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墙:曾将数百万人割裂成两半
冷炮历史2021-12-29 07:00
本文由公众号“记忆群岛Isles”授权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作者 望岳:闲时读书,忙时偷闲,历史爱好者,自由撰稿人。
回家,是所有节日对于每个人的意义。六十多年前,分属于两个国家的一家人,彼此相隔或许不过数百米。他们住在同一个城市,却注定了无法回家。
他们祈祷,在圣诞节来临的时候,能听到亲人敲门的声音。
德国的新希望
1945年5月9月,苏联人拿下了柏林。这对他们的西方盟友来说是个好消息,也是个坏消息。正当美军的吉普车兴冲冲地准备跨过易北河,准备共同占领柏林。望着对岸拿着“波波沙”的红军士兵,美国人挥手致意,但那些苏联人脸上并没有任何喜悦,顺势把枪口对准了他们。美军被告知“排雷工作尚未结束”而且“苏联军队仍需要时间进行部署”,现在不是进入柏林的好时候。
苏联红军为柏林战役的胜利而欢呼
随着柏林已经被占领了六周,苏联方面好像并不想要邀请他们的盟友一同参观他们“拆迁大队”的成果。红军士兵们正在忙碌着打另一场“攻坚战”,把这个第三帝国最发达的城市中所有的工厂设施,实验室还有纳粹藏有的黄金统统装上开往莫斯科的列车。
望着满载着的火车,心明眼亮的驻柏林苏军代表伊凡·苏洛夫将军一眼就发现了常人所不能发现的事情,他把手往地下一指,喊道“火车的铁轨还在啊!把他们拆掉!”。直到1947年3月,苏占区境内11800公里的铁轨被拆除运走,这相当于德国1938年铁路总长度的一半。虽然把值钱玩意儿都拆走了,柏林民众的生活还是有保障的,苏联占领期间,红军甚至会拿出军粮赈济百姓。柏林城里没有饿死很多人,列宁格勒那样悲惨的故事没有发生。
红军的宽大政策让德国人似乎看到了希望。5月19日重建的柏林政府的首任市长是亚瑟·沃纳博士,是一位没有共产色彩的大学院长。这样的举动让柏林群众以为苏联人真的会带给他们自由。面对同志们的担忧,德共的领导人乌布里希说:“这没有关系,他的副手会是自己人。柏林的每个区都会有一个值得信赖的同志,他们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地方警察组织。”
苏联占领区的所有纳粹官员都被拉下了马,换上了左翼的社会党或者共产党人士。相比较的是西方盟国只是剔除了司法部门的纳粹分子,而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依然沿用了许多的第三帝国精英。因为他们认为如果要完全清除所有的纳粹,那就意味着大部分的德国男人都将被清洗,这个国家无法再好好振作起来。
此举让德国民众大失所望,痛恨右翼,扶持工人政府的苏联这时的形象光辉无比,但其实苏联方面也任用了不少的纳粹旧党。德国民众仍然相信仿佛将会永远离开战争的泥沼,重回到生活的正轨。
时代周刊封面的瓦尔特·乌布里希
盟国军队后来终于得以进驻柏林,形成了一城共治的局面。柏林要求再次选举新的政府,苏联方面出人意料的答应了。乌布里希认为“副手制度”已经在柏林洒下了共产主义的种子,选举的结果将会是德国统一社会党的胜利。他说“这一切必须看起来民主,但我们必须掌控一切!”选举的结果却让德国社会民主党获得了柏林市议会49%的席位,乌布里希的德国统一社会党仅获得了19%的选票。
面对如此不听话的德国人,德国内务部的“人民警察”这时出动了。他们建立起了德国的“古拉格劳改营”,掀起了一股抓捕纳粹分子和颠覆分子的浪潮。
1951年,柏林学生高举着斯大林照片游行
分裂的柏林
因为柏林全境都坐落在苏占区,在议会选举上感觉蒙受欺骗的苏联人很快就封锁了所有从西德通往西柏林的铁路,公路和运河,西柏林这时已经成为了一个资本主义的孤岛。交出柏林,向苏联屈服似乎是西方的唯一的选择。但英法美想到了更好的办法,决定调遣了大量的飞机给柏林运输物资。此举让刚打完二战的西方民众难以理解,他们喂饱自己尚且不易,为什么要动用国家资源去给柏林这座邪恶的城市投下食物。
这对很多飞行员来说也是一个心理上的矛盾,他们降落到自己曾被炸得稀烂的城市,结果发现那里的市民正在满怀期待地欢迎他们。西方政客的说辞和国家意志,使得西方民众也只能尽其所有地参与到拯救柏林的行动中。截至1949年4月,英美每天投放的物资达到7845吨,完全满足了西柏林300万市民的需要。苏联的围困被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摊牌的时刻。
柏林市民向西方盟国的空运飞机欢呼
5月23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告成立。此举让试图逼迫资本主义盟军交出整个柏林的乌布里希实感到痛心,他渴望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德国。在两极对峙局势下,德国不过是“冷战”上的一颗棋子,注定会像朝鲜一样分裂。苏占区人民委员会倒是反应迅速,就在西德成立一周后,高效率地通过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宪法,乌布里希被任命为第一书记。
西德这时发行了新的马克。财大气粗的美国人允许西德人将手中的旧马克换成等值的新马克,很快就稳定了德国的经济秩序,西柏林正在重生。越来越多的东德人试图逃到西德去,西柏林则是最方便的一处,仅在1961年7月一个月里就有17791人通过西柏林逃跑。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宣传部长霍斯特·辛德曼通告所有的媒体,不准使用“逃离共和国”这样的字眼来形容那些离开东柏林的人,因为这样显得他们好像是自愿离开的一样。他准许记者们使用“人口贩卖”,“猎头行动”这类表达来体现这些人是受到了欺骗,诱惑甚至是绑架才离开东德的。
尽管媒体一再宣传西柏林的生活是多么可怕,依然有大量的德国人借助西柏林这块“飞地”脱离了重围。这些“被迫离开”的人不乏有匈牙利人,捷克斯洛伐克人等东欧国家的民众。眼看着大批的技术工人流失,柏林甚至成为了最大的非法移民集散地,东德政府简直颜面尽失。
东西柏林地图
第一书记乌布里希决,定用一道围墙来保护民众不受西柏林的歪风邪气侵害。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赫鲁晓夫认可,尽管当时苏联方面并没有考虑到建设这堵高墙要花费的费用。这也自然,建总是要比拆花的钱多。
这项修建围墙的行动代号叫“玫瑰”,用带尖刺的围墙做保护,建成之后,柏林将成为欧洲最大的“玫瑰”。1961年8月13日晚上,伴随着苏联坦克的轰隆声,东德人民军划出了东西柏林的边界,他们无视相互连接的街道,将大楼劈成两半,为窗户的国籍进行严谨的考证。
重重的铁丝网被扔在地上,拉起了一道沉重的“铁幕”。柏林人是在一夜醒来后发现原来他们真的生活在两个国家,那些周末去朋友家过夜的年轻人因此告别了父母,去城市另一端探望亲戚的人却再也回不了家。在“冷战”的时代背景下,个人的情感和家庭的意义都要服从政治的安排。柏林,这个美苏争霸的最前沿,上百万的民众们被两个超级大国撕裂了。
东西德警察在分界线左右两侧对峙
勇闯柏林墙
罗马不是一天就建成的,柏林墙也不是一天就修好的。起初的柏林墙只是一道铁丝网,只要跳的够高,跑得够快就能跨越。后来的铁丝网变成了高墙,墙上还会有碎玻璃,会有圆筒,为的是让试图爬墙的人抓不住。后来又安上了电网,哨塔,五米高的探照灯,这跟监狱的配置所差无几。
而且东德内务部在修建围墙的时候把墙往东德境内修多了几米,这就意味着哪怕你已经跨越了围墙,你依然身处在东德,东德的边防军就有对你开枪的权力。
东德边境警察拖走了被机枪击伤的逃亡者
尽管防护措施已经做得如此严密,但依然阻止不了东柏林人对西柏林的渴望。8月17日,一名东德青年彼得·费希特尔跟他的同伴试图翻越柏林墙。他的同伴很幸运地翻了过去,彼得却在混凝土墙前被击中,身中十几枪的他瘫倒在墙边,血流如注,无助地喊着救命。
不知是因为恐惧还是上级的命令,没有一个东德的警察敢上前把彼得带走。彼得的呼救声惊动了西德一侧的警察,他们把一个急救包扔到了彼得身边,但此时快要陷入昏迷的他已经没有力气自救。在柏林墙边躺了50多分钟,他的哭喊逐渐变为呻吟,变为呜咽,直至寂静。
对面的西德民众却愤怒了,他们向开枪的边防警察怒吼着“你们是杀人犯!”,“你们是法西斯!”在东德人看来,对面叫嚷的西柏林人才是真正的贼喊捉贼,因为这堵墙的全名是“反法西斯保卫墙”。后来又多次出现了卡车冲撞关卡的事件,群众的愤怒和对边界的无视让乌布里希感到有必要加强边防的实力。
他将守卫柏林墙的任务由内务部划分给国防部,任命“柏林城市指挥官”,授予东德人民军少将军衔,统领38000人的部队。9月20日颁布的“向叛徒和侵越边境者开火”的密令让护卫柏林墙的军队可以肆意杀戮。
垂死的彼得·费希特尔被东德边境警察带走 他被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
可怜的彼得是柏林墙下第一个牺牲的人,但他并不是最后一个。客车司机布鲁希克瞅准了一处关卡,踩紧了油门猛冲过去,企望一举冲到西柏林的土地上。此时任何试图跨越柏林墙的行为都被视为叛国,边防军朝着客车射击。客车中弹起火后,乘客纷纷跳下车厢以求活命。
布鲁希克不顾一切地撞开了关卡的护栏,冲破了围墙,整辆客车终于完整地落在了西德的土地上。周围赶忙迎上来欢迎他们的西德人却被眼前的惨象震惊了,布鲁希克已经身亡,他面前的挡风玻璃上有19个弹孔,没跳下车的乘客不是身负枪伤就是被烧得满地尖叫。随后赶来的边防警察拖走了这辆面目全非的客车,没有一个人能留在西德,这场自杀式的出逃以完全失败而告终。
这些人也许只是想见一见对面的亲人,此生却再无机会。东柏林人想方设法想逃到西柏林,西柏林人想方设法帮助东柏林人逃过来。这场跨越高墙的冒险行动,带来的是伤痛与死亡。
圣诞颂歌
1963年6月,美国总统肯尼迪访问柏林,并在柏林墙下发表演讲,大赞西柏林是自由世界的灯塔。当他在演讲的结尾处用德语喊出“我是一个德国人”的时候,听众群情激昂,仿佛他们能够获得庇护和拯救。
演讲能一时让人心血澎湃,但现实的分隔则是真实的绝望。在接近两年半的时间里,东西柏林的人彼此之间失去了联系。在经过了漫长而艰难的谈判后,双方签署了《边界跨越许可协定》,条款中允许西柏林人在圣诞和新年期间获得许可去拜访他们在东柏林的直系亲属。
西柏林的人在通过关卡
政治的天平这一次仿佛倾斜到了民众的个人需求,整个柏林城的人都欢欣鼓舞。主妇们到商店里尽情采购食物,手里都拿着单子,盘算着圣诞节的菜单。男人们则早早地通知亲朋好友,三五结伴到酒水商店里订购德国黑啤。在节日的气氛里,人们似乎忘记了“冷战”这个大的时代背景,小家庭的幸福才是永恒。分离的痛苦记忆犹新,但在人们互相恭贺节日快乐之时都选择了遗忘。
背负着过去的痛苦是无法享受今日的团圆,圣诞节假期让整个柏林的人都选择了集体失忆。看着亲人从铁围墙的一边走过,东柏林人手捧鲜花,高举名牌欢迎他们。这看起来一切跟机场迎接远途归来的旅人没有差别,亲人们终于在两年半的漫长旅行中,第一次正大光明的回到了家。
兄弟相逢
当人人都在享受节日的快乐之时,悲惨的消息总是能把人立刻拉回现实。就在12月25日当晚,18岁的保罗·舒尔试着爬越长满铁丝网的围墙。全年无休的东德边防警察很轻易地就发现了他,于是开枪。起初保罗并没有被打中,艰难爬到了西柏林的一侧。正当他要欢呼的一瞬,一颗冰冷的子弹穿过了他的肺叶,他踉跄着倒地。他被西德警察送往医院,在路上的时候就已经停止了呼吸。
保罗·舒尔的证件
消息很快就被广播了出去,柏林全城一片哗然。《协定》一度让人们认为将放下争执,东西德会走向和解。保罗的死却证实世界还是只有阵营的划分和彼此之间的对抗。面对逃亡者,东德士兵只是开枪。当德国依旧是“冷战”的最前沿时,任何个人的幸福都是虚幻的,像泡沫一样脆弱。德国战败了,从统治者沦为被统治者,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必须接受这个现实。现状就是如此,柏林人要学会接受才能不会活得那么痛苦。
他们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无法磨灭的痛苦,曾经奴役了众多的欧洲民众。他们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被征服的国家,让他们按照德国理想的方式去生活。但在1945年以后,他们为当年的恶行付出代价。柏林墙就是证明,他们如今就是一个被大国摆布的国家,这是难以抗争的时代命运。民众需要为这个国家的历史买单,个人的意愿要服从美苏的安排。圣诞节的边境开放只是安慰剂,不过是两极妥协的产物。柏林人明白,要想获得自由,过上由自己做主的生活,自己的身份需要改变,柏林墙必须被推倒。每一个德国人必须要永远地铭记历史,深刻地改变自我。
1989年11月9日,德意志民主德国允许公民访问联邦德国和西柏林。柏林墙边境被开放,隔绝了28年的柏林人在这个日子里迎来了新的融合。柏林人在一代人的岁月里经受了这份考验,157位牺牲在柏林墙下的人可以在天堂里见到同胞们彼此拥抱,微笑的眼睛里带着泪水。
这堵墙存在的时间太久了,那些降生在1961年之后的孩子以为在他们的生活里天生就该有一堵墙,他们跟墙对面的人不应该有任何来往。他们也许并不感到痛苦,但当墙被推到的时候,他们忽然意识到这原来都是一个错误。父辈们的过去影响了下一代,历史的罪孽和痛苦,让重新结合的德国人反思。
柏林墙开放的那一天
过去的生活已经过去,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对于新德国人,他们可以为自己的足球欢呼,也可以为自己接纳难民而感到骄傲,但柏林墙的岁月记忆将伴随终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柏林墙:曾将数百万人割裂成两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