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罗斯号:象征皇家海军崛起的英国王牌战舰
冷炮历史2021-07-02 09: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16世纪初,英格兰依旧是一个孤悬于欧洲大陆之外的二流国家。由诺曼征服者所带来的中世纪荣光,早已随百年战争失败和玫瑰战争的内耗而烟消云散。因此,即便很早就设有专门的皇家海军建制,却依旧在海上强国的大名单中排不上号。
都铎时代的英格兰 大致就是个欧洲二流国家
直到雄心勃勃的亨利八世继位,上述情况才有了根本性转变。为了能在新一轮欧陆争霸的大潮中崭露头角,他不惜血本的扩充舰队力量,其成果就包括了最有名的玛丽罗斯号大帆船。
亨利七世时代建造的 摄政王号战舰
事实上,早在15世纪后期,当政的亨利七世就为应付法国威胁而被迫投资海军建设。过去,由于海峡的布列坦尼长期独立于巴黎宫廷之外,所以能充当英国南部海防的天然缓冲区。但在1488年的兼并战争结束后,这样的独天独后优势已不复存在。这迫使伦敦方面被动升级武备,并力图与先后控制北方弗兰德斯沿岸的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王室都搞好关系。等到年轻的亨利八世继承大统,也基本延续了上述战略方针。甚至还迎娶比自己年长许多的西班牙公主凯萨琳为王后。
亨利八世与他的西班牙妻子 凯瑟琳
当时的法国瓦鲁瓦王朝,已经为夺取意大利半岛的主导权而深陷战争泥潭。由于意大利南方的西西里岛和那不勒斯拥有西班牙世系,北方的米兰又是神圣罗马旧地。因此,每当有法王亲率部队翻越阿尔卑斯山,便会立即遭拥有姻亲关系的两大家族围殴。巧的是,英国的都铎家族也一直宣称自己拥有法国王位继承权,又与西班牙人完成联姻。所以就义无反顾的加入反法同盟,并力图先在海上打出名堂。
近代画作上的 玛丽罗斯号战舰
公元1510年,亨利八世下令建造2艘全新的卡拉克式大帆船战舰。包括了,用家族红白玫瑰徽章命名的玛丽罗斯号,以及用妻子凯瑟琳徽章定名的彼得石榴号。其中,前者的500吨级体量较大一些,在武备和重要性方面也更为突出。
玛丽罗斯号是非常典型的卡拉克式大帆船
作为典型的卡拉克式大帆船,玛丽罗斯号拥有那个时代的全部超级战舰特征。高耸的船体本身就设计有上下三层结构,首尾的塔楼同样是坚固异常的三层配置。这让该船在初始阶段就能安装78门各类火炮,并有充足的空间收纳炮弹和火药。其中,某些安装在船体下层的侧翼重炮,具备了直接洞穿敌舰外壳的强大战力。因而,玛丽罗斯与其姊妹舰,都必须拥有很高强度的结构,以便承受由多门火炮同时发射所产生的后坐力。为此,整个英格兰南部的大片橡木林都被一扫而空,方才撑起君主个人的野心勃勃。
玛丽罗斯号上的重型舰炮
公元1511年7月,玛丽罗斯号的主体在朴茨茅斯下水。随即又被逆流拖入泰晤士河,并在伦敦附近的基地内完成余下舾装工作。由于是皇家海军旗舰,所以还配有相应的镀金旗帜与各类横幅,仅在视觉层面也能给观者以巨大震撼。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如此硕大的船体和沉重结构,都不影响该舰的航行速度。因为设计师在前后4根桅杆上,布置有多达9面大型风帆。以至于在稍后的数次竞速比拼中,玛丽罗斯号都胜过了小于自己的友舰。即便遭遇逆风阻挡,也可以巧妙的进行Z字航行。
玛丽罗斯号在速度上超越了许多较小船只
此外,玛丽罗斯号从一开始就被定位于纯粹的作战舰艇,无需附带任何商业仓储职能。因而,有限的空间不仅被用于安放武器,还可以在战时额外搭载不超过400名士兵。他们大都是精心挑选的长弓射手,并且携带有适于纵火的重型箭头。在那个火炮尚未完全统治战场的特殊时代,这类补充无疑会让战舰在近距离交锋中握有更大优势。
作为旗舰 玛丽罗斯号经常在作战中冲在前列
公元1512年4月,刚刚服役的玛丽罗斯号就被派上战场。她被作为海军上将爱德华的旗舰,率领由18艘船组成的编队向南航行,并遭遇到法国-布列塔尼联军的顽强阻击。由于几艘英军主力军都具有火力优势,很快就成功逼近对方,并在惨烈的跳帮战中俘虏了12艘敌船。事后还不忘袭击布列塔尼海岸,以烧毁村庄的方式破坏法军动员能力。
在战斗中与法国人同归於尽的 摄政王号
当年8月,皇家海军再度折返法国海岸,并在第二次交锋中获得大胜。虽然布列塔尼人的旗舰疯狂反抗,最后还同亨利七世时代建造的摄政王号同归於尽,却还是无法阻挡玛丽罗斯等其他一众新锐战舰的强袭。在最终迫于风暴来袭而撤退前,英国人已成功烧毁27艘法国船只,并将其余5艘俘虏回去。
法国人就是玛丽罗斯号的唯一对手
到了1513年,皇家海军已绕过布列坦尼半岛,开始将打击区域扩大至比斯开湾。法国守军则被迫从地中海调来桨帆船战舰,企图利用灵活的浅水机动性与之周旋。但摄于玛丽罗斯号等大帆船战舰的火力,还是没能阻挡英国人在布雷斯特成功登陆。然而,作为指挥官的爱德华爵士,却在稍后的一次小规模冲突中意外战死。围城英军也没能逼迫法国人乖乖就犯,只能草草结束了这次长距离远征。同时,北方的苏格兰人为声援法国而悍然出兵。尽管在弗里敦战役中全军覆没,但也成功牵制了整个皇家海军的注意力。由于害怕詹姆斯四世的大米迦勒号战舰来袭,包括玛丽罗斯在内的英军主力军都被迫停在本土待命。
非战争期间 玛丽罗斯号也承担着外交任务
不久,由于意大利战争进入停歇期,玛丽罗斯号便暂时没有了军事任务。大部分士兵被解聘遣散,水手数量也始终维持在最低水平。倒是国王本人还对心爱的战舰念念不忘,在1520年乘坐其度过英吉利海峡,参与了同法王弗朗西斯一世的高峰会谈。但无论玛丽罗斯号如何在海上势不可挡,英国军队都没能在法国西北部的沙场上更进一步。等到神圣罗马-西班牙联军在1525年的帕维亚战役中获胜,作为二流添头的英格兰也就没法继续将长期战争维持下去。
以玛丽罗斯号为首的舰队 正缓缓驶离多佛尔港
此后,亨利八世因急于同年老色衰的妻子离婚,惹怒了凯瑟琳王后的西班牙娘家。英国便不再热心于充当反法同盟的小跟班,继而还由于激进的宗教改革,一度为半个欧洲所抵制和隔绝。玛丽罗斯号自然也失去了出场机会,但却一直作为皇家海军的重要资产被维护下来。直到破碎的联盟在1544年获得恢复,才再度被武装起来派往海峡对岸。期间,设计师还根据最新的武器发展潮流,对整艘船进行了中期大改。尤其是为增加重型火炮的数量,而特意在船身的主体结构上增设一层。玛丽罗斯号的舰炮数量,也被迅速提升到史无前例的91门水准。但也是这次大规模改装,为其日后的倾覆埋下了隐患。
在苏伦特海对峙的英法两国舰队
公元1545年春季,恼羞成怒的法国人决心展开全面反击。他们在塞纳河口的哈夫勒尔集结了50000名重兵,准备对不列颠岛南部发动两栖攻击。得到消息的英国人也立即在朴茨茅斯准备迎战,并将大量武器和人员都送上老当益壮的玛丽罗斯号。
突如其来的大风 造成玛丽罗斯号的迅速倾覆
最终,两军在位于怀特岛和汉普顿郡之间的苏伦特海遭遇。玛丽罗斯号作为象征皇家海军的标志性战舰,再度一马当先的冲在全军最前列。然而,突如其来的大风却让船体发生严重倾斜。由于此前的大规模改装,这艘卡拉克式大帆船的平衡性已大不如前。加之有粗心大意的水手忘记关闭侧翼炮门,致使大量海水被瞬间灌入整个右舷。这艘曾被亨利八世当做珍宝的王牌战舰,边因这一系列意外叠加而彻底倾覆,带着400多名船员栽入湍急的海中。好在登陆法军也没能取得任何进展,才让英格兰免于被对岸的征服者再度占领。
玛丽罗斯号的最初打捞方案
在这场可怕的海难发生后不久,亨利八世便聘请威尼斯专家前去进行打捞工作。他们原计划以2艘同样是500吨级的船只充当平台,然后利用绞盘+滑轮的机械力将玛丽罗斯号拉出水面。但通过一番勘察才发现,此处海域的水流非常湍急。船身又因负载大量武器装备,早已深深陷入海底的淤泥之中。最后又迫于大风阻碍,只能放弃救援设想。倒是有不少渔民和冒险家私自行动,将部分枪炮打捞上岸,并以此在皇室的府库中赚的津贴。直到都铎王朝结束对英格兰的统治,类似的动作才趋于消停下来。后世渔民也总能在退潮时目睹玛丽罗斯号的残骸阴影,直到其外壳彻底为泥沙所完全覆盖。
玛丽罗斯号残骸的水底复原
1965年,英国潜水俱乐部再度号召成员搜索玛丽罗斯号。依靠社会各界的持续捐赠和现代声呐扫描技术的帮助,他们在次年就确定了残骸的大体位置。接着又经过多次探索和论证,才于1971年确信自己是真的找到了探寻目标。随即,更为漫长的打捞工作正式开启,直到玛丽罗斯号的主体部分在1982年重见天日。此后便被一直保留在干船坞内进行保护,并靠接待游客获得所需的维护费用。
正被打捞出水面的玛丽罗斯号残骸
对英国人来说,玛丽罗斯号就是皇家海军崛起的先兆。日后将纵横七海的世界秩序主导者,正是从该船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蹒跚学步。而对更多观察家而言,这艘保存良好的战舰,也自带着一个16世纪中期的微观文艺复兴世界。科学家不仅从中发掘出大量同时代枪炮,还成功搜寻到最符合古代工艺特征的英格兰长弓、原始乐器,以及各种早已很难查询的细节记录。无数领域的考古研究都能从残骸中寻觅到答案,足以让后人还原出一个最接近真实情况的古代世界。
(全文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玛丽罗斯号:象征皇家海军崛起的英国王牌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