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预演:彻底看穿清朝虚实的阿美士德号商船
冷炮历史2021-08-10 07:14鸦片战争预演:彻底看穿清朝虚实的阿美士德号商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1832年,一艘名为阿美士德号的英国武装商船驶离澳门,开启史无前例的中国之旅。虽然所有参与者都力图保持低调,却还是给当时的清帝国政府带去极大困扰。
更为重要的是,这艘商船虽看似其貌不扬,却会以惊人的方式游历整个中国海岸。不仅用实际行为洞穿帝国海防,还让所有当事人都彻底看穿了大清虚实。
缺乏对手的时代
在特拉法尔加战役中 大获全胜的皇家海军
19世纪20年代,英国依靠拿破仑战争的胜利,成为具有洲际主导型的世界强权。早已发酵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又在工业革命的技术加持下突飞猛进。但强大对手的生态位缺失,又促使其在全球寻觅新的对立面。于是,以大清帝国为首的远东,便无法再像过去那样有利于主流世界之外。
事实上,伴随本国海权力量的急速发展,不列颠早在18世纪就已成为清朝的最大贸易国。特别是在牵涉全欧洲的拿破仑战争期间,还忙里偷闲的对几大竞争者采取逐个击破策略。因此,皇家海军不仅会在地中海与大西洋上围猎法国舰队,甚至先后兵临哥本哈根、巴达维亚、马尼拉与澳门,成功将原本分散在丹麦、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人手中的海权都攥到自己手中。至此,东印度公司的对华贸易霸权正式确立。
19世纪初的广州 是清朝唯一开放的贸易口岸
与此同时,清朝继续严守继承自前明的海禁基本国策。其核心理念,就是为方便统御广袤区域而执行产业格式化。因此,即便有康熙同意在舟山增设对英贸易的红夷馆,也在乾隆当政后被重新取缔。几乎所有的对外商业关系,都被强制集中于广州一地。依靠有官方背景的十三行实施垄断经营,杜绝其他省份或民间团体的借机参与。自己也能坐享收入的绝大部分,实现对政治与经济操控的两手都要硬。何况在18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不远万里前来的列国外商都有严重竞争关系。所以即便不满现行政策与买卖环境,还是很难形成统一的反制势力。
当然,随着大英帝国在全球水域的力量提升,旧时的脆弱平衡便很难再维系下去。公元1825年,资本主义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经济危机爆发,让不列颠的金融新贵们感到芒刺在背。包括东印度公司在内的各大型经营实体,开始追求为自己开辟全新市场。长期拒绝搞正常交流的清朝,无疑是最符合需求的潜在目标。加之当时的法国失去了对英威胁能力,俄罗斯还是不久之前的反法同盟伙伴,后进的普鲁士更未成长起来。清朝便在部分英国人心中,自动充当起本方的临时敌手。
封闭的清朝因机缘巧合 沦为英国人苦心寻觅的重要对手
一路碰壁
速度快且吃水浅的飞剪式帆船
到了公元1830年,新式飞剪船的诞生进一步加速了中英矛盾冲突。原来,这种体型偏小的快速商船,能让商业航运的速度大为提高,也顺带降低了从加尔各答到广州的物流成本。于是,更多商人开始用这种浅水快船走私鸦片,对中国的内地市场造成巨大冲击。东印度公司也很快意识到,现有的单一口岸必然吞吐量不足,需要想办法在漫长海岸线上再寻觅新港口。
于是,英国人在2年后出动阿美士德号飞剪船北上,准备对清朝控制下的整片海岸做一次深入调查。内容涉及商业、地理、航运与军事等多个部分,并期望能说服某地的官员为自己打开方便之门。为此,公司特意派遣熟悉东方事物的林德赛出任全权代表,并由德意志传教士郭士立充当翻译和副手。其中,前者的父亲正是国会议员和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会成员,自己也有多年的广州经商履历。后者则先后游历过马六甲与澳门,会讲汉语而熟知儒家文化,甚至为林德赛取了一个中国名字–胡夏咪。他们也将凭借自己的东方学识,同之后遭遇的各路清朝官员进行周旋。
澳门是阿美士德号进行探测之旅的母港
1832当年2月26日,阿美士德号从母港–澳门起航,准备首先向东造访潮汕地区。事实上从16世纪开始,类似的航线便由葡萄牙人开拓出来。但无论是封闭自守的明朝,还是更看重北方利益的满清,都严禁外国商贾踏出珠江口范围。所以,本次航行的首站南澳岛,虽早已为各类游记介绍给外部世界,却在几百年内都鲜有人真正亲临现场。突如其来的强大逆风,也让林德赛等人的航行格外艰苦,用了整整1个月时间才望见岛屿。更让他们感到丧气的是,当地官员严守朝廷禁令,丝毫不给任何贸易机会。英国人只能悄悄用老办法搞点走私,然后又马不停蹄的转向闽越水域。
当年4月,阿美士德号来到了同样早已为西方世界所知晓的厦门。早在2个多世纪前的明朝,这里就是福建海商通往菲律宾的桥头堡,并险些为地方官租借给西班牙人充当商港使用。但由于后来的郑氏家族力主反清,本应由此靠岸的马尼拉大帆船又纷纷转向澳门,让当地只能在国内航线上扮演中转站角色。巧合的是,此刻的厦门守军指挥官,正是日后在吴淞口与英军激战的提督陈化成。虽然胡夏咪反复提出自己只想按价买卖,却始终在被拒绝之余,还收获了不准同地方百姓接触的奇葩禁令。陈化成甚至愿意不收分文的白送粮食等补给品,并威胁要将擅自越界的百姓都抓捕起来。
西方人笔下的清朝厦门
英国访客对此毫无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开往福州,希望找提督的上级在做理论。结果不仅是没能取得外交突破,反倒是让省城的官府如临大敌。但因为没能接到朝廷的开战指令,地方官也无法在张贴告示至于,再有任何出格举措。于是,胡夏咪带少数随从强行靠岸,以实际行动冲破清廷的愚昧妄想。直到闽浙总督派人送来生猪和家禽等补给品,自己又无法在宵禁状态中了解商业氛围,才心有不甘的登船驶向浙东水域。
6月17日,阿美士德号抵达位置极其关键的舟山群岛。自遥远的魏晋时代起,这里便是无数海商的南北转运要冲,也因此成为明清两朝开国时的重点整治对象。而对发家较晚的英国人来说,这里又是他们曾努力开拓中国市场的阶段性成果。若能失而复得,必然是善莫大焉的伟大壮举。可惜,本地官员依旧对网开一面缺乏任何兴趣。胡夏咪则将目光转向同样早已为西方旅人记录下的宁波,依旧因无法接触民间人士而不得要领。
舟山群岛与对岸的宁波 一直为早期的英国人所重视
上海见闻
堪称典型守成之君的 道光皇帝
由于英国商船的接连造访,远在北京的紫禁城当局也逐步靠八百里快报获悉此次突然事件。向来以稳定为第一要务的道光皇帝,立刻展现出守成之君的应有素质。一面要求远方的封疆大吏们严守底线思维,同时又不希望因轻开边衅而消耗军费。弄的底下人只好机械回应,进而促成与自己期望的反效果。
原来,在胡夏咪最初的规划中,宁波就是本次航行的终点站。因为自16世纪的葡萄牙人起,西方商船就不曾航行到杭州以北。然而,英国人沿途遭遇的种种不公和抵制,让自己随船运输的货物根本没法出手套现。于是又额外增加行程,准备去往传统西方海员都不熟悉的长江口碰碰运气。恰逢当时的海况比较利于船只北上,阿美士德号仅用2天时间便绕行至长江与黄浦江交界的吴淞口。考虑到此前的少数西方使团,都是从内陆的大运河北上进京。所以对19世纪前期的英国人来说,自己正驶入一片充满未知的陌生水域。
位于今日黄浦区南部的 旧上海县城
倘若将阿美士德号抵达的时间往前推移500年,那么英国人将造访一座设有市舶司的繁华商港。然而,在经历明清两朝的持续压制,19世纪初的上海已经与普通江南水乡小镇并无二致。曾经能让太湖直通太平洋的苏州河故道,也早已被人为加宽的黄浦江所取代。任何船只想要从外洋抵达城头锚地,都必须从设有炮台的崇明岛与吴淞口掠过。但也正是这样的精心布局,让本土的海防压力大为减轻,根本不需要在经年累月的和平年代里保持警惕。见多识广的英国来客,很快就对此心知肚明,直接乘交通艇就轻易深入到上海县城跟前靠岸。
此后,胡夏咪和郭士立两人,开始与应付自己的苏松太道吴其泰发生一系列外交争端。先是英国人希望自己在上海完成贸易,遭后者以没有先例为由拒绝。接着,又以自己递交的正式信件被侮辱性掷还为推手,指出吴大人所用的“夷国”称谓很不尊重自己。甚至搬出先秦古籍里的“夷狄不可以中国之治治也”为依据,让自恃文化水平较高的吴其泰大为震惊。于是,清廷官员便只能称呼对方为英国商人,但始终在通商问题上绝不退让。即便胡夏咪再次祭出主动上岸策略,也因官府的监视而无法与任何本地人展开交流。
上海的商业物流潜力 被胡夏咪等人看在眼里
然而,上海县城的商业潜力,却还是被阿美士德号的船员看在眼里。胡夏咪自己就注意到,仅仅7天时间里就有400艘商船从吴淞口驶入黄浦江,体量都在100-400吨之间。其中包括了运载面粉、大豆的北方船只,专程从遥远的天津与辽东驶来。然后是输送各类海货、茶叶或海外商品的南方船只,分别从广州、福建和台湾等地赶来。于是,英国人索性以各种借口拖延离开日期,并用半个月时间对上海一带的交通进行缜密探查。除必要的摸清航路工作外,还不忘对包括崇明岛在内的沿途水道进行紧密测量。随后便意识到本地有成熟且丰富的内陆水系,足以将大量商品从苏州等产业基地送往海边。
同时,清军部队的孱弱现状,也被细心观察的英国人给尽收眼底。胡夏咪与郭士立都曾找借口进入到吴淞炮台内部,见识了极不合理的粗糙防御布局、令人深感抱歉的恶劣伙食、完全是粗制滥造的落后武器,以及普通兵丁的低下士气。其中一次亲眼观摩的500人集体操练,更是让胡夏咪断定:只要有50个意志坚定的合格士兵,就能将规模大于前沿数量的清军消灭!表面宏大的炮台,则可以被最蹩脚的欧洲军队攻克!
清军的孱弱本质 也被英国访客尽收眼底
当然,鉴于清朝地方官的坚决抵制态度,阿美士德号还是在7月8日离开上海。在胡夏咪的指挥下,继续向北航行到山东威海。但此时的英国人已彻底对清朝感到失望,于是顺着古老的朝贡航线,转向朝鲜与琉球寻求其他机会。奈何前者是一个比宗主还要封闭的隐士王国,并表示自己的对外政策会严格顺从天朝旨意。后者则更是以国小、物产贫乏为理由,将素未蒙面的英国访客给搪塞回去。
最终,阿美士德号只得踏上返程航路。他们在8月21日途径荒凉的琉球岛后,继续顺着由西班牙人开拓的航线快速折返。直到当年的9月4日回到澳门,结束了这场足以被载入史册的破冰之旅。
胡夏咪也是历史上首位访问上海的英国人
深远影响
阿美士德号的破冰之旅 并没有引起清朝方面的额外重视
从表面上看,阿美士德号的破冰之旅是以彻底失败而告终。因为当时的英国外交人员或东印度公司,都习惯以自己在印度的经验行事。每当在一个省份碰壁,便希望换个地方寻找机会。然而,清朝的体制与莫卧儿帝国有很大差别,地方官也不是具备相当自主权的土邦王公。所以,在广州的失败便不可能是孤例,而是会继续在福建、浙江与上海等地反复出现。
但换个角度来看,胡夏咪的不断闯关举动,也取得了许多前人都不曾涉足的成绩。因为不再是以外交使团身份、走清廷刻意安排的大运河线路北上,所有有充分时间和空间探查地理水文条件,以及公司与母国都最为重视的商业潜力。原本已名不见经传的上海,便被评价为是“好处不可估计”。以至于他本人还在数月后再度坐船前往探查,并将相关报告呈递加尔各答的公司总部与伦敦当局。
在国会中侃侃而谈的外交大臣 帕麦斯顿
到了1835年,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爵士,授意部下制定出详细的对清作战计划。胡夏咪的报告,便是这份方案的原始蓝图。至于英军后来参与鸦片战争的兵力规模、行进方向和攻击目标,也几乎都是当初阿美士德号考察中的路线翻版。沿途清军虽有加强守备力量,但整体虚实早已为敌手彻底看穿。爱新觉罗家族努力维系的强国形象,同样是在这次探访后被对手完全揭穿。
此外,在官方拟定的具体方案出炉前,阿美士德号的经历也已经在商贾云集的澳门传开。于是除英国商人外,还有许多来自法国、美国和葡萄牙的冒险家,纷纷乘坐飞剪船北上,赶往先前不曾踏足的上海实施走私贸易。原本看似平淡无奇的苏南水乡小城,也就在鸦片战争结束后被列为通商的五口城市之一。至于曾先后拒绝胡夏咪的潮汕、厦门、宁波与威海,也将在随之而来的激烈浪潮中遭不断冲击,并逐步成为本地的开放口岸。
时至今日,以上这些城市还都是中国沿海经济带上的区域核心或重要节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鸦片战争预演:彻底看穿清朝虚实的阿美士德号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