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博客测试博客测试博客

犹太人领先世界,是因为做了违背祖宗的决定

犹太人领先世界,是因为做了违背祖宗的决定

冷炮历史2021-10-14 08:49

本文由公众号“记忆群岛Isles”授权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瞬间,2021年已度过了一半的时光。可悲的是,尚未从全球疫情恐慌与经济凋敝走出的人类社会,又因今年的巴以战火重燃,进入了新的政治与人道主义危机中,尽管这次冲突已经暂时平息,但针对这场民族对立背后的探究则不应停止。

相对于中国官方长期以来的中立与谨慎态度,中国民间却对巴以冲突这一“并不新鲜”的政治事件始终保持兴趣,并早已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博弈。

对于这场几乎年年上演的网络论战,笔者无意多加分析,因为数十年以来,犹太人与巴勒斯坦人乃至其背后整个中东群体以牙还牙的仇杀与战争,已然不能用简单的的所谓”正义”与”非正义”来定义

但是,相对于民族与地缘政治冲突的复杂性,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犹太人在短短一个多世纪时间里,从一个流散于世界各地,并处处遭到排挤与迫害的弱势群体,到筚路蓝缕成功建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瞩目成果,无疑是值得全世界所有民族肯定的

那么,是什么造就了犹太人如今的成功?是犹太教信仰所带来的民族凝聚力?还是像一些学者宣称的所谓犹太人自古以来的自古以来优越的“民族性”?抑或另有其他原因?

或许,只有了解一下名为“哈斯卡拉”(希伯来语Haskalah‎,“启蒙”或“教育”) 的犹太启蒙主义运动,才能解答这个疑问。

犹太启蒙运动发生于18-19世纪,也就是欧洲启蒙运动如火如荼开展的时候。在这个神权与王权备受质疑,科学研究取得空前进步时代中,伏尔泰、卢梭、康德等思想家纷纷看到了人对自然与认识力与控制力,并继而坚定了对理性与进步的信念。在这基础上,“天赋人权”、“契约精神”、“信仰自由”以及共和主义的革命性观念纷纷诞生

在启蒙运动的冲击下,在欧洲屹立了千年之久的对于犹太人的怀疑与歧视的高墙也松动了。欧洲人开始思考,是否犹太人天生就是有罪的?犹太人和基督徒是不是都先是“人”,才是“犹太教徒”或“基督徒”?如果犹太人也是“人”,他们该拥有“公民权利”吗?

如果法国大革命奠基在“自由、平等、博爱”基础上,是否意味着犹太人也该拥有“自由、平等、博爱‘呢?对于这些问题,一些欧洲国家率先做出了回应。

1791年,法国开始了犹太解放运动,成为首个赋予犹太人平等法律权利的欧洲国家。此后,拿破仑一世又进一步邀请犹太人走出隔离区,并给予他们许多新的政治权利。另外,诸如丹麦、英国和瑞典等国也在启蒙运动时期改变了对犹太人的歧视政策,创造了对犹太人比较宽松的生活环境。

但是相对于部分欧洲国家对于犹太人在解放与平权运动上所做的努力,德意志地区的犹太人的处境却仍然不容乐观。在18世纪的德意志地区,虽然诞生了像康德这样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但却由于历史性原因,长期处于分裂与君主专制的阴影之下。

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虽然有少数的犹太精英依靠自身的财富与冒险精神进入上流社会,成为为德意志诸侯筹措资金的“宫廷”犹太人并享有诸多特权。但是更多的犹太平民却仍然被迫居住于拥挤混乱的“隔都”之中,承受着统治阶层与平民的歧视与迫害。

而作为对这种压迫状态的回应,德意志犹太人大多自傲地选择自我孤立主义,他们热衷于龟缩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和欧洲主流文化分庭抗礼,对外界的发展漠不关心

这种岌岌可危的局面,使得一些接受了启蒙主义熏陶的犹太精英忧心忡忡,他们认为犹太人如果再这样坚持孤立,便会使得整个犹太人偏离“历史发展的潮流“,进而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于是,在一批先觉者们的领导下,“哈斯卡拉”这场关乎这犹太人未来命运的思想解放运动,以德意志地区为中心,正式启动了。

在诸多的“哈斯卡拉”运动推动者中,尤以德意志犹太人门德尔松对犹太社群的改造最为成功

摩西·门德尔松早年曾跟随着一位拉比学习犹太教经典。在14岁时,他随师前往柏林。在当地门德尔松与少数开明的犹太人一起学习获得了哲学、语言和文学,并接触到了启蒙主义思想,并认为只有思想上的启蒙与解放,才是能让犹太人摆脱如今低贱地位的唯一途径

作为一名前拉比学徒,门德尔松并没有像许多欧洲启蒙主义者那样,激进地反对传统宗教,相反地,他意识到了犹太教作为犹太民族认同精神纽带的重要性,而对犹太教与现代化采取了“顾此兼比”的态度,通过将启蒙主义融入犹太教,来促进信徒主动接受外界新思想的熏陶

1770年,门德尔松出版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著作《耶路撒冷》,在书中,他借用了斯宾诺莎的理性主义的思想,回溯了了犹太教的起源,本质与历史作用,进而得出犹太教是一种合乎理性的宗教,符合启蒙运动的价值观,而一切传统犹太教中不符合理性的教义与传统,比如拉比对神学解释权的垄断、歧视妇女以及童婚都应该被视作陋习被除去。

在改革犹太教的的同时,门德尔松也注意到了世俗教育的重要性。于是,一方面他积极地普及与修正从中东地区引入的希伯来语,并将鼓励将其使用范围从宗教扩展到世俗领域,以取代德意志犹太人的混杂粗糙的印地绪语。

另一方面,他又尝试消减传统犹太学堂晦涩僵化的神学教育,更多地加入世俗文学以及科学内容,并且鼓励让犹太女性也进入学校,获得受教育的权利

同时,为了让无法阅读启蒙著作的犹太人受到教育,门德尔松专门把犹太经典《妥拉》从希伯来文翻译成德文,以此为基础,教授犹太人德语,鼓励人们用德语读《妥拉》。一批犹太人学会了德语,继而接触到了启蒙运动的著作并深受感召,开始主动宣传启蒙运动的精神主旨。对此,蒙德尔松十分满意,并称其是“让犹太人迈向文化的第一步”。

与此同时,门德尔松也考虑到了外部社会环境对犹太人启蒙的压力。于是,他开始奔走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与宫廷之间,利用他们的影响力消除犹太人受到歧视。法国大革命后,借助大众思想的解放,他不断为扩大犹太人的公民权利辩论,要求改善犹太人的社会地位,呼吁取消对犹太人的种种限制

总的来说,摩西·门德尔松等犹太思想家所主导的犹太启蒙运动,扭转了犹太族群保守落后的历史困境,使犹太人成功跨入了近代化的道路,并且为进一步实现代化与重新建国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说到这里,我们又需要回到文章开头所提到的问题——到底是什么造就了犹太民族如今的成功?

诚然,在一个民族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之时,其共同的信仰与传统文化所带来凝聚力,是促进其崛起与复兴的重要条件之一,但也有可能成为使其陷入自我孤立与自我陶醉的桎梏

而犹太人启蒙运动的过程告诉我们,只有将本民族信仰与文化,全部纳入到现代化运动的启蒙之中,用人类的理性精神加以审视与改革,才能够重塑一个现代民族所该拥有的“民族性,使其在世界发展的大潮中重新寻回自己应有的位置

如今的中国,在物质层面已经获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然而伴随着这种物质极大丰富所带来的文化乐观主义,已经扭曲了许多国人的心态,使其将我们如今的成功,归因于所谓中国“自古以来”的“民族性“,而可悲忽视了前人在中国人思想文化的现代化改造与启蒙上所做的努力

而如今围绕着巴以问题正义性与否,而扩展出的关于犹太或者阿拉伯“民族性“论战,其实也无非是卷土重来的”天朝上国“思维,在他者文化上的一种投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国人能够从犹太启蒙运动的经验之中获得有益的启示,早日从盲目的文化乐观主义态度中醒,意识到中国人文化启蒙仍然必要,且任重而道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犹太人领先世界,是因为做了违背祖宗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