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博客测试博客测试博客

亚齐之战:卡拉维尔快速帆船对亚洲巨舰的降维式打击


亚齐之战:卡拉维尔快速帆船对亚洲巨舰的降维式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15-16世纪,堪称卡拉维尔快速帆船的高光时刻。这种脱胎于传统阿拉伯风格的轻型设计理念,为早期航海家们提供了一个适应力极强的成熟平台。甚至在探测和运输等本职功能外,还可以在战斗中无往不利,利用各类属性制造出不对称优势。

例如在发生于1527年的亚齐之战中,就有1艘仅搭载20名士兵的卡拉维尔船,成功击败了另1艘拥有300百名士兵压阵的亚洲巨舰。所依仗的优势也别无他法,不过是前人从未预见的降维式打击。

                     

卡拉维尔帆船的原型 就是阿拉伯三角帆船

事实上,在卡拉维尔被设计出来的15世纪早期,就多有参照当时已非很熟的阿拉伯三角帆船。当时的葡萄牙海员迫切需要一种轻型化载具,为自己的西非摸索之行保驾护航。故全盘保留下吃水浅、机动性强而操作简便等技术特点,并用源自西北欧的强化结构来加固船体。正因如此,迪亚士等传奇探险家能比穆斯林对手更进一步,闯过传统上被认为是不可能通过的几内亚湾。至于更为出名的哥伦布,也在横渡大西洋的舰队中保有1艘名为尼娜号的卡拉维尔帆船。

                     

16世纪的大型卡拉维尔快速帆船

到了16世纪初,葡萄牙远海帝国的版图以向东蔓延至印度洋世界。为了能更好的适应长距离航行,部分卡拉维尔帆船也直接开启重型化路线。体量从原有的不足50吨位水准,直接飙升为堪比卡拉克大帆船水准的100吨左右。加之法国人所研发的轮式炮架与侧舷炮门技术,便足以在单舰火力上压制绝大部分本地竞争者。更为巧合的是,她们所需应付的最强对手,便是那些拥有相似“技术血统”的大型阿拉伯帆船。

                     

位于爪哇岛西部的巽他王国

公元1526年,一支由佛朗西斯科船长率领的编队,奉命从印度西海岸前往南洋腹地。阵中不仅有400名全副武装的葡萄牙士兵,还包括了1艘卡拉克大帆船、2艘卡拉维尔快速帆船和7艘中小型桨帆船战舰。他们此行的目的,便是去巽他王国建立一座通往摩鹿加群岛的前进基地。由于此前的外交偓佺非常顺利,而抵达菲律宾的西班牙人又意图南下染指香料产地,因而需要在爪哇西部建造设防要塞。

                     

巽他王国的临时反水 让葡萄牙人无法在爪哇立足

然而,巽他王国的内部纷争,让敌视基督徒的新君主成功上位。此君虽不禁止商人靠岸贸易,却拒绝履行前任订立的军事盟约,自然不肯让对方登岸开工。于是,两者的关系迅速因鸡同鸭讲式交涉而恶化,并径直演变成一场大规模冲突。土著方面更是早有准备,在付出较大代价之余,成功击毙4名葡萄牙士兵。这迫使佛朗西斯科暂停接触,并提前率部返回马六甲港待命。同时,他还派舰队中的1艘卡拉维尔帆船孤身前往印度,希望从顶头上司那获得更多增援。

                     

位于苏门答腊岛西北部的重要海港--亚齐

次年1月,这艘由梅洛船长指挥的卡拉维尔,已经利用季风航向至苏门答腊岛北部。结果却偶然瞥见了地区内最繁华的港口--亚齐,已经1艘体型硕大的大型阿拉伯帆船。葡萄牙人基于过去经验,马上断定该船来自敌国奥斯曼土耳其治下的埃及或也门,还极有可能装载着大量货物与贵金属货币。于是,本应赶路的水兵们便闹腾起来,希望能为本次出击捞取丰厚赏金。

                     

大型化的传统阿拉伯三角帆船

事实证明,任何一艘敢于横跨印度洋的亚洲巨舰,都不会是温良恭俭让的软柿子。仅从体积而言,该船吨位就数倍于偏轻型的卡拉维尔帆船。所以桅杆、上层甲板和尾部的舱室的位置普遍更高,有着居高临下的天然防御优势。特别对缺乏有效射程的早期火炮而言,这样的布局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亚齐苏丹也早已同遥远的奥斯曼帝国结成合作关系,因而很快将300名精锐亲兵派来加强防御。加之原本就待在船上的40个土耳其亡命之徒,绝非区区20人的葡萄牙冒险家所能轻易掌控。后者也只好放弃原有设想,转而寻求以有限的火炮将目标击沉。

                     

普通的卡拉维尔帆船 也将重火力安置于船艏

当然,即便卡拉维尔在船艏配备有1门半长蛇炮,也不太敢在远距离内随意释放。那艘巨型阿拉伯帆船,则在得到人员加强后主动离港,以相对迟缓的速度靠拢过来。一旦进入极限射程,便立即开启火力压制模式。首先是具备欧洲同款水准的轻型火炮,继而有火绳枪、复合弓等穆斯林海员所喜闻乐见的单兵武器。等到对方的位置进一步靠近,还有大量土兵投掷来的箭矢和标枪。不过,身形低矮的卡拉维尔帆船,总是能以更快速度予以规避。哪怕彼此间已近在咫尺,都能从容不迫的绕过船头和侧舷,躲入尾部边上的视角位置。

                     

卡拉维尔帆船的机动性 确保自己能轻松绕到敌舰背后

最终,葡萄牙人使用艏部的重火力,猛轰缺乏防护的敌舰尾舵。仅仅是单次命中,便在吃水线附近撕开一道大口子,并严重破坏了内部结构。大量海水由此倒灌入船体,很快便造成无法挽回的致命倾覆。在此之前,卡拉维尔帆船在迎面对峙中也数次命中巨舰。但所有损伤相加起来,都不如这一击来的刁钻且具有决定性。更为重要的是,敌船的迅速下沉,让胜利者根本没时间搜罗战利品。因而在匆匆虐杀了部分落水的穆斯林后,便头也不回的重新转向印度。

                     

传统的阿拉伯帆船 大都将火炮布置于上层甲板

这场小船斗巨舰的短暂战斗,并未给葡萄牙方面留下多少深刻印象。毕竟,他们早已习惯于类似胜利,反倒会因缺少收获而感到无比沮丧。但对心高气傲的亚齐人而言,这样的场面无疑太多刺眼。因为并不是败给配有重火力的大帆船,甚至连看似弱不禁风的去小船都无法奈何。但平心而论,即便在同时代的欧洲水域内,卡拉维尔都经常以相似操作战胜别国大船。放到技术更为滞后的亚洲战场,就是差距异常明显的降维式打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亚齐之战:卡拉维尔快速帆船对亚洲巨舰的降维式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