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巴赫战役:腓特烈大帝与普鲁士陆军的著名代表作
冷炮历史2021-12-03 10:1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林战败带来的影响远超腓特烈二世的想象。普军不仅要放弃对布拉格的包围,将1756-1757年的战果拱手相让,还得退回萨克森重新调整战略部署。同时,法国在西线部署的两支军队正准备越过莱茵河入侵王国西部,还有20000瑞典人则驻扎在波罗的海沿岸的普鲁士和波美拉尼亚边界虎视眈眈,沙皇俄国则已经准备入侵孤立无援的东普鲁士。汉斯·冯·莱瓦尔特被腓特烈委以了防守东普鲁士的重任。此人以骁勇闻名,却缺乏独立指挥的经验和必要的智谋。
普鲁士唯一的盟友英国,本应组织一支45000人的军队在北德意志支援普鲁士的西线战场。然而,汉诺威高层不愿加入一场可能把他们的家乡变成战场的战争。直到1758年2月,汉诺威内阁还在维也纳-伦敦中间摇摆不定,英王乔治二世也不愿强制命汉诺威人加入战争。更糟糕的事情是,由汉诺威人为主体组成的德意志新教盟军,在7月26日于德国西北部的哈斯滕贝克被法军击败,该部一直溃逃到易北河下游。而法军元帅苏黎世此时正从斯特拉斯堡出发率领第二支法国军队与神圣罗马帝国联军合流,正扑向德意志中部地区。
法军统帅苏黎世
这场危机在腓特烈身上唤醒了其一些令后人着迷的特质。国王的意志变得愈发坚韧,果断的同时又极其固执和古怪。他决定第二次分散兵力,留下贝弗恩公爵所部41000人停留在萨克森对抗奥地利人,自己则从德累斯顿南部出发对付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联军。
我们早在罗布西茨战役一文中简单提到过18世纪中后期法军的战斗力,昔日纵横欧陆的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军如今已变得糜烂不堪,而神圣罗马帝国联军相较之下则是五十步笑百步。30500名帝国联军来自230多个王国、公国和领地,这些军人未经良好训练的同时萎靡不振,贪图享乐。一些受过良好训练的部队,例如来自维尔特堡的部队却是新教徒,他们的宗教信仰倾向使他们更愿意为腓特烈效忠,而不是玛丽亚·特蕾莎。塞德里茨回忆道:与这些部队作战是不明智的,因为出于本能我们对他们发动攻击他们必然也会拼死一搏。但是,由于他们的立场始终摇摆不定,我们最好是逼退他们的同时不损害其荣誉。
七年战争中的法国军官
名义上,帝国联军的指挥官是奥地利元帅约瑟夫·冯·希尔德堡豪森。但希德堡豪森发现他的指挥权被这些杂七杂八的亲王和公爵肢解的支离破碎,使这支军队显得愈发外强中干。可以说,从法军和帝国联军的战斗力上便可窥视到罗斯巴赫会战的结果。
腓特烈特意调来在科林发起凌厉冲锋险些击垮奥军的塞德里茨,此人在6月20日因战功获得了最高战功勋章并晋升为少将。塞德里茨以谦虚的态度接受了国王对他的升迁,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普鲁士军人的明显特点,即既不是知识分子,也不是狂热宗教分子,但他同时对学习文化知识和宗教持高度重视。他反对体罚,但他麾下的骑兵受过艰辛的训练。在个人作风方面,塞德里茨是一个花花公子,他对女性的滥交使他在战场上受哪怕一点点伤都会让他在后方躺上十天半个月,而这种“滥交”也是普鲁士在18世纪的文化特点之一。
神圣罗马帝国元帅希尔德堡豪森
塞德里茨8月25日从齐陶出发与国王汇合。8月30日,腓特烈在德累斯顿接过了从易北河以西的波西米亚赶来的军队的指挥权,他即将率领这支25000人的军队越过萨克森向西迎战法军和帝国联军。越过萨克森向西进军是一段艰难的路程,普军从德累斯顿出发后萨克森进入了雨季,普军不得不在糟糕的公路上顶雨行军,队伍中不少的萨克森人则借机逃离了军队,造成了数百人的非战斗减员。
不过普军还是完成了国王的任务。他们迅速移动到了萨克森西部,并给联军造成了巨大的恐慌,塞德里茨率前卫军将奥地利骑兵从塞切尼赶走后相继在16日前攻陷了皮高和哥达。
七年战争中的法国士兵
塞德里茨的一系列行动引来了联军的注意。苏黎世和希尔德堡豪森亲率一万名士兵于17日开入哥达镇试图消灭驻扎在城外冒进的普军,塞德里茨在17日只有1500名士兵,显然无法对抗联军,骑兵少将急中生智,上演了一出‘空城计’:塞德里茨命麾下1500名士兵在城外排成一条战列,骑兵则纵马在后方扬起尘土,塞德里茨又派出一些“逃兵”和农民进城,大声宣布腓特烈的主力已经在路上了,苏黎世和希尔德堡豪森闻讯后狼狈撤出了哥达,普军趁势出击俘虏了八十人连同大批战利品,包括仆役、厨师、随军妇女、香水和鹦鹉。
不过,在塞德里茨戏耍苏黎世之时,腓特烈惊闻德意志新教盟军被迫向黎塞留公爵率领的法军投降。黎塞留的军队现可南下协助苏黎世和希尔德堡豪森,而道恩则指挥奥军渡过了易北河。16日奥军一支3400人的部队甚至突入了柏林,在17日知道莫里茨领兵前来后又火速撤出。腓特烈急令不伦瑞克亲王费迪南的6个步兵营和11个骑兵中队,莫里茨亲王的10个步兵营和10个骑兵中队一道前往易北河防御勃兰登堡-托尔高一线,自己也率部奔回柏林。
疯狂赶路的普鲁士军队
幸好普军疲于奔命的窘境终于在10月24日结束。腓特烈听到了令人振奋的消息:苏黎世和希尔德堡豪森已越过萨尔河,因为他们手头已有6万多人马,坚信自己可以击败腓特烈。到28日,腓特烈手上有31个步兵营和45个骑兵中队,普军虽不断在马格德堡,柏林和西里西亚间不断疲于奔命,但令国王欣慰的是麾下官兵难以言喻的热情和高涨的士气,他们坚信在“伟大的”普鲁士国王带领下他们可以以少胜多。
腓特烈率爱德华.基斯,莫里茨亲王,亨利亲王和塞德里茨诸部在10月31日渡过了萨尔河,最终在萨尔河沿岸魏森费尔斯镇对面的一片丘原上。普军找到了敌人的踪迹,这片丘原上有七个小村庄,其中最大的村庄叫做罗斯巴赫。
今日的罗斯巴赫风景
萨尔河在经过魏森费尔斯后,会从东侧(19公里的距离)转流东北,然后再在梅瑟堡向北流去。在魏森费尔斯的对面的一片平原则会向南和东延伸与萨尔河接壤,平原距离萨尔河约11公里。罗斯巴赫和其他六个小村庄便散布其上,海拔最高的杰纳斯岭和波尔岑岭都是绵长又低矮的山丘。两条小溪经由慕钦镇向草原流去。这整个平坦的土地上没有任何树篱、灌木或灌木的痕迹。只有从弗莱堡和瑙姆堡通往慕钦堡的两条路笔直地穿过平原。
11月3日下午,腓特烈和其先头部队到达罗斯巴赫西南部的理查斯维本,得知联军已在肖托高地面向北方的位置扎营。腓特烈本打算于11月4日对联军的右翼发起进攻,但经过侦查后,腓特烈确信联军的兵力近数倍于他(法军有30200人,神圣罗马帝国联军有10900人,普军有21000人)于是他取消了这一冒险的尝试,将部队部署在罗斯巴赫的后方,右翼向北侧延伸到贝德拉,国王在和手下的会谈中提到“敌我双方的口粮都已耗尽,联军必会主动向我们进攻。”
法国-奥地利联军在罗斯巴赫战场上的列阵
起初,希尔德堡豪森向苏黎世建议在4日便对普军发起进攻。奥地利元帅认为联军应当从普军左翼前方的佩特施塔特进行迂回,以优势兵力压垮普军左翼,切断普军左翼和中线的联系,这一计划如若成功,普军两线人马将遭受灭顶之灾,不过同时具有极大风险,联军的大规模行动无疑会暴露在普军的视野下,并为其提供反制之机,不过希尔德堡豪森元帅应该是认为腓特烈区区两万人马是没办法对四万多联军造成什么威胁的。在短暂的犹豫后,苏黎世接受了这个大胆的提案。
11月5日黎明,普军侦察兵发现肖托高地的帝国联军(8个营和13个骑兵中队)早早开始集结。令希尔德堡豪森郁闷的是自己盟友的拖拉,奥地利元帅不断地催促法国人尽快行动。不过,懒散的法军还是花了好几个小时才分成三列在中午从弗莱堡出发。最初联军向普军左翼对面的泽赫菲尔德进发,但在佩特施塔特后,联军猛然向左迂回在宽阔的山脊上排成纵队行进。这段时间联军又一次停了下来。黎世认为应当摸清对面普军的部署,而希尔德堡豪森则抗议认为应当迅速行动,不该在普军的视野下暴露太久。
向普鲁士人发起进攻的法国骑兵
联军的左翼由16个帝国骑兵中队、12个法国骑兵中队和16个法军步兵营组成;中线纵队则有17个帝国骑兵中队和16个法军步兵营,联军的预备队则置于右翼,帝国联军的炮兵紧随其后。法国炮兵本应在中线和右翼间行军,但由于中路和右路的纵队已填满了间隔,法军炮兵只能远远地跟在后边。
腓特烈起初对前线传回的情报不予重视,他认为法军只是在弗莱堡补充给养,仅仅是命骑兵做好的备战状态。而当联军已经摸到普军左翼前时,腓特烈还在罗斯巴赫南端的海伦豪斯吃午饭,国王副官威廉·高迪在上方的阁楼中目睹了一切。腓特烈一开始并不相信高迪的报告,因为联军的这一举动相当莽撞且不合理,国王甚至怒斥高迪是个“骗子”,但在亲自爬上楼顶确认后,腓特烈向高迪道歉,并敲定了接下来的计划,国王敏锐的意识到杰纳斯岭漫长而低矮的山脊可以成为其制胜的法宝,普军可以从这里向东北方向顺时针方向移动,从而向南和向西包抄联军。腓特烈下令全军拔寨后撤后展开迂回,而打头的重任交给了塞德里茨,腓特烈将38个骑兵中队交给了他,尽管他的军衔比普军骑兵老将梅尼克和舍奈希低。
描绘罗斯巴赫战役场面的油画
正当腓特烈开始行动时,帝国联军正准备在罗斯巴赫前的朔尔陶-阿尔姆斯多夫间部署以攻打罗斯巴赫。帝国联军炮兵刚刚向普军开火没多久,苏黎世和希尔德堡豪森便看见普军开始撤退。苏黎世此时觉得普军既然已经撤退,那便没必要再度进攻了,苏黎世建议到第二天再对普军进攻,联军此时应该扎营修整。不过法国统帅这“保守过头”的提议很快被法军下属将领和希尔德堡豪森驳回了。
下午3点,普军展开迂回。塞德里茨消失在了杰纳斯岭的拐角处,冯·莫勒上校则率重炮部队跟在步兵右翼行进。不久之后,希尔德堡豪森收到了骑兵报告说普军骑兵部队(塞德里茨)正从杰纳斯岭后进军,苏黎世和希尔德堡豪森天真地认为,这支骑兵不过是普军的断后部队。两人指示自己各自的骑兵部队出发去消灭这支普军后卫,自信过头的联军骑兵迅速向东北方向推进使得他们与步兵之间留下了2000多步的距离。
两军在罗斯巴赫战役的机动
当普军的迂回步兵行军至杰纳斯岭尽头前,腓特烈令莫勒将18门12磅炮搬上了山头。下午3点15分左右,联军的骑兵便遭到了这18门重炮的“洗礼”,法国炮兵匆忙调集了8门大炮试图还击,但由于他们所处的地势过低,根本无法和普军炮兵较量。
与此同时,塞德里茨的38个骑兵中队已经绕到了波尔岑岭和杰纳斯岭间,从此望过去联军战线一览无遗。塞德里茨随后转向南方排成两列,第一列有15个中队(第3,4,龙骑兵团,第3胸甲骑兵团),第二列有19个中队(第7,8,10,13胸甲骑兵团,第1骠骑兵团),从而构成了普军新的左翼。下午3点30分左右,早早甩开自己步兵的联军骑兵出现在杰纳斯和波尔岑岭千步以内,当法军骑兵纵队出现在丘陵南坡时,塞德里茨挥剑带领自己的第一列重骑兵从联军骑兵的侧翼和正面冲杀而下,希尔德堡豪森慌忙集结两个胸甲骑兵团和炮兵迎了上去,姑且没让自己的战线被塞德里茨冲垮,不过他本人却被普军骠骑兵砍伤,只得退到后边的步兵阵中。
列队射击的普鲁士步兵
塞德里茨并未就此罢手,他随即跑到后方率领他的第二列骑兵迅速绕到了联军暴露的侧翼再度发难。这一次直接摧毁了联军骑兵的战线,法军的14个骑兵中队在下午4点全线溃败,大部分人向斯托尔考和奥博舒茨方向逃窜,部分溃兵则逃向自己的步兵,传播恐惧和混乱。
正当塞德里茨肆虐联军骑兵时,腓特烈已经将自己从杰纳斯岭带出的步兵排成了一列。爱德华.基斯负责左翼,亨利亲王统领中线,费迪南亲王带领右翼。当普军抵达理查维斯本以北时,大批溃败的法国骑兵向南逃窜而去。在基斯的指挥下普军左翼的5个营快速进军,而中右翼的5个营则以较慢的速度跟进,由此形成了一条“斜线”。
普鲁士人与联军的线列对射
对腓特烈而言,更有趣的事发生在法军头上。六个法军步兵营被骑兵的惨状吓得丢枪逃窜,这帮逃兵冲乱了法军炮兵和帝国联军炮兵的队列,使该部不得不停下来重整队伍。腓特烈令卡尼兹和芬克掷弹兵营(7/30,13/26营)充实自己第一战列的左翼,使自己直面联军的第一列达到了8个营,穆勒的炮兵也从杰纳斯山前进占据理查斯维本以西的阵地,最大限度强化了普军“斜线”的火力。不久后,苏黎世终于从混乱中集结四个步兵团挤成一片组成纵队迎战普军。然而,普军的炮弹在密集队列上撕开可怕的缝隙,隶属法军皮埃蒙特步兵团的一个掷弹兵连在炮击下几近全军覆没;事实上当普军最左翼的克莱斯特和不伦瑞克团(第27,5火枪团)发起第一次齐射时,联军的纵队已经开始动摇,随后普军平均每分钟五次齐射彻底摧毁了联军,联军由此陷入了崩溃。
塞德里茨和费迪南亲王见状也不等腓特烈号令开始自主推进,使得普军整条战线时时紧逼溃退的联军,不留给其喘息之机。联军被迫丢弃了所有辎重和大炮溃逃,这一过程只用了25分钟,最终只有法军瑞士步兵旅,3个帝国骑兵团和3个法军骑兵团勉强集结起来掩护了联军的溃退。
罗斯巴赫当地的战役纪念碑
在下午4:30时,战斗结束了。亨利亲王在最后阶段受了轻伤,普军一直追击联军溃兵直到精疲力竭方才罢休,欧岑龙骑兵(第4龙骑兵团)则缴获了苏黎世所有的个人物品,3位联军将领也在乱军中被普军俘虏。罗斯巴赫战役中帝国联军40人阵亡,231人受伤,3500人被俘;法军760人阵亡,2000人受伤,1800人被俘。72门火炮(60门属于法军)和21面军旗被缴获。而普军的损失则微不足道,只有169人阵亡,379人受伤,其中负伤的四位将领都是轻伤。
在此役中功勋卓著的塞德里茨被腓特烈授予了黑鹰勋章的同时晋升为中将,这是他继6月科林战役后的第二次晋升,不过正如前文所提,塞德里茨在战斗中仅仅是负了轻伤,就因为身体素质过差不得不撤到后方修养,错过了12月腓特烈的又一场大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罗斯巴赫战役:腓特烈大帝与普鲁士陆军的著名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