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迪布岛之战:孟加拉湾的迷你桨帆船对决
冷炮历史2021-12-01 07: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16-17世纪,全装帆船已成为各海洋强国的绝对主力。但古老的桨帆船却并没有遭淘汰,反而被不断投送到更多地区掀起新一轮的海战浪潮,以至于连向来偏远的孟加拉湾都不能幸免。只不过在当时,吉大港还不是绝对的区域中心,而是更靠外海的松迪布岛。
早在公元8-10世纪间,整体位于恒河下游的孟加拉湾还基本处于蛮荒状态。但来自西亚的穆斯林阿拉伯人已开启杨帆远航,力图将自己的商业网络扩散到整个东方世界。其中就包括有12位自巴士拉出发的传教士,因风向走偏而碰巧停靠在孟加拉水域的大岛上。随即便将之命名为松迪布岛,并逐步开发为该地区的最重要口岸。直到数百年后的15-16世纪,依旧在贸易领域不输给更靠内陆的吉大港主城。
位于孟加拉湾北部 靠近吉大港的松迪布岛
与此同时,三股截然不同的势力,正努力将孟加拉湾变成自己的内海。首先是从中亚攻入北印度的莫卧儿帝国,正不断沿恒河扩展帝国的东部领域。其次是位于海湾另一头的缅甸阿拉干王国,他们曾兵不血刃的占据过吉大港和松迪布岛,却随时要面临更有实力的莫卧儿威胁。最后是来自果阿、科伦坡或马六甲的葡萄牙私人武装,习惯于游走于各势力之间,为任何能出价更高的雇主提供军事服务。至于存在感很低的孟加拉本土王公,则多半会对这些人持忍让逼退态度。因此,在富有野心的冒险家们看来,当地仍然有很多潜力可供挖掘。
公元1600年前后,一支由多明戈斯-卡瓦略率领的雇佣兵部队,从葡萄牙人长期生活的吉大港出发,顺利将无主管辖的松迪布岛据为己有。此举也触动了他们名义的雇主–阿拉干王国。特别是在继位不久的新君拉扎吉看来,这些桀骜不驯的西方人在忠诚度方面十分可疑。加之自己对耶稣会天主教神父的严重反感,便决定以强力手段将对方都驱逐出境。
称雄孟加拉湾近200年的 阿拉干王国
但比较讽刺的是,被其视为国之重器的海军,就是由狡猾的洋人辅导成才。于是在浩浩荡荡开往松迪布岛的舰队中,就出现了大批西方样式的轻型桨帆船。这些舰艇的原型,大都是葡萄牙人为执行近岸缉私任务而设计的迷你型号。只不过在结构上与真正的欧洲原版类似,所以会让使用者采取与之相配的地中海式战术。但在以阿拉干为代表的缅甸,这类小艇会被使用者给进一步袖珍化。这样既能在短时间内扩充部队规模,又可以让不熟悉欧式船舶的士兵更快上手,制造成本方面也同样有些许优势。这也是为何一个小小的缅甸西海岸王国,总是能动员起近200艘船的根本原因。
1602年11月8日,阿拉干的迷你桨帆船队就这样轻松抵达松迪布岛。由于规模异常浩大,让刚刚上岛不久的葡萄牙人都感到万分恐惧。作为的首领的卡瓦略自知很难独自应付,先一步赶往吉大港去募集援助。临时接替他的托马斯倒还想拼死一战,却只能凑出1艘小型的福斯塔桨帆船和另外50艘采用本地标准制造的袖珍版小艇。于是,几乎所有部下都在第一时间内放弃抵抗,直接将自己的家眷带上船向恒河口逃逸。那里正好有1艘即将起航的大帆船,成为他们在慌乱中的最后希望。
在印度和孟加拉等地活动的葡萄牙人
可惜,还是有40艘超载的小艇很快就被对手追上,所有船员都遭俘虏扣押。托马斯虽努力驾驶自己的福斯塔船左突右挡,却还是架不住数目众多的阿拉干战舰。最后只勉强保护下12艘快艇,同自己一起撤吉大港暂避。对手则直接登陆上岛,却因没有合适的港口而只能将船拖拽到海滩上,为后来的落败埋下隐患。但至少在胜利那一刻,所有人都为自己逼退西方强敌而倍感自豪。
不过,局势很快在11月9日便出现转机。由托马斯率领的流亡者们尚未靠近吉大港,便遇见了从城里赶来的老上司卡瓦略。通过一番游说与动员,他已迅速筹集到2艘福斯塔桨帆船和其他47艘更小的快艇。上面全部搭载着400名赶来增援的武装人员,且大都是经历过战争锤炼的职业佣兵。这些人立刻与流亡者们兵合一处,调头重新杀向松迪布岛。为了不打草惊蛇,还故意在夜里悄悄渡过浅水港湾,只等对方因松懈而彻底接触警戒。
葡萄牙与阿拉干人之间的迷你桨帆船交战
到了11月10日凌晨,卡瓦略终于下令向忘乎所以的敌军发起突袭。此时,约有半数的阿拉干士兵已上岸休息,根本来不及将船推下海列阵。即便如此,依然留在水面的舰队还是两倍于葡萄牙方面,手里的武器也不与对手存在任何代差。但印度次大陆以东的古代水军,往往缺乏成体系的集团交战素养,经常容易在突然情况下自乱阵脚。与之相对的葡萄牙人则深受欧洲古典军事学熏陶,早在抵达亚洲前就熟悉编队作战的必要性。所以即便武器层面不占优势、数量上还处于劣势,也总能依靠严密的队形争取到胜利。
因此,这场发生在松迪布岛水域的突袭,便很快以阿拉干人的落败而告终。许多人被迫提前跳水求生,将多达149艘的武装小艇都留给对手。虽然拉扎吉会在次年派出更大规模的舰队夺取该岛,但葡萄牙冒险家在松迪布岛的传奇也不过是刚刚开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松迪布岛之战:孟加拉湾的迷你桨帆船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