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到处找补,实际上就是吃不起;
油条本身在炸制过程中是会吸油的,一根85克的油条,里面少说得有十多克的油,这也是油条被认为是热量炸弹的原因,古人每月能吃多少油没有明确的记载,建国之后的记录还是比较明确的,前三十年城市居民食用油配给量大概每月不到四两的样子,包括炒菜、炸肉用油,调味用的香油都包含在内,配比大概为3:1。
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会稍微多一些,好的年景每月能有五两,正常情况下大概每月四两,灾年也能保证每月三两的供应,年底还能多发几两。地方上艰苦一些,比如1955年安徽制定食用油标准时,省会合肥每月的供应量为四两,其他城市三两,1960年降低为省会、省辖市、专署驻地每月二两,县城每月一两半;1964年恢复为1955年的供应标准,1965年又比照1955年的标准增加了一两,此后就再也没有调整过,直到改革开放,具体的可以参考《安徽省志·粮食志》:
每月供应的三四两油能炸多少油条,给你往多了说,能炸十五根,这还是城市,农村的供应更少,好的地方每年也就能供应二斤食用油,灾年或者困难地区压根就没有供应,全靠生产队自行解决,被人讥讽为“菜籽没种头,一月五钱油,一天滴三滴,还是滴过了头。”
而且稀罕的不止是食用油,细粮也十分难得,只有像京津沪这样的大城市能保证每月供应细粮,每月供应8斤,其中面粉6斤,大米2斤,六十年代又减少为5斤。其他地方的供应就很不稳定了,很多时候都只能供应粗粮,甚至还要搭配薯干一类的杂粮,而且就算供应细粮,供应的也不见得是标准的八五粉,很多地方供应的都是九五粉、九八粉一类的次粉。
至于农村的情况,如果本身是小麦产区还好,如果当地产出的是粗粮,那么农民想要吃上白面决定是享受了,油条、油饼更是妥妥的奢侈品,只有逢年过节能吃到,走亲戚时可以当做礼物,别说刚炸出来的了,冷的也是宝贝:
所以现在大家熟悉的早餐模式:吃油条、喝豆浆其实出现的挺晚的,70年代,内地人均大豆年产量只有8公斤左右,按一斤大豆出6斤豆浆计算,差不多能做不到一百斤豆浆,一天一碗根本不够,更何况当时所有的植物性蛋白都来自于大豆,怎么可能都给你做出豆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测试博客 » 古代的食用油是不是很稀罕?那他们是怎么吃得起油条的?