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与战争: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中的地理因素
郑成功
古往今来,在战争中,地理因素从来就是一个不可控的变量,它可以像草船借箭,火烧赤壁那样让一方优势大增,也可以像陆逊火烧连营一样,让敌方国运大衰,国势夭折。在17世纪著名的郑成功收复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的战斗中,季风,农业,台风,洋流,潮汐等因素,都影响了这场中西对决的具体过程。事实上,因为对于祖国地理知识的了解,才有了“开辟荆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复先基”的壮举。
一.季风:
根据地理教科书的定义:季风是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是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具体来说就是下半年盛行偏南风,冬半年盛行偏北风。
荷兰人一般是夏季北上来到台湾和日本
1605---1606年,荷兰殖民者从南洋航海北上,初次入侵台湾,结果被明朝驻防台澎列岛的汛兵击退。所谓“汛兵”,是指驻扎在汛地的官兵。这些战士像迁徙的候鸟一样,夏秋季节回到大陆,冬春季节驻防东南沿海岛礁。其原因在于季风会在夏秋季节带来很多的降雨,夏秋季节降水较多,使得岛礁水位上升,一些岛屿因涨潮被淹没;而在春冬季节,一些岛礁因水位下降而路出海面,可以供战舰士兵驻扎。而汛兵季节性驻防最初是为了对抗倭寇的袭扰,倭寇的入侵多发于冬春季节。除了冬季缺衣少粮之外,冬季东亚大陆东部因为季风环流而盛行偏北风,偏北风有利于倭寇从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出发,南下劫掠中国东南沿海。
倭寇入侵
同理,因为南洋位于中国南方,所以郑和下西洋也是在利用冬季季风南下,因此宝船船队也是在冬季出发,夏季返航。后来日本德川幕府于万历三十年,万历四十五年组织的侵台活动也是发生在冬季。
郑和宝船
1624年,荷兰殖民者趁明朝忙于镇压农民起义与抗击清军之时机,在台南正式落脚,然后一步步把魔爪伸向全台湾,鱼肉百姓大发淫威,不可一世。但从这一年起,他们在中国的嚣张就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因为这一年郑成功出生了。 1662年,由于郑氏家族与荷兰殖民者的商业竞争矛盾激化,再加上郑明军队抗清的处境日益艰难,郑成功决定挥师东进,收复台湾。在发兵时间的选择上,郑成功选择在农历3月23日出发。郑成功选择这个点发兵有其用意。
表面上看,春末夏初的盛行风向是东南风,郑成功从大陆出发进攻台湾是逆风航行,荷兰人基于这一点认识而对郑成功在夏季进攻疏于防范。但实际上,台湾海峡冬季风力大于夏季风力,夏季更容易横渡台湾海峡。因为从观测结果来看,台海5—6月份之间风力多为3-4级,7—9月多台风,台湾海峡夏半年只有四分之一的时间风浪较大;而10—次年4月风力多为5—6级,冬半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风浪较大。
冬季季风示意图
而台湾海峡冬季风大的原因在于:1.冬季我国从南到北由于光照时间,太阳直射点纬度与风源地的关系,使得我国冬季的南北温差比夏季南北温差大,温差大就导致了气压差大,气压差大就导致了风力大;2,台湾海峡海平面下垫面光滑,风吹的摩擦力小所以风力大;3.台湾海峡的地形客观上制造了狭管效应而使得风速增大;4.季风风源地的远近也有关系。冬季风风源地在北半球,而夏季风风源地在南半球,而且西南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偏转而来的,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更大,故台湾海峡夏季风比冬季风风力小;5.荷兰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台湾海峡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东南季风受到了山脉阻挡而风力减弱。
郑成功收复台湾航线图
顺便提一句, 1683年,归顺清朝的原郑成功部将施琅率军渡海攻打台湾的郑氏后裔。施琅和他的上级,福建总督姚启圣的意见有分歧。姚启圣主张冬季借季风出击,而施琅选择了六月发兵。作为久经沙场的海军名将,施琅上奏道:“乘夏至南风,当即进发直捣贼巢。盖北风刚硬,骤发骤息,非常不准,难以把持;南风柔和,波浪颇恬,故用南风破贼,甚为妥当。”根据施琅的经验,他建议冬季风风力较大且大小变化不定,难以把控;夏季风风力较小而连贯,易于控制。而且清军水师建军十分仓促,缺乏实战经验,北方将士不习水战,经验不足,所以夏季出兵比较靠谱。六月出兵唯一的威胁是台风,但是台风来领之前都会有征兆,有经验的水手可以根据一些异响而及时作出抗灾准备。
而击败了荷兰人的郑氏子孙,却没有从荷兰人的战败中吸取教训,他们认为夏季多台风且风向不利于清军而掉以轻心,最后歩了荷兰人的后尘。
施琅雕像
所以,分析了以上战例之后,可以得知,由于台湾海峡夏季风比冬季风风力小,故郑成功初夏渡海作战季,除了考虑到渡海便利之外,不按季节盛行风常规出兵也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功效,而且在夏初行动避开了台风多发季节,有利于保障渡海安全;而郑成功的计划还不全在于此。
东印度公司士兵
古代传一条简单的信息要花很长时间。按照郑成功的预计,如果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受到攻击,那么他们就会派人向荷兰在远东的殖民据点印尼的雅加达求援。而当时两军在夏季开战,荷兰船只要从台湾南下印度尼西亚,就要逆风行驶,航速较慢不说而容易遇到恶劣的海况比如台风与热带风暴,就算海船从台湾成功到雅加达,荷兰人组织援兵再回台湾,中途已过去半年左右,亚洲季风风向又发生了改变,荷兰人要支援台湾,就要迎着冬半年盛行的偏北风,由南到北逆风航行。17世纪的帆船要逆风航行,就要走之字形的迂回路线而延误时间,这样郑成功就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将荷军各个击破,而不用两面应对陆地与海上之敌。
二.潮汐:神兵天降的神操作
从印尼出发,荷兰船无论是南下还是北上,都需要逆风而行
战役的第二阶段,郑成功军队利用潮汐绕开了防御严密的欧式堡垒热兰遮城,进入了荷兰人防御圈内的内海地带。
潮汐现象图
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的作用下,海洋水面周期性的涨落现象。潮汐一般每日涨落两次,也有涨落一次的。早为潮晚为汐,又使江河下游发生潮汐。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余道安在他著的《海潮图序》一书中说:“潮之涨落,海非增减,盖月之所临,则之往从之”。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写道:“涛之起也,随月盛衰。”
投奔郑成功的荷兰翻译何斌的建议,而且他还建议道,有东方甜岛之称的台湾物产丰富,土地富饶肥沃,军队可以就地取粮而不必携带过多的粮草;而且他还献上了从鹿耳门进入大员湾的海图,有此海图指点, 郑成功军队可以经由鹿耳门进入大员内海。直抵普罗文查城下,这样就绕开了荷军寄予厚望、严密布防的热兰遮城(荷兰总督揆一确实是如此设防的) ,可以先攻取位于台湾本岛 的普罗文查城,然后再长期围困位于沙洲上的热兰遮城。
热兰遮城防御图
1661年三月二十三日, 郑成功水师从料罗湾出发,次日到达澎湖列岛。虽然郑明军队的补给十分紧张,但在从大陆到台湾的中转站澎湖,郑成功以祭拜妈祖为名在澎湖列岛盘桓数日,直到三月三十日晚上,他才下令全军冒着倾盆大雨起航,直奔荷兰人的据点,台江畔的赤坎楼(普罗文查)。郑成功之所以要冒着军粮紧缺的风险停驻在澎湖列岛,是因为要把战船开到赤坎城下,就要将战船驶入台江。而从外海到台江只有两条航道:大港航道和鹿耳门。根据战前获得的情报,大港航道被荷兰人严密封锁,大港航道两岸工事坚固,火炮凶猛;鹿耳门没有被荷兰人封锁,但是鹿耳门航道水浅礁多,航道曲折,大型战舰无法驶入。要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突袭,就只有趁着每月1日的涨潮,驶入台江。因此,郑成功才会在等待数日之后在3月30日晚上,不顾恶劣天气出航。
郑成功驶入鹿耳门航道示意图
后来正如郑成功所料,四月一日,郑明水师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赤坎楼外。郑成功军队灵活的运用了潮汐来达成战略目的。
据荷军主帅,台湾总督弗里德里克-揆一记载:“只见岛上数千中国人不约而同的欢呼着到岸边迎接,男女老幼带来各种简单的工具予以援助,因而郑成功大军登陆非常快,顷刻间,中国军队就在岛上排布开来。”而当时的中国人对于荷兰殖民者的压迫行为可谓恨之入骨,荷兰人的末日也就指日可待了;当时有诗云:
东印度公司的入侵
可恨南洋贼,尔在南、我在北,何事年年相侵逼,戕我商渔不休息!天厌尔虐今为俘,骈首迭躯受诛殛。贼亦哗不惭,尔在北、我在南,屡捣我巢饱尔贪,掳我妻女杀我男。我呼尔贼尔不应,尔骂我贼我何堪。噫嘻!晚矣乎!南洋之水衣带迩,防微杜渐疏于始;为虺为蛇势既成,互相屠戮何时已。我愿仁人大发好生心,招彼飞鸮食桑椹。
荷兰人经常不把土著当人看
而中日史料都显示,在当时进入南海地区的欧洲人中,荷兰人比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更为残暴,因此在台的中国人才会如久旱逢甘霖般迎接自己民族的军队。
三.农业:补给的困境
郑成功在不费吹灰之力攻取普罗文查城之后,开始围困热兰遮城,但是采用了棱堡构造技术的热兰遮城易守难攻,荷兰人依托热兰遮城挫败了郑成功速战速决的梦想,双方进入了漫长的攻守对峙阶段。此时,郑成功遇到的一大问题是粮草:台湾虽然物产丰富,但是台湾本岛盛产的是各种经济作物如甘蔗、白糖等,由于地形、土质以及人口等原因产粮量并不高,甘蔗是不能用来当饭和主食吃的,比如当时有诗云:
甘蔗谣
嗟我村民居瘠土,生计强半在农圃;连阡种莳因地宜,甘蔗之利敌黍稌。年来旱魃狠为灾,自春徂冬暵不雨;晨昏抱瓮争灌畦,辛勤救蔗如救父。救得一蔗值一文,家家喜色见眉宇。岂料悍卒百十群,嗜甘不恤他人苦。拔剑砍蔗如刈草,主人有言更触怒;翻加谗蔑恣株连,拘系搒掠命如缕。主将重违士卒心,豢而纵之示鼓舞;仍劝村民绝祸根,尔不莳蔗彼安取!百姓忍饥兵自静,此法简便良可诩;因笑古人拙治军,秋毫不犯何其腐!
战场附近可耕作土地十分有限
而且根据何斌提供的台湾富庶情报郑成功才计划就地取粮,而台湾本岛的农作物低产一定令他大为火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郑成功被迫派兵到台湾西海岸各地屯田种粮,进行生产自救。但即便如此,郑成功大军因为缺粮造成的非战斗减员依旧十分惊人,在郑成功出战热兰遮城失利后,两万五千人的郑家军一共只携带了6000石稻谷与3000石蔗糖,这些粮食只够郑家军使用两个月。
荷兰守军也察觉到了这一点,总督睽一记载道:“耕种季节即将结束,我们认为数目庞大的中国军队一定免不了挨饿,因为他们粮草堪忧。”虽然郑家军努力屯垦,但是中国军队一直为缺粮所困,在后勤补给上十分紧张,每个士兵每月只有30磅米的军饷,30磅米的热量是1750大卡。而正常人每天至少需要800大卡才能维持正常的体能;高山族的不友好部分也由于郑成功对土著居民的横征暴敛而导致,相比之下,荷兰人的后勤补给则要好得多,荷兰兵每天享有一磅米和一份鹿肉干,军官还可以分到培根与腌猪肉,但是因为无法及时补给维生素c而导致很多荷兰人牙龈出血牙齿松动,口脚发臭,但起码不会像中国兵一样饿肚子。
石尤风就是龙卷风
而夏季时台湾海峡盛行的巨大的东南风,不利于大陆方向运粮到台湾,当时有卢若腾写于1661年夏季的诗《石尤风》为证:
石尤风,吹卷海云如转蓬;连艘载米一万石,巨浪打头不得东。东征将士饥欲死,西望粮船来不驶;再遭石尤阻几程,索我枯鱼之肆矣。噫!吁嚱!人生惨毒莫如饥;沿海生灵惨毒遍,今日也教将士知。
大陆的米粮运不来,当时传自异邦的番薯成了中国军人的救命粮,郑家军创作了番薯谣:
番薯种自番邦来,功均粒食亦奇哉;岛人充飧兼酿酒,奴视山药与芋魁。根蔓茎叶皆可啖,岁凶直能救天灾;奈何苦岁又苦兵,遍地薯空不留荄。岛人泣诉主将前,反嗔细事浪喧豗;加之责罚罄其财,万家饥死孰肯哀!呜呼!万家饥死孰肯哀!
番薯成了救命粮
事实上红薯是不会使人发胖的,红薯的含热量非常低,比一般米饭低得多。但这种生长快速、适应性强的减肥美食还是填不饱中国战士的肚子。
荷兰城堡等来了远道而来的援军
无奈之下,郑成功被迫食言向台湾的汉族居民与高山族土著征粮,只允许他们保留十分之一的口粮,这把郑家军饿的鸟面鹄形。在郑成功派往台南一地的600人屯田部队,在最后只有100多人柱着拐杖回来,而且都不能战斗。据他们反映,他们所部每天都要饿死2-3个人,以至于他们无法抵御高山族土著的袭扰。在郑成功的所辖城镇里,官员们甚至将自己的丝绸官袍送到粮店里去换粮食。这个缺衣少食的夏天,一定让参加收台之战的郑家军将士们永生难忘。如果荷兰人此时发动突袭,那么郑家军将会十分危险,而这一幕真的就差点发生了。
四.千辛万苦的增员:荷兰人的逆天航海技术
使用重型火绳枪的荷兰火枪手
但是郑成功平台之战中最为惊险的一幕出现在1661年夏天的8月份:当时海面上出现了郑成功最不愿见到、荷兰人期待已久的增援舰队,共计战舰12艘,兵士700人。
而在郑成功的预计中,两军在夏季开战,荷兰船只要从台湾南下印度尼西亚求救,就要逆风行驶,航速较慢不说而容易遇到恶劣的海况比如台风与热带风暴,就算海船从台湾成功到雅加达,荷兰人组织援兵再回台湾,中途已过去半年左右,季风风向又发生了改变,荷兰人要支援台湾就要迎着冬半年盛行的偏北风由南到北逆风航行。
荷兰船具备逆风航海的能力
但事实上,在郑成功大军抵达台湾后不久,一艘荷兰战舰“圣玛丽亚号”便顶着印度洋和南中国海上的西南季风一路南下,历经了千难万险之后航行半个月,于1661年5月24日抵达雅加达,并从雅加达引回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援军,荷兰援军的北上航行则因为顺风顺水而异常顺利,遇上了“有史以来最适合航行的天气与海风”。
东南亚季风变化图
当时困守热兰遮城的荷兰总督睽一兴奋的记载道:“全能的上帝为我们送来了一支规模盛大的增援舰队,显然是巴达维亚的援军,愿他的神圣之名永远受到歌颂。”而当时的郑成功本人正驻扎在被他攻下的普罗文查城里,身边只有数百军队与官吏,从大陆赴台的25000战士中已有数千死于饥饿,剩下的大多数人正在台湾各地屯垦种粮,生产自救。如果荷兰人于此时发动突袭攻打郑成功的大营,则后果不堪设想。
东印度公司海军陆战队
事实上,郑成功显然不了解荷兰人作为海上马车夫的高超航海技术与造船工艺,欧洲战船可以逆风航行一点也不意外,因为郑成功是以东亚的思路看待西方船只的,觉得船只一定要顺风航行。而欧洲战船的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而适应东亚季风区的中国战船所处的地理环境是与西欧截然不同的:由于热力环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原因,东亚地区的季风风向的季节性变化非常明显,夏半年盛行的是南风,冬半年盛行的是北风,所以中国帆船只要顺风航行就可以航行得很远而不用考虑逆风航行的问题,所以郑和一般都是冬季出发而夏季返航。而欧洲水手要面对的大西洋,风向与洋流的情形则复杂得多,特别是荷兰人要从欧洲出发越过好望角来到东方就是一项壮举,因此荷兰水手与帆船的功能就必须适应种种未知的海况,其中就包括逆风航行。因此荷兰人逆风航行的逆天壮举差点就改变了后来的历史走向。
接受投降
当然,荷兰人最终因为叛徒出卖、内部不和、再加上弹尽粮绝、丧失战略要地而失去了这场战斗。荷兰东印度公司失掉了 皇冠上宝贵的明珠,而郑成功的奋战,则让台湾保持了中华的血脉联系。
五.小冰期:环球同此凉热
17世纪的小冰河期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大变乱
事实上纵观郑成功所处的年代,便会发现明亡清兴的年代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寒冷期,之前的寒冷期里,中华大地同样战乱不断,战争发生的频率与气温下降呈现正相关,而气温低与战争多发的关系也很好理解:气温下降,使得农作物因为冻害而减产,小农经济的减产意味着人民口粮减少与赋税压力增大,从而容易激化阶级矛盾并引发社会动荡。这样一来人民就要承受生存压力与社会压力双重负担,其结果是诸侯混战群雄并起,华夏大地上回荡着一波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
中国历史气温变化图
而明末的农民起义与满洲入侵,放到世界的宏观背景下便也不难理解了,17世纪中叶是世界上战乱不断的岁月,而其根源则是气候的变迁,自从1654年太阳黑子的活动跌入了近70年最低点,中国、朝鲜与欧洲的天文学家忠实地记载了这一现象,太阳黑子活动的减少对应着地球上灾害的多发,而1638--1644年亚太地区又先后发生了12次火山喷发,这是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而火山灰则导致了大气能见度下降与气温降低;
在阿尔卑斯山区,冰河在夏季侵入了当地的农场,在法国寒冷的气候使当地的农作物生长缓慢,德国中部在8月底结冻,莱茵河与1640-42年大泛滥,荷兰于1643年遭遇大洪水,英格兰苏格兰则是淫雨霏霏;
反映17世纪小冰河期的油画
而日本则因为降水不断而稻谷绝收。在日本原野上覆盖的积雪少见的厚达一尺;而有的地方则是旱灾多发,尼罗河的水位在1641年降到了最低,1641年京杭大运河竟然完全干涸,蝗灾摧毁了各地的农田,而在1642年新年位于长江流域的亚热带地区,江河结冰竟达5尺厚......这一切均导致了一系列战争的爆发。除了中国的明末动乱,1640年英国内战爆发,1652-54年第一次英荷战争爆发;1654年东欧霸主波兰爆发哥萨克大起义,随后沙俄、瑞典入侵波兰,波兰进入大洪水时代;后来的1670年清朝又发生了三藩之乱......
波兰的哥萨克大起义爆发
全球都是紧密相连的,虽然各个文明依旧天各一方,中国人传统的王朝变乱前的天象示警是否就是由自然灾害所引发的呢?气候的变迁,最终可以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挂钩。气候在冥冥之中,助力于“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命运轮盘,无形间作用于历史的进程与我们的命运。这也是大自然给我们的宝贵教育,教育着我们要敬畏自然,尊重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这是一堂关于谦卑的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地理与战争: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中的地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