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关之战:南宋与金国的西北对峙确立
冷炮历史2022-01-05 08:2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1130年,富平之战的决定性惨败,让南宋对关中盆地的掌握已是岌岌可危。虽然金国逐步放弃了灭宋策略,但由他们扶持的伪齐却还在蠢蠢欲动,不断怂恿新主替自己开疆拓土。加之几位女真权贵都认为有必要稳定北方局势,故而断定应在西北方向上施以重压,尝试将烽火点燃至巴蜀境内。
不过,数年的战争历练还是让部分宋军脱胎换骨。他们在主将吴玠的率领下,放弃原先的宏大设想,转而以相对务实的态度力保汉中盆地。最终在仙人关之战中谋得胜利,促成了两国边界的基本确立。
纷乱的形势
金国前期的灭宋路线图
平心而论,南宋与金国的战争趋势走向,最晚到1130年后就初露端倪。一方面是金军在黄天荡之战的曲折遭遇,让女真贵族认识到本方的无序扩张已达极限。故而很难从根本上消灭赵宋皇室,只能以刘豫的伪齐政权作为缓冲区。同时,宋军在富平之战的糟糕表现,也让重夺西安的愿景愈发渺茫。所以,往后的军事行动基本就以维持均势居多,目的仅限于保住手里的一亩三分地。
然而,双方高层间的趋同默契,总是容易为基层动乱所破坏。比如由金国扶持的伪齐政权,就比自己的新主更加忌惮前朝残余。许多朝臣都渴望借助女真人的保护,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大至关中、巴蜀、荆楚和江东。既能在财政领域收获甚多,也可以在黄河以南确立自己的正统属性。至于蜗居杭州的偏安朝廷,同样害怕自己的地位遭乱局侵蚀。不仅要应对此起彼伏的闹饷叛军,还必须提防西北边缘地区出现军阀。加之荆楚的杨幺义军势力与河南的伪朝叛逆,都迫使自己不能丢弃强硬大旗。
此起彼伏的民变与叛乱 让南宋朝廷非常忌惮
于是,比较诡异的纷乱形势,便在宋人和女真治下的大江南北同步发酵。前者为保持本身的至尊身份,不断派专员到西北方向上维持对抗态势。实则是要节省嫡系兵力,在长江两岸清剿各类不服从自己的次生势力。后者也无法安心享用自己的征服成果,经常要为烂泥扶不上墙的附庸出面解决问题。其中尤以关中盆地的局势最为激烈,故而尽可能多的把有限兵力投入其中。
最后,战争局势的动态发展,也给双方的基层军力造成影响。宋军先前总是暴露出大而无当的结构性缺陷,如今却依靠竞争激烈而有了精简化发展。金兵则意识到自己体量有限,不得不大量征用仆从军充当前线主力。因此,双方的战力差距已不像之前那般泾渭分明,也就更容易造成不影响全局的平手结果。
南宋早期的激烈抵抗 有相当比重的对内竖大旗需求
初战和尚原
屡次在关中指挥作战的 完颜宗弼
公元1131年5月,完成休整的金军重新集结,准备将滞留关中附近的南宋残部彻底驱逐出去。此前,他们已利用富平之战的余威,迅速将河西各路收入囊中。因而在即将爆发的战斗中已无后顾之忧,期望能对富庶的四川展开年度劫掠。其中的东路军就集中于宝鸡,而西路人马则以从刚刚控制的陇南开拔。但充任大将的完颜宗弼正巧回幽州述职,使得上述两军都缺乏协同指挥。
与此同时,由大将吴玠统领的宋军余部,就驻扎于靠近宝鸡的和尚原关口。他们大都来自北宋时期的精锐西军,又经历过富平之战的溃败。所以很清楚金兵在平坦地形上的巨大优势,就只能选择据山固守,用稳固的营垒充当脆弱保护。又由于正好处在渭水流域和秦岭的要道上,较其他友军也更为机警、敏感,决定因地制宜的部署应对之策。
西安陷落后 宝鸡成为宋金双方的对峙前线
很快,吴玠的数千宋军便利用山峦地形掩护,开始充分发挥自己的内线优势。凭借自己对本地情况的充分熟悉,不断在两路金兵之间机动游走。所以往往能赶在对方抵达前,就已经在地势险要的峡谷两侧建立阵地。直到一脸懵逼的女真人踏入埋伏圈,就立即以大量滚石、弓弩给予迎头痛击。由于两侧的山川过于陡峭,女真贵族们根本无法策马进行仰攻,只能退而求其次的步行反击。结果又受制于太过沉重的铠甲,被大量远射武器压的抬不起头,便选择走原路退出战场。随后更是遭遇到大雨侵蚀,不得不暂时放弃强攻可能。两路人马也从未在和尚原关口成功会师。
这年10月,完成述职的完颜宗弼从幽州返回关中战场,立刻着手再对和尚原发动强攻。这次,他放弃先前的两路夹击策略,转而将可调用的全部兵力集中于宝鸡。同时还不忘从本地纠集大批民夫协助,为进攻准备好渡河浮桥与垒石营地。吴玠也针锋相对的在高处延伸防线,用精挑细选出来的弩手俯览河岸,努力确保对方无法安然渡过渭水。等到金兵大举发起渡河攻,便迅速用密集火力予以全面压制。
野战乏力的宋军 只能据险防御阵地
此刻,女真精兵依旧不能施展自己的马术技巧,只能徒步披甲前行。背后的弓箭手则容易遭致命打击,很快就在相互之间出现紊乱。南宋方面也不失时机的派出敢死队,从对方的两翼策动反扑,进一步将山脚下的局面搞乱,迫使对方乖乖返回渭水北岸。然后更是不依不饶的渡河追击,在夜里制造出有大股援军赶来包抄的恐怖假象。完颜宗弼意识到眼下已无胜算可能,结果又在撤退的半途中遭小股伏兵袭击,自己都身中流矢负伤。全军上下另有11000人在溃散中被俘虏,并将大批武器辎重丢给宋军接收。
当然,和尚原之战的胜利,并没有从根本上逆转宋金双方的强弱对比。反倒是吴玠的艰难取胜,让女真人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关中盆地。因而到1133年11月,完颜宗弼还是重新集结大军前往挑战。由于部队规模远超前次的万人级别,又提前准备好投石机轰击高处,所以没花什么力气将对手逼出关口。
行军途中的金国铁浮屠重骑兵与拐子马轻骑兵
决战仙人关
后撤的宋军 只能重新到仙人关布防
到了1334年初,宋金双方的战场已向南迁移,转进到位于今日甘肃徽县境内的仙人关。完颜宗弼的麾下兵马已超过100000人,其中包括大量由伪齐政权提供的前北宋官军。尽管不乏一些肩负领导职责的契丹贰臣或幽燕汉儿,但整体而言依旧是换汤不换药的那支前朝溃兵。只不过是依仗金兵撑腰,才半推半就的走兽前线。吴玠的部属也扩增至70000人,且基本是以原有的西军精锐为班底,所以在单兵水准上并不居于下风。
此外,完颜宗弼还继续施展女真人的优良传统,以签军制度动员起大批民夫。他们不仅要为主力承载运粮任务,还肩负着土木搭建、攻城器械制造和更多次要工作。也正是这些人,不断用手里的简单工具凿山,替宗主在高耸陡峭的秦岭山麓中开辟出前进道路。直到严阵以待的宋军营垒赫然出现在眼前,还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了40座大小营地建造。接着就埋头忙于投石机的拼接工作。
仙人关距离宋朝控制的汉中仅有咫尺之遥
当年2月27日,完颜宗弼下令对仙人关展开首次试探进攻。此时,金人的炮兵部队尚未准备就绪,只能重复先前的简单操作套路。但无论是手操强弓的女真贵族,还是惯用弩机的伪齐仆从,都不可能从低洼处占得任何便宜。宋军则时刻严守自己的山头阵地,利用更优越的射击位来阻击敌。经过几轮血腥的礼尚往来,将金国方面的兵锋压制下去。但自身部署也大致出来,唯有一直隐忍的投石机尚未显山露水。
2月29日,女真人的投石机准备完毕,开始不断将石弹抛向关隘。接着又派大量仆从上前消耗守军锐气,企图将数量偏少的宋人逐出阵地。吴玠也亮出提前准备好的炮兵对轰,协助半山腰的弩手阻挡敌方攻势。由于金国军队接触投石机的时间有限,尚来不及对局部性能做相应改进,故而在武器层面与南宋方面持平。但自己的阵地位置较低,对整体射程有较大影响。南宋守军的位置始终更高,也就能比对方射的更远。所以,金兵虽先后搬出几十门投石机,依然没法形成理想中的迅速压制。
金国早期的投石机与南宋处于同一水平
不过,日以继夜的残酷对轰,还是让女真人渐渐占据上风。他们在30日这天大举出动,先后用300架云梯同时策动仰攻。高处的宋军别无他法,不顾一切的将所有武器释放到对方头上。但有限的投石机与撞竿都没能拦住海量炮灰,只能以手中的长矛结阵御敌。完颜宗弼便下令全军稍稍后撤,重新分两股展开侧翼夹击。自己和女真步行骑兵们带头冲锋,率领仆从由关隘的东麓急速猛攻。以副将韩常为首的前辽汉军,也引导炮灰由西麓攀登高峰。终于将体力不支的宋人赶出防区,退往提前设好的第二线营垒重组。
然而,金兵的攻势远未停歇。不少披甲武士自动在山头集结,以排列密集的重步兵队形压向宋军壁垒。但体力已经因高强度作战而消耗不少,面对退守宋军的弓弩火力,还是不无意外的露出颓势。稍后便在重甲敢死队的反击中被逐回原地。
下马步战的铁浮屠骑兵 依然是非常可靠的重装步兵
死局确定
同样披挂重甲的宋朝重步兵
公元1134年3月1日,疲惫不堪的金人展开最后尝试。这次,他们选择集中进攻宋军营地的西北角,并险些纵火将那里的防御塔楼焚毁。吴玠还是出动那些配有长刀或双手斧的敢死队,才勉强将顽敌赶下山去。其后又顺势发动反扑,猛攻那些伪齐仆从扎堆的营垒。结果是立刻收到奇效,打伤了负责统领他们的韩常,在金人内部引起了很大骚动。
此后,完颜宗弼考虑到一味强攻的损失太大,计划用精锐绕到边上的白水关南下。吴玠则直接对留在原地的守营弱兵穷追猛打,将大批粮草辎重都毁于一旦。甚至还安排偏师赶往更远处设伏,专门截杀那些提前跑路的散兵游勇。如此一来,迂回的女真本部便不再有坚固阵地依托。不仅彻底放弃对仙人关的强攻,还为安全考虑而撤回渭水以北休整。这场堪称艰难的仙人关之战,便以南宋军队的惨胜而告终。
仙人关之战的结局 成为日后绍兴议和的边界依据
事实上,在当时的南北各地,还存有数个对峙前沿或冲突现场。但就重要性和影响力而言,都不能与仙人关所在的关中盆地相比。因为只有在这片区域,才是双方主力军的实打实对抗,地方派因素军事需求也必然会降至最低。最后的胜负结局,也直接关系到日后的绍兴议和细节。两强之间的战场死局,终究会被放大到全盘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仙人关之战:南宋与金国的西北对峙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