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给巴尔之战:中世纪东非奴隶大港的霸权移位
冷炮历史2021-07-27 09: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1503年,桑给巴尔已是拥有千年贸易历史的著名口岸。但相对偏远的地理位置,决定其在环印度洋贸易链中的边缘地位。甚至是屈居于临近的其他强邦麾下,充当穆斯林王公们的委任统治领地。但葡萄牙征服者的来临,却从根本上打破了这轮命运闭环。
桑给巴尔岛地图
尽管此后的桑给巴尔并没有进行任何产业升级,却因交流渠道的增加而为更多外人所熟知。以至于在不长时间内就后来居上,完成了对大陆宗主势力的成功逆袭。
紧挨着非洲大陆的 桑给巴尔岛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最初的桑给巴尔居民竟源自旧石器时代。由于背靠整块黑非洲大陆,又有四通八达的印度洋水域加持,所以很早就有发展为贸易据点的良好潜质。所以仅仅到公元前2400年前后,便有商人从遥远的波斯湾或红海地区南下,并将随身携带的玻璃珠给永远留在当地。但岛上始终只有较小规模的原始村舍,反映出对外交流的有限与贸易规模的停滞不前。
公元1世纪 桑给巴尔岛已逐步为海洋贸易者所固定造访
到了公元1世纪,处于晚期的希腊化世界还在进一步向外扩张。许多长期同托勒密-希腊人有合作关系的阿拉伯先民,利用自己对印度洋季风的逐步熟悉,开始更为频繁的造访桑给巴尔。尽管类似的贸易据点并不少见,甚至一度遍布大半个非洲东海岸,却总有竞争失败者要来此碰碰运气。而且海岛的开化程度相对较低,不容易形成那种专门针对外来客的牢固集团,所以屡屡为形单影只的商贾们设为中转站使用。至此,桑给巴尔也算是初步融入自己所能接触到的第一个国际体系。
桑给巴尔的真正发迹 还要依靠穆斯林崛起
当然,桑给巴尔岛的真正发迹,还要等到穆斯林崛起后的公元10世纪。由于南下商团的日益增多,原本荒凉的海岛开始逐步充满生机。首先是来自黑非洲内陆的班图族移民,带着自己的冶铁工艺慕名而来。不仅开拓出大量耕地,还顺带以新的采石工艺构建成熟社区。这些进步又反过来提有利于招商引资,终于让阿拉伯和波斯人在11-12世纪间大量跑来定居。他们通常利用岛屿西部充当天然避风港,又将狭窄的海峡作为安全通道使用。甚至为各类需求,而建起了南半球的第一座清真寺。
桑给巴尔的黑人土著 实际上比阿拉伯商人来的更晚
不过,上述成就还不足以让桑给巴尔的优势获得完全彰显。因为除位置优势外,岛屿本身并不能提供多少商品或贸易原材料。穆斯林商贾同样会在北面的蒙巴萨、南方的基尔瓦和索法拉建立移民社区。利用丰富多彩的大陆资源,开发出能相互补足的多点网络。与之相对的桑给巴尔,倒更像是一个地位稍高的中转站,所能获得的比重也就非常有限。他们既没有像索拉法那样的金矿资源,也不可能用基尔瓦的充沛劳动力发展低端制造业,距离北方文明核心区域的距离更没法同蒙巴萨相提并论。
中世纪后期 桑给巴尔成为基尔瓦苏丹国领地
因而在13-14世纪之间,全岛都沦为对岸的基尔瓦苏丹国的外围领地。最高权力属于源自对方宫廷的某位王子,而基层问题则分别由土著和阿拉伯移民的各自首领裁定。一旦宗主国因继承人问题而爆发内斗,桑给巴尔就无法以中立态度置身事外,经济利益与自身安全都要被无限期拖累。整个精英层的注意力都聚焦于此,从而忽略了1499年到访的一群奇怪来客。那正是由达伽马率领的第1印度远征舰队。他们刚刚从强敌环绕的印度摸索至此,并在草图上对这座位置紧要的岛屿做了标记。
达伽马第二次远航时的 第4印度远征舰队
仅仅3年之后,达伽马率领更为庞大的第4印度远征舰队重返东非海岸。通过并不复杂的军事压力与简单交涉,就让作为区域龙头的基尔瓦苏丹国俯首称臣。但桑给巴尔的统治者已宣布从宗主国脱离出去,所以暂时避免了直接波及,同时还因穆斯林商船的避险改道而更加热闹。但在稍后的1503年,另一支葡萄牙海军分队因恶劣海况而被迫滞留。其中包括了由罗德里格斯-拉斯科指挥的1艘卡拉克大帆船。他们就停泊在对岸的基尔瓦,并在2个月的苦等中横扫整片水域。
传统的桑给巴尔经济 完全依赖穆斯林贸易体系
很快,依赖贸易收入的桑给巴尔便损失惨重。先后有20艘经过的商船被罗德里格斯下令截获,更多本地的小舟也无法豁免。随即,刚为摆脱宗主束缚而高兴没几天的苏丹,便主动派人到对岸传递警告。他要求葡萄牙船长将所有掠夺的商品归还,并为保证安全而将所有火炮都卸下来交给自己的部下看管。同时还从岛上的两个群体间动员士兵和船只,准备以战争姿态表达极端愤怒。事实上,苏丹并非对欧洲人的军事优势没有察觉。但也清楚大帆船无法在吃水较浅的海峡内肆意行动,并寄希望于使用数量优势来达到震慑效果。
本地商船在葡萄牙人的封锁下损失惨重
然而,罗德里格斯在收到口信后就断然回绝,并立刻以土著难以想象的方式展开进攻。鉴于无风天气与浅水礁石的威胁,他决定只用1艘大帆船上交通艇就冒险出击。首先是挑选出以戈麦斯为首30名士兵充当突击队,让他们尽可能都携带火绳枪作战。然后再将1门小型弗朗机炮安装到交通艇上,充当全体队员的火力依靠。最后还不忘告诫他们,要在对手完成部署前就抢先打响战斗。
乘坐小艇前进的葡萄牙士兵
于是,这场近乎一边倒的战役,便在隔绝非洲大陆与桑给巴尔岛之间的浅浅海峡上展开。苏丹的舰队主要使用源自波斯湾的桑布克帆船。作为典型的商业交通工具,这种单杆帆船有非常灵活的浅水机动性,却没有能支持安装武器的载台。非洲沿岸的大部分穆斯林海商,也都习惯于小团体行动,没有组织大规模作战的需求或经验。因此,许多船长在目睹弗朗机+火绳枪的齐射后,便立刻为自身安全而选择逃离现场。只有余下的4艘敢于继续同葡萄牙人展开缠斗。但威力有限的猎弓,根本无法同枪炮对比火力输出。因此,戈麦斯不断利用场面上的完全压制,率领手下发起跳帮肉搏。随后再将占领的桑布克帆船拖回去充当战利品。
源自波斯湾地区的桑布克帆船
尽管己方在水战中显得弱不禁风,桑给巴尔苏丹还是坚持让4000名士兵坚守沙滩。结果,本来无意再登陆交手的葡萄牙船长,不得不派更多人再进行一次军事震慑表演。这次,他们在交通艇外还加上了2艘刚刚俘获的桑布克帆船。全都临时安装了1门轻型佛朗机炮,并在火枪手数量不足的情况下,被迫让部分弩手也参加行动。而时刻紧盯的穆斯林部队,也迅速向预计靠岸的区域奔跑过来。
经常被安装上小艇的轻型佛朗机炮
可惜,人形肉盾始终无法同钢铁武器相抗衡。桑给巴尔守军刚冒冒失失的踏入射程,便在枪炮与钢弩的连续轰击下停住步伐。虽然可能有人会因此咒骂基督徒不讲武德,但包括苏丹儿子在内的30名贵胄还是迅速倒毙。本就是来充数的乌合之众,也因恐惧而争相退散,顺便把所有的善后难题都踢回到统治者手上。
桑给巴尔土著的特色战舞
事到如今,桑给巴尔的苏丹便也不再坚持。他直接将过去对基尔瓦的效忠转嫁,重新向远在千里之外的里斯本王宫称臣。这座原本多少有些默默无闻的近岸岛屿,也得以只用数额极少的供奉,加入进全新的洲际贸易体系。
18-19世纪的桑给巴尔奴隶市场
反而是对岸的前代宗主,稍后因内部紊乱和强行蛮干而惨遭荒废。于是,桑给巴尔在短短100年的时间里便后来居上,并将自己对大陆港口的优势维持了数个世纪之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桑给巴尔之战:中世纪东非奴隶大港的霸权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