附近5个百户卫所共同凑集。但联合执法的效果却还是让人大跌眼镜。因为相比沿海的同行来说,这些久居内地的官军更无多少实战历练。于是在发现对方并不好惹的情况下就直接一哄而散,将县城之外的广大乡间都交由对方处置。但倭寇们也不准备在原地逗留太久,继而向北抵达宣城附近的泾县,并轻松驱散了300名被匆匆召集起来的官军。
尽管远离海岸 倭寇们依旧在大部分区域内横行无阻
此时,长江边的马鞍山驻军有些看不下去,在指挥使缪印的率领下赶来驰援。然而,当信心满满的将领带头向倭寇们开始射箭,却被对方徒手将箭矢直接从空中抓取。显然,这主要是因为所用的弓弩都磅数太低,根本无法对远距离的目标缺乏有效杀伤力。但对广大乐于混吃等死的普通兵丁而言,能顺利弯弓放箭已实属不易。结果,面对眼前这些如此可怖的亡命之徒,很快就因士气大跌而真相奔逃。只有一些来自江北的芜湖士兵坚持留下,被蜂拥而至的倭寇给全部杀死。
倭寇们的肆无忌惮 让明朝的地方军政大臣都非常恼火
当然,这些阵亡者的出现,也预示着倭寇很难在每个地方都为所欲为。果然,在稍后进攻芜湖县城的战斗中,本地居民便纷纷抱团进行抵抗。哪怕无法在巷战中当面肉搏,也可以从自家二楼的窗户内掷出砖块、罐子和石灰。最后竟依靠自己的勇敢,将骄横惯了的倭寇们都驱逐出城。后者的队伍规模也进一步减少为53人,可见其在芜湖县蒙受了“巨大损失”。
明朝时期的南京城地图
此后,已近乎癫狂的53名倭寇兵临南京,又是在一场毫无悬念的火拼中,杀死了300名蹲守江宁镇的官军士兵。其首领更是穿上红衣,策马引导小弟们在西南方的安德门发起示威活动。但苦于城墙高耸而大门过于厚重,还是不得不转头向南方的太湖流域撤退。但在途经秣陵关时,依旧能将刚刚聚集起来的数千名官军吓得四散而逃。而名义上留守南京的明军,只能在城墙背后干瞪眼。靠着搜捕所谓倭寇间谍的名义,稍稍稳住已浮动起来的市民军心。
倭寇们在明朝内陆的纵横路线
最终,这批倭寇渐渐失去了锐气,开始遭更多明朝援军的来回夹击。直到在大运河东岸的苏州浒墅关,逐步被从四面八方追来的明军彻底围住。再经过一番垂死相争,才终于遭几十倍与自己的官军给彻底消灭。
根据当时的官方记载,这些洞穿两省防务的海商武装成员,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打死打伤约4000人。惹得北方的嘉靖皇帝龙颜大怒,先后将包括1名兵部尚书、1名兵部侍郎、3名知府在内的46名官员罢黜或降级。但对于已整体糜烂的东南沿海防务而言,这些行政措施不可能对现状有任何效果可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质量胜于体量:72名倭寇从杭州湾杀到南京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